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预防拔牙后干槽症被引量:23
- 2013年
- 背景: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效能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及促进骨再生的能力,并有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易操作的特性,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应用广泛。目的: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植入下颌阻生牙拔除后牙槽窝,评价其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2组,试验组在拔除阻生牙后放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任其自行愈合,拔牙后3d,5d和1周门诊复诊观察干槽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槽症的发病率。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有1例干槽症发生,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有10例干槽症发生,发生率为12.5%。两组干槽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拔牙后牙槽窝内可见肉芽组织,拔牙窝缩小,充满新生肉芽组织,比对照组早一两天。患者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均未发生过敏、组织增生等局部及全身反应。说明下颌阻生牙拔牙后局部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干槽症的发病有预防作用,能加快拔牙创的愈合。
- 薛令法许尧祥岳金王双义肖文林张春阳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槽症凝胶牙拔除组织增生
- 红外线光谱应用于牙周炎龈沟液分子标记物的分析
- 2013年
- 目的:评估红外线光谱检测龈沟液内牙周炎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获取牙周炎(n=129)、牙龈炎(n=125)和健康组织区(n=135)共389个区域的龈沟液样本的红外线光谱,使用多变量的统计学线性分析方法,对龈沟液吸收光谱的炎性指数定性评估。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牙周炎组、牙龈炎组、健康组龈沟液中的4种分子标志物(酰胺酪氨酸I和酰胺酪氨酸II,DNA中的磷酸二酯基团的对称性的和非对称性的PO2-),可以准确地区分健康的和病变的牙周组织。LDA法推算红外线光谱在牙周炎诊断的准确率测试组为98.4%,验证组为93.2%。结论:红外线光谱可以应用于龈沟液中特定的炎性标志物的评估,有利于临床上对牙周组织炎症的诊断。
- 张春阳秦萍肖喜梅毕良佳范春Kan-zhi Liu于玢玢
- 关键词:龈沟液炎症牙周炎
- 用于正畸托槽的氟化钠微胶囊释氟性能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改良型含氟正畸托槽中氟化钠微胶囊的长期氟释放情况。方法将氟化钠微胶囊及普通氟化钠分别按15%比例与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GC)混合,填充在改良型正畸托槽内,测定在50d内氟的释放量。结果氟化钠微胶囊组氟释放速度缓慢持续,曲线较平缓,氟化钠组在2d后释氟浓度大幅度下降,30d后低于氟化钠微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化钠微胶囊较普通氟化钠更适合用作缓释型含氟改良托槽。
- 王婷厉松张春阳吴学民范腾飞
- 应用光谱测量牙周病炎性指标
- 2013年
- 目的:应用光谱测量局部组织的水肿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光学光谱在不同人群中对牙周组织多种炎性指标(组织的氧合作用、组织的总血红蛋白量、脱氧血红蛋白、含氧血红蛋白和组织水肿)的评估能力。方法:使用手提式的近红外光谱测量仪分别从健康组织区域(n=54)、牙龈炎区域(n=50)、牙周炎区域(n=26)获取光谱并对其进行处理及评估。使用非参数的散射损失函数的改良比尔-兰伯特分解方式来研究每一种炎性组分在整体光谱中的相对分布。结果:光学光谱成功地用于评估牙周组织中复杂的炎症环境。数字表明牙周炎组织的氧合作用与牙龈炎区域及健康组织区相比明显降低(P<0.05)。这主要是由于在牙周炎区域的脱氧血红蛋白含量比牙龈炎区域(P=0.05)及健康组织区(P<0.01)明显增加所造成的。组织的含水量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当牙周炎区域与牙龈炎区域及健康组织区域相比时,水指数相关的组织电解质水平及温度仍有统计学差异(P<0.03)。结论:本项研究进一步证实光学光谱能够在人类牙周组织中直接测量炎性指标。近红外线可见光谱可作为一种简单的、低耗的、无创伤、椅旁的、定位精确的诊断工具用于牙周病的诊断。
- 张春阳范春孟冬梅肖喜梅K.-Z Liu向晓明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水肿牙周炎
- 下颌后牙引起单纯颞间隙脓肿1例报告
- 2011年
- 颌面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颌面诸多间隙之间相互联通,感染多累及多个间隙,我们曾收治1例因下颌牙的慢性根尖炎导致同侧单纯颞间隙脓肿病例,较为少见。报道如下。
- 王双义肖文林张春阳
-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
- A型肉毒杆菌毒素扳机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1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评价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于扳机点部位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疼痛评价标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1、3和6个月时进行疼痛测评。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前VAS评分为(9.12±0.65)分,注射后1周、2周、1、3和6个月分别降至2.8±1.36、2.2±1.26、1.3±1.45、1.3±1.45和1.2±2.52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3和6个月时,VAS评分较低且趋于稳定,但与1周、2周时相比,无显著差异修0.05)。16例患者均无明显全身并发症,2例治疗后1-2周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右眼睑闭合无力和1:3角歪斜,未做任何处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症状减轻,6个月时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BNI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1周时已有较好疗效,1。3个月治疗效果最佳,6个月时复发1例.但仍有11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扳机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 王双义岳金许尧祥薛令法肖文林张春阳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三叉神经痛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