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生
- 作品数:29 被引量:25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儿先天性腰疝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腰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1980~2008年本院共收治先天性腰疝患儿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18个月.7例中,单侧5例,双侧2例.单侧患者中,发生于腰上三角区(Grynfeld Lessshaft三角)3例,腰下三角区(Petit's三角)2例,双侧2例,表现为弥漫性侧腹壁薄弱.均行手术治疗,5例单侧患儿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或缝扎术,直接缝合疝环及其周围肌肉筋膜组织,2例双侧弥漫型患儿采用缝扎疝囊并折叠,侧腹壁薄弱肌层及筋膜交错重叠缝合.结果 所有患儿经1~5年随访,效果良好,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天性腰疝诊断较为容易,重点在于了解其严重程度及伴发畸形;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一般采取疝环一期缝合术,如腹壁缺损较大或为弥漫型腰疝行一期缝合有困难,则可采用疝囊折叠、侧腹壁肌层及筋膜折叠修补术,建议尽可能采用自身组织修补;效果良好.
- 郭正团徐泉李鹏郭新奎郑百俊高亚张宪生
- 关键词:儿童
- 先天性巨结肠GDNF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贾东亮张宪生李恭才安良高亚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先天性巨结肠症EDN-3及EDNRB基因结构的PCR-SSCP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检测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否有EDNRB基因和EDN 3基因突变 ,以探讨EDNRB及EDN 3与HD发生的关系。方法 34例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提取手术组织标本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EDNRB基因第 3、4、6外显子和EDN - 3基因第 1、2外显子 ,单链构象多态 (SSCP)分析上述外显子是否有突变。结果 1 3例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中 ,2例有EDNRB基因突变 ,1例有EDN 3基因突变。普通型及长段型未见EDNRB基因和EDN 3基因突变。结论 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短段型有EDNRB基因和EDN 3基因突变 ,提示EDNRB基因、EDN
- 张宪生段降龙徐泉李恭才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症EDNRB基因结构PCR-SSCP分析内皮素受体B
- 儿童骶尾部畸胎瘤5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儿童骶尾部畸胎瘤早期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儿童骶尾部畸胎瘤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个月以内无恶性畸胎瘤患者,1~3岁患者恶性畸胎瘤达70%。良性畸胎瘤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恶性病例经手术及化疗在术后1~3年死亡。良性畸胎瘤如第一次手术未完整切除,也可恶变。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彻底手术切除包括尾骨在内的病变组织及卫星病灶是避免恶变、彻底治愈儿童骶尾部畸胎瘤的关键。
- 吴宣林张宪生徐泉高亚郭新奎刘大看
- 关键词:骶尾部儿童
- 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龟头塑形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中的龟头塑形方法,从而提高手术后阴茎龟头的美观效果。方法:对一组尿道下裂修复术的龟头塑形方法进行分析,26例患者,20例采用翼状分离龟头成形,6例龟头发育较差者,采用翼状分离加龟头腹侧带蒂包皮瓣嵌插成形以增大龟头。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龟头及尿道外口接近生理状态,排尿顺利,尿线正常。结论:翼状分离龟头成形有利于尿道下裂术后龟头的美观塑形,龟头腹侧带蒂皮瓣嵌插成形对发育不良的龟头的增大和塑形效果良好。
- 吴宣林张宪生徐泉高亚郭新奎李鹏
- 关键词:尿道下裂
- 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尿液中bFGF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尿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以鉴别婴幼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对血管瘤进行分期。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9例增生期血管瘤、24例消退期血管瘤、12例血管畸形患儿和10例对照婴幼儿尿液中bFGF浓度。结果增生期血管瘤患儿尿液中bFGF浓度高于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与对照组之间尿液中bFGF浓度的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bFGF简便、易行、可靠,可为临床鉴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为划分血管瘤分期及监测治疗效果提供客观的依据。
- 王康敏王原强雷张宪生李鹏王香玲王小莉李恭才
-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畸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因子 (uPA)及其受体 (uPAR)在神经母细胞瘤 (NB)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uPA及uPAR在 42例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 ,并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患儿骨髓和外周血中的神经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结果 uPA及uPAR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肿瘤 (均为 85 .7% )高于局灶期肿瘤(42 .9% ,2 8.6 % ) ;预后不良型患儿 (91 .7% ,83 .3 % )高于预后良好型患儿 (均为 44 .4 % ) ,且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患儿骨髓和外周血中PGP9.5阳性检出率在uPA阳性患儿组(60 .0 % )显著高于uPA阴性患儿组 (8.3 % ,P <0 .0 1 ) ;uPAR阳性组 (57.1 % )高于uPAR阴性组(2 1 .4 % ,P <0 .0 5)。uPA和uPAR同时阳性的 1 0例患儿 ,骨髓和外周血中均有PGP9.5阳性表达 ,而同时阴性的 5例患儿中 ,均未检测到PGP9.5。
- 李鹏高亚李恭才张宪生徐泉郭正团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基因表达
-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及狭窄19例诊断治疗分析
- 2002年
- 张宪生高亚徐泉段怡涛郑百俊
- 关键词: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小儿
- 粘附分子及其配体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3年
- 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有遗传倾向,其病理基本变化是病变肠段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
- 周莹张宪生
- 关键词:粘附分子配体先天性巨结肠胚胎发育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对围手术期患儿低蛋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5例胸、腹部大手术及重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重组人生长激素+胃肠外营养组(24例)、胃肠外营养组(21例).两组均采用周围静脉输入法给予胃肠外营养胃肠外营养支持,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按需要的热卡计算营养素的需要量,连输5~7d,重组人生长激素+胃肠外营养组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肌肉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1IU·kg-1·d-1.于手术前及输注结束次日测定患儿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及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营养支持后胃肠外营养组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有一定升高,与支持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2.946、3.214、3.010,均P〈0.05);CD4T细胞明显增高,CD8T细胞明显降低,CD4/CD8明显增高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2.210、2.356、2.416,均P〈0.05).营养支持后重组人生长激素+胃肠外营养组与胃肠外营养组比较,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M,补体C4均增高(t分别为2.237、2.897、3.021、2.135、2.386、2.310,均P〈0.05),CD4T细胞,CD4/CD8及补体C3明显增高(t分别为2.721、2.812、2.791,均P〈0.01),CD8T细胞明显降低(t =2.787,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胃肠外营养具有一定的升高血浆蛋白及免疫增强作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加胃肠外营养应用于小儿围手术期,具有明显的促进蛋白合成和免疫增强作用,更有利于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儿康复,是一种可以推荐的静脉营养支持优化方案.
- 郭新奎徐泉高亚李鹏郭正团龚伟张宪生
-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重组人生长激素围手术期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