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晨

作品数:1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5篇大细胞
  • 5篇肥大
  • 5篇肥大细胞
  • 4篇蛋白酶
  • 4篇免疫
  • 4篇类胰蛋白酶
  • 3篇血清
  • 3篇肿瘤
  • 3篇类风湿
  • 3篇CIK细胞
  • 2篇肾病
  • 2篇死因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细胞瘤
  • 2篇细胞瘤苗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瘤苗

机构

  • 17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张晓晨
  • 14篇曹建平
  • 13篇刘亚革
  • 11篇姜志明
  • 4篇蒲菲菲
  • 3篇马东初
  • 2篇蔺迪
  • 2篇赵红
  • 2篇康建
  • 2篇陈伟
  • 2篇王浩洋
  • 2篇左巍
  • 1篇周定标
  • 1篇王晓刚
  • 1篇李萍
  • 1篇赵黎明
  • 1篇岳辉
  • 1篇麻树人
  • 1篇丁辽平
  • 1篇左伟

传媒

  • 6篇沈阳部队医药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因子TNF-α及IL-6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99年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u(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表明RA病人血清TNF-α水平和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RA病人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P<0.01),并与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G、y-球蛋白显著相关。在RA中,TNF-α与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63,P<0.01),并随疾病活动程度加重而增加。上述结果提示:TNF-α、IL-6能反映RA病情活动,并可作为衡量RA病人体内免疫活性的指标。
曹建平蒲菲菲姜志明张晓晨孙亦红刘亚革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性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
肥大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被引量:8
2002年
为研究肥大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 ,将 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切除标本及 10例尸检正常颈动脉标本分别行HE、甲苯胺蓝、抗肥大细胞tryptase及chymase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抗T淋巴细胞CD3及抗巨噬细胞CD6 8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在正常内膜、斑块帽区、核区、肩区肥大细胞密度 (细胞数/mm2 )分别为 (1 3±2 3)、(2 3± 2 6 )、(2 2± 3 7)、(6 3± 4 0 ) ,chy mase阳性细胞与tryptase阳性细胞的比值分别为 0 36、0 5 1、0 4 7、0 39。斑块肩区肥大细胞密度及脱颗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部位。肥大细胞与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比例在斑块肩区最高 ,分别为 0 2 5和 0 14。光镜下观察肥大细胞亦多见于斑块血栓、钙化及新生血管周围。本实验表明 ,肥大细胞参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 ,并通过活化脱颗粒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王晓刚周定标尹卫东石怀银张笑明张晓晨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肥大细胞动脉硬化斑块
肝硬化患者肝脾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分布特点被引量:1
2001年
类胰蛋白酶(tryptase)只存在于肥大细胞中。因此。tryptase阳性细胞即可能确定是肥大细胞。近年的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在一些器官的纤维增生症中有重要作用。为了了解肝硬化患者及正常人肝脾组织中肥大细胞分布,我们用抗人tryptase单克隆抗体对正常人及肝硬化患者肝脾组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张晓晨康建逯云山曹建平刘亚革
关键词:肝硬化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
携带B7-1基因的Hep-2细胞瘤苗诱导CIK细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为探讨以转染B7-1基因的喉癌细胞Hep-2瘤苗刺激CIK细胞能否激活其特异性抗肿瘤杀伤活性,将以携带B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Hep-2细胞的瘤苗与CIK细胞共培养,检测CIK细胞的增殖率、表型改变、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经21天培养后,对照组和转染组增殖倍数分别约为2216倍和5246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未转染组约为2299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转染组CD3+CD56+细胞和CD3+CD8+细胞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未转染组与对照组细胞表型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毒杀伤实验中,在效靶比为40∶1条件下,以Hep-2细胞为靶细胞时,转染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转染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以K562细胞为靶细胞时,3组CIK细胞的毒性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转染B7-1的Hep-2细胞瘤苗与CIK细胞共培养,可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是该瘤苗诱导了CIK细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结果,这为临床过继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晓晨吕昌龙曹建平姜志明蔺迪马东初
关键词:过继免疫CIK细胞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活动期SLE患者35例,稳定期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40例血清中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分别为(2.34±0.76)μg/L和(4.33±1.15)μ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9±0.11)μg/L和(2.05±0.29)μg/L ,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水平分别为(2.93±0.32)μg/L和(5.19±0.53)μg/L ,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分别为(1.46±0.15)μg/L和(3.04±0.28)μg/L(P∨0.01)。稳定期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SLE患者组中 ,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69)(P<0.01) ;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58)(P<0.01) ;与补体C3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2和 -0.84)(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RII的水平明显增高 ,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这对于SLE的诊断及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以及患者的判断预后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曹建平姜志明张晓晨刘亚革蒲菲菲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STNF-RELISA
Tryptase阳性细胞在移植后不同时间段排斥肾中的分布
2004年
目的 了解Tryptase阳性肥大细胞在肾移植后不同时间段的排斥肾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抗Tryptase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法与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方法 ,对移植后 8d~ 7a手术切除的排斥肾进行了染色。结果 在移植后的各个时间段的排斥肾中均见到较正常肾明显偏多的肥大细胞 ,且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呈增长的趋势。其中移植后 7a以上组的肥大细胞明显高于 1~ 2a组和 5~ 6a组 (P <0 .0 1)。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Tryptase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 ,但Tryptase免疫组化方法更为敏感。结论 肥大细胞可能参与了肾移植的排斥反应 。
刘亚革何韶衡曹建平王浩洋张晓晨
关键词:肥大细胞TRYPTASE排斥反应
类胰蛋白酶和环孢素体外促人胚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2004年
刘亚革王浩洋张晓晨曹建平姜志明
关键词:类胰蛋白酶环孢素肾成纤维细胞
EB 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探讨
1999年
为探讨 EB 病毒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对50例 SLE 和4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 PCR 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EB 病毒 DNA;用 ELISA 检测了血清 EB 病毒壳抗原的 IgG(VCA-IgG)抗体。结果显示:SLE 组外周血 DNA 检出率(3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EB 病毒 VCA-IgG 检出率分别为50%和1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果提示,SLE 与 EB 病毒感染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曹建平姜志明张晓晨蒲菲菲刘亚革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PSTEIN-BARR病毒
携带人野生型p53、B7-1和GM-CSF三基因的Hep-2细胞瘤苗诱导CIK细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
实验背景和目的:体内回输免疫活性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是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手段。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类能够高效...
张晓晨
关键词:过继免疫疗法CIK细胞
文献传递
ELISA 法测定血清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建立和评价
1999年
血清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CD)测定多沿用生化酶促比色法(以下称酶促法),所用基质为国内各实验室自行合成,因纯度不同而致参考值不统一。进口试剂盒的价格昂贵,难以推广。我们采用抗人β-GCD 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休,建立了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对106例正常人血清中β-GCD 的含量作了测定并与酶促法作对比,以便对 ELISA 法作出评价。
蒲菲菲康建杨波刘亚革姜志明张晓晨曹建平
关键词:混合血清双抗体夹心正常人血清酶促健康成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