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玲

作品数:21 被引量:262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宫颈
  • 14篇乳头
  • 13篇人乳
  • 12篇人乳头瘤
  • 12篇乳头瘤
  • 12篇宫颈癌
  • 9篇瘤病毒
  • 8篇病变
  • 7篇人乳头瘤病毒
  • 7篇乳头瘤病毒
  • 6篇肿瘤
  • 6篇宫颈肿瘤
  • 6篇癌前
  • 6篇癌前病变
  • 4篇人乳头瘤状病...
  • 4篇乳头瘤状病毒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瘤
  • 4篇乳头状瘤病
  • 4篇乳头状瘤病毒

机构

  • 21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作者

  • 21篇张燕玲
  • 18篇李隆玉
  • 10篇汪灿花
  • 9篇万磊
  • 4篇乔志强
  • 3篇李诚信
  • 3篇舒宽勇
  • 2篇肖仲清
  • 2篇李汉萍
  • 2篇熊树华
  • 2篇曾四元
  • 2篇田莉峰
  • 1篇于小红
  • 1篇吴云燕
  • 1篇李霞
  • 1篇潘玫
  • 1篇安云婷
  • 1篇李凌
  • 1篇黄山鹰
  • 1篇万建平

传媒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九江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V自己取样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已得到公认。HPV自己取样因其安全、简易、易于接受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成为一种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
李凌张燕玲李隆玉
关键词:宫颈癌
江西省修水县宫颈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在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西修水地区调查其危险因素,为现阶段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49岁的1907例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史、性行为及卫生习惯、避孕史、既往疾病和肿瘤家族史等。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病例组是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及中高度鳞状上皮病变者,共86例;对照组是经病理诊断正常者,共1737例。结果:该人群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18.7%。病例组HPV感染率为94.2%,对照组HPV感染率为11.8%。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危型HPV感染、饮用井水、婚姻次数、性伴侣数及宫颈炎病史等5个因素具有显著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高危型HPV感染(OR=154.5)和饮用井水(OR=2.8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上。当地井水的水质情况与宫颈癌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HPV DNA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万磊李隆玉张燕玲汪灿花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流行病学
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势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发病年龄现状及其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及科学合理的界定宫颈癌筛查年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患者573例,临床诊断均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确诊标准,临床分期按FIGO(1994年)标准。全部研究对象按年龄≤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6岁分为6个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在各年龄组的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573例宫颈癌患者中,宫颈鳞癌492例,宫颈腺癌81例。宫颈鳞癌患者平均年龄42.4岁,中位年龄43岁,各年龄组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2%、21.7%、42.5%、24.2%、7.9%、1.4%;宫颈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1.9岁,中位年龄为41岁,各年龄组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18.8%、30.6%、34.1%、11.8%、0。全部病例中,35岁以下的年轻宫颈癌患者所占比例为24.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李隆玉乔志强张燕玲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卵巢上皮癌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卵巢上皮癌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确诊的90例标本,其中卵巢上皮癌3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30例、卵巢正常组织30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来检测高危型HPV-DNA病毒。结果①30例卵巢上皮癌中高危型HPV(HPV16,HPV18)阳性11例(36.67%);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高危型HPV(HPV16,HPV18)阳性2例(6.67%);正常卵巢组织中无1例阳性。②卵巢上皮癌组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正常卵巢组织的高危型HPV(HPV16,HPV18)感染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7.95,P<0.05;χ2=13.47,P<0.05)。③卵巢上皮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的HPV(HPV16,HPV18)感染率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40,P>0.05)。④卵巢上皮癌组织中7例(23.33%)HPV16阳性,4例(13.33%)HPV18阳性,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01,P>0.05)。结论高危型HPV的感染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有关。
安云婷李汉萍张燕玲李隆玉潘玫曾四元李霞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及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体检发现宫颈病变的患者173例,均进行宫颈刮片、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高危型HPV-DNA检测的敏感度为83.82%;巴氏涂片以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为49.71%;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的敏感度最高为95.95%。结论:联合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及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万磊李隆玉张燕玲田莉峰
关键词:乳头瘤状病毒细胞诊断学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年龄结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李隆玉乔志强张燕玲吴云燕
关键词:宫颈肿瘤癌前病变发病年龄
上栗县宫颈癌为主的妇科病普查报告
2001年
康一青傅荣黄学明李隆玉万建萍张燕玲李诚信
关键词:宫颈癌流行病学
改良宫颈电环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圈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11日~2005年4月28日49例子宫颈原位癌和13例ⅠA1期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和随访资料,其中23例宫颈原位癌和5例ⅠA1期子宫颈癌患者行改良式宫颈电环圈切除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治疗,另26例宫颈原位癌和8例ⅠA1期子宫颈癌患者行冷刀锥形切除术(coldknifeconization,CKC)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子宫颈原位癌和早期镜下浸润癌治疗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切缘病理可评价率、病灶残留率和HPVDNA清除率及术后随访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LEEP的手术平均时间为(5.6±2.4)min,较CKC的(35.4±8.2)min短,t=18.51,P<0.001。LEEP的术中出血量为(9.8±3.2)mL,较CKC的(43.7±10.5)mL少,t=16.46,P<0.001;但晚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2.1%(9/28),高于CKC的5.9%(2/34),P=0.008。而LEEP和CKC手术的早期术后出血率、切缘病理可评价率、病灶残留/复发率和HPVDNA累积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5、0.200、0.350和0.256。结论:改良式宫颈电环圈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颈原位癌和ⅠA1期镜下浸润癌的有效方式。
舒宽勇熊树华肖仲清李隆玉于小红汪灿花张燕玲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随访研究
卵巢癌细胞增殖动力学与预后
<正>卵巢癌细胞增殖动力学与预后关系仍了解不多。Erba等以溴脱氧腺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流式细胞及兔疫组化法研究了化疗前卵巢癌细胞动力学与术后化疗反应的相关性,但化疗前后对比观察未...
刘明圭李诚信汪灿花张燕玲李汉萍
文献传递
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7
2004年
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进行年龄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6±10.70)岁和(50.5±13.0)岁(P<0.001),年龄曲线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无显著差异。但90年代组多为较早期肿瘤,Ⅰb期占22.9%;而80年代组晚期患者多,Ⅰb期占2.4%(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重视对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认识,加强对年轻宫颈疾患者的普查和治疗,可望达到早诊、早治,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万磊万建平张燕玲汪灿花李隆玉
关键词:宫颈癌年龄构成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