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峰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创伤
  • 5篇创伤性
  • 3篇手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栓塞
  • 2篇休克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血流动力学不...
  • 2篇伤患者
  • 2篇栓塞
  • 2篇盆骨
  • 2篇脾动脉
  • 2篇脾动脉栓塞
  • 2篇脾破裂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治疗
  • 2篇急救
  • 2篇骨盆
  • 2篇骨盆骨折

机构

  • 9篇余姚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张德峰
  • 8篇金平
  • 7篇李子龙
  • 5篇朱舰艇
  • 4篇张智达
  • 3篇朱建艇
  • 3篇刘川
  • 2篇俞夏娣
  • 2篇杨建科
  • 2篇裴正芬
  • 2篇刘川
  • 1篇陈勇杰
  • 1篇易宏
  • 1篇姚旭辉
  • 1篇夏丽琼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损害控制性复苏在187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性复苏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通过损害控制复苏理念治疗的187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目标血压为MAP65~70mmHg(合并严重颅脑损伤者除外),早期输注血液制品,限制晶体输入,浓缩红细胞、新鲜血浆和晶体比例控制在1:1:1;急诊行损伤控制性髂内动脉栓塞和腹膜后填塞止血。结果本组死亡率4.27%;复苏过程中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2~6U,平均3.5U,晶体750-1500ml,平均900ml,比例为1:1:1;167例(89.3%)患者行髂内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栓塞成功率(95.8%),栓塞操作时间35~61min,平均40.3min,无栓塞后中转剖腹或填塞手术病例;20例(10.7%)患者行剖腹探查术,其中11例(5.9%)因骨盆及腹膜后出血采纳骨盆及腹膜后填塞术;47例患者栓塞或剖腹探查术后行骨盆外固定。结论损伤控制复苏理念应该贯彻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诊疗的全过程,合理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金平李子龙张智达刘川张德峰朱建艇
关键词:骨盆损伤休克凝血功能障碍
余姚市严重创伤规范化急救体系建设对创伤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规范化创伤急救体系建设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的影响. 方法:建立院前、院前院内无缝链接和院内规范化救治的创伤急救体系,体系建设后29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建设前2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院前用时、转运...
金平李子龙张智达刘川俞夏娣张德峰朱舰艇
关键词:创伤患者急救体系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损伤控制性肋骨接骨板手术在创伤性连枷胸中的应用价值
李子龙陈勇杰张德峰易宏刘川夏丽琼朱建艇姚旭辉
创伤性肝破裂的非手术和手术处理
金平李子龙杨建科张德峰
微创治疗创伤性脾破裂42例体会
目的总结以脾动脉栓塞为主结合超声介导腹腔穿刺引流的微创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通过脾动脉栓塞结合B超引导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后的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治预防体会。结果全组无...
金平张德峰朱舰艇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超声
文献传递
损伤控制复苏在187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应用体会
目的:体会损伤控制复苏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应用中价值. 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通过损伤控制复苏理念治疗的187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介绍允许性低血压、止血复苏法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
金平李子龙张智达刘川张德峰朱舰艇
关键词: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微创治疗创伤性脾破裂42例体会
:总结以脾动脉栓塞结合腹腔穿刺引流为主的微创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通过脾动脉栓塞结合B超引导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后的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治预防体会.结果:全组无死亡病...
裴正芬金平张德峰朱舰艇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术临床疗效
紧急大量输血程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影响的治疗体会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紧急大量输血程序(MTP)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院制定的紧急大量输血程序,对有完整大量输血记录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动态监测大量输血程序前、MTP后1h、24h和7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统计MTP前后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结果死亡9例,死亡率11.8%,死亡原因主要为无法控制的出血;21例(27.6%)患者MTP前PT和APTT均大于正常的1.5倍,凝血功能指标PT和APTT以及血常规指标Hb和PLT的变化与MTP前和MTP后1h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MTP后1h和24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TP后7d和MTP后24h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MTP终止后,46例(86.7%)患者继续输注血制品,平均输注浓缩红细胞(PRBC)3.6U,新鲜冰冻血浆(FFP)5.5U。结论紧急大量输血程序能够早期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患者的输血量,提高创伤患者生存率。
金平李子龙张德峰杨建科朱舰艇裴正芬
关键词:创伤出血休克输血
余姚市规范化创伤急救体系建设对创伤患者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创伤规范化急救体系建设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建立院前、院前与院内无缝连接和院内规范化救治的创伤急救体系,以体系建设后29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建设前2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前所用时间、转运检查前所用时间、转运检查所用时间、明确诊断时间、手术前所用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以及早期病死率、早期漏诊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和转运检查所用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转运检查前、明确诊断、手术前所用时间和抢救室滞留时间等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早期病死率分别为3.39%和7.5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93%和23.74%,致残率分别为1.36%和4.32%,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早期漏诊率分别为6.44%和8.27%,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创伤急救体系的建立,能够提高本地区严重创伤患者的总体救治效率,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金平李子龙张智达刘川俞夏娣张德峰朱建艇
关键词:创伤急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