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树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基因
  • 5篇肿瘤
  • 4篇突变
  • 4篇细胞
  • 4篇基因突变
  • 3篇基因检测
  • 3篇肺癌
  • 3篇肠肿瘤
  • 2篇移植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移植
  • 2篇原位移植瘤
  • 2篇石蜡
  • 2篇胃癌
  • 2篇小细胞
  • 2篇裸鼠
  • 2篇裸鼠原位移植
  • 2篇裸鼠原位移植...
  • 2篇非小细胞
  • 2篇分子

机构

  • 11篇江苏省中医院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应用生物系统...

作者

  • 14篇张树鹏
  • 10篇赖仁胜
  • 8篇谢玲
  • 5篇吴晓斌
  • 4篇唐翔
  • 3篇杜益群
  • 3篇王剑蓉
  • 2篇胡守友
  • 2篇林秋
  • 2篇刘丽
  • 2篇赵苏苏
  • 2篇房良华
  • 2篇袁琳
  • 2篇贺亚敏
  • 2篇顾小键
  • 1篇郑燕影
  • 1篇郑燕影
  • 1篇竺平
  • 1篇杨柏霖
  • 1篇刘春样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路及胸腹水癌细胞基因检测
张树鹏顾小键谢玲胡守友袁琳房良华唐翔贺亚敏赖仁胜
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hMLHI缺失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转移的作用。方法建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荧光原位移植模型。6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G1),50、100、200mg/kg黄芩苷组(C2~G4),每组15只。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黄芩苷灌胃,每日2次;阴性对照组采用等容量5%NaHCO,灌胃。荧光影像系统下观察原发肿瘤的体积、血管密度以及肿瘤转移情况,并分析实验动物的体质量、生存状况和死亡率。结果药物干预后的第14、21、28天,G2~G4组肿瘤生长速度低于G1组,荧光测量的肿瘤体积(mm^3)明显小于G1(14d:832±637;21d:2012±1566;28d:2494±1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33,P〈0.05),但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终点(第28天)时,G2、G3组实验动物的存活率分别为9/15、13/15,生存状态分析显示G3组明显优于G1组和G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5、3.980,P〈0.05);体内开放观察结果显示各组间原发肿瘤的重量、表面血管密度和肿瘤转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缺失的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0mg/kg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剂量。
杨柏霖陈红锦陈玉根谷云飞张树鹏林秋竺平
关键词:核蛋白质类衔接蛋白质类DNA错配修复肿瘤移植HCT116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EML4-ALK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近几年来,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升高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08年,我国肺癌总病死率是28.7/10万,约45万余人,占全部癌症死广人数的23.1%。
王露王耀辉刘春样韩梅张树鹏赖仁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ALK世界卫生组织总病死率
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l缺失的结直肠癌HCTll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HCTll6细胞裸鼠绿色荧光原位移植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0、100、200mg/kg黄芩苷组,每组15只。50、100、200mg/kg黄芩苷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黄芩苷灌胃,2次/d;对照组采用等容量5%NaHCO3灌胃。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HCT116-GFP细胞周期,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裸鼠模型均构建成功,4组裸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3,0.107,P〉0.05)。50、100、200mg/kg黄芩苷组结直肠癌细胞主要阻滞在G2/M期,其构成比分别为22%±6%、18%±7%和19%±6%,与对照组的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1,3.483,3.575,P〈0.05);50、100、200mg/kg黄芩苷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1,P〉0.05)。50、100、200mekg黄芩苷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1%±10.0%、31.5%±9.3%、28.2%±10.8%,与对照组的2.3%±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3,3.703,2.688,P〈0.05)。50mg/kg黄芩苷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200mg/kg黄芩苷组(t=2.259,P〈0.05)。结论黄芩苷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l缺失的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苷干预后移植瘤细胞周期在G2/M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HCT116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
陈红锦谷云飞陈玉根张树鹏竺平林秋杨柏霖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黄芩苷错配修复基因细胞周期凋亡
直接测序法检测结肠癌K-ras基因的灵敏度确认及评估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的灵敏度及可行性。方法用已知K-ras基因突变型及野生型细胞株DNA按比例混合,用直接测序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对实验敏感度进行评估。结果正反向测序结果均显示,含突变型K-ras基因DNA 5%的5个复孔中,均未能明确检出突变,而含突变型基因DNA≥10%的所有样本及其复孔都检测出了突变;突变型的基因碱基T峰与野生型的对应碱基G峰的比例,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均<0.05),且峰高随突变型DNA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存在明确相关性(相关系数r=-1.00,相伴概率<0.05)。结论直接测序法检测突变型DNA,当敏感度为10%时,特异性达到100%,且电泳图上突变峰与野生峰的高低比例可对细胞比例进行半定量评估,可以满足临床检测与研究。
张树鹏赖仁胜林路加谢玲杜益群吴晓斌赵苏苏
关键词:肠肿瘤基因检测直接测序法灵敏度
尿路及胸腹水癌细胞基因检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在形态学基础上开展更加灵敏准确的体液肿瘤细胞基因变异临床应用转化项目。方法常规形态学诊断后,应用多重荧光PCR、基因测序和FISH法分别检测尿液细胞DNA微卫星的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缺失、胸/腹水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结果29例尿液样本中的10例泌尿系肿瘤患者有4个低度MSI,5个高度MSI,1例为正常,1例膀胱癌尿液发现P16缺失/CSP17三体;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0%。而7例膀胱癌术后尿液复查患者,9例泌尿系统炎症,血尿和膀胱异型增生患者及3例正常体检者中仅发现一例微卫星不稳定现象,阴性特异性达95%。30例肺癌患者的胸/腹水细胞中有3例分别检测出EGFR基因第19外显子746-750del缺失1例,752-759del缺失1例,18外显子281del缺失1例及c-kit基因第11外显子558-565del缺失1例。结论应用多重PCR,FISH和基因测序法检测体液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缺失及DNA微卫星的不稳定性,可早期确诊和提高体液癌细胞阳性率(90%),细胞HE染色后也可进行微卫星和基因测序检测,适于晚期肿瘤胸腹水和膀胱癌治疗后复查,是无创性的诊断高度敏感特异的分子病理临床应用新项目。
张树鹏顾小键谢玲胡守友袁琳房良华唐翔贺亚敏赖仁胜
关键词:基因检测微卫星不稳定EGFR胸腹水
胃癌石蜡包埋组织的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miRNA在胃癌石蜡包埋组织和新鲜组织的表达。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例石蜡包埋胃癌组织及其正常胃黏膜组织、新鲜胃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组织的miRNA表达(let-7a,miR-21,miR-155),以U-6为内参对照。结果:胃癌石蜡包埋组织与胃癌新鲜组织中miRNA表达呈平行性高表达。结论:可以利用石蜡组织进行miRNA相关指标表达研究。
吴晓斌赖仁胜刘丽王剑蓉谢玲张树鹏杨林森
关键词:胃癌石蜡MI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APC基因MCR区突变与大肠肿瘤患者临床发病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MCR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的1493,1367和1328位突变与大肠肿瘤患者(阳性家族史)临床发病的关系.方法:共提取65例标本的基因组DNA,包括21例肠腺瘤标本组和16例肠腺癌标本组,20例家族史阳性组和8例无家族史组.PCR特异性扩增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MCR区,经ABI3100基因测序仪测序,对密码子突变情况按4个标本分组和基因变异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APC基因的三种密码子突变,即密码子1493(ACG>ACA),突变的发生率为91.3%(63/69),密码子1367(CAG>TAG),1.4%(1/69)和密码子1328(CAG>TAG),7.2%(5/69).共检出4种碱基变化,4478(G→A),4478(G/A),4096(C/T)and3979(C/T).4478位碱基G→A和4478位碱基G/A分别在腺瘤组与无家族史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478位碱基G→A在家族史阳性组与无家族史组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临床病理突变表型,四种核苷酸变化间经χ2检验比较发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是:4478位G→A型突变分别与4478位G/A型突变、4096位C/T型突变和3979位C/T型突变之间,4478位碱基G/A型突变分别与4096位C/T型突变和3979位C/T型突变之间,而4096位C/T型突变和3979位C/T型突变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密码子1493(ACG>ACA)的4478位(G→A)突变为各组最高频发的同义突变,与阳性家族史和腺瘤表型有关.密码子1367(CAG>TAG)和1328(CAG>TAG)仅为腺癌表型的体细胞无义突变.
冯莉芳赖仁胜刘丽谢玲吴晓斌张树鹏唐翔耿建祥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大肠肿瘤
大肠癌K-ras基因突变石蜡样本APEC实验室质控
张树鹏赖仁胜林路加谢玲杜益群吴晓斌唐翔
MPN患者JAK2基因V617F点突变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JAK2基因V617F点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本组受检者共100例。MPN患者82例,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例,有红细胞增多但未能诊断为PV者1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4例,有血小板增多但未能诊断为ET者13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9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例,其他MPN 6例,其他不明原因白细胞升高患者8例;另有急性白血病(AML)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例、腔隙性梗死3例,慢性肾炎1例,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异体胎肝移植患者1例,正常体检者1例。提取100例受检者外周血液及骨髓样本中有核细胞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JAK2第12、14外显子突变热点的检测。结果 100例样本中,有52例检测了第12、14两个外显子,48例仅检测第14外显子。未发现第12外显子突变。V617F及其他突变总检出率为38%(38/100)。PV、ET、PMF、CML、其他MPN、其他不明原因白细胞升高患者中均检测到不同比例的JAK2基因V617F点突变;而18例非MPN患者样本中均未发现V617F点突变,两组相比,P<0.01。结论 JAK2基因突变在MPN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液疾病,可作为诊断MPN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张树鹏赖仁胜杜益群谢玲吴晓斌郑燕影陈劼赵苏苏李惠
关键词:JANUS激酶2基因突变骨髓增殖性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