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太平

作品数:329 被引量:2,062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0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3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24篇胰腺
  • 127篇肿瘤
  • 120篇腺癌
  • 115篇胰腺癌
  • 69篇腺肿瘤
  • 67篇胰腺肿瘤
  • 67篇外科
  • 64篇手术
  • 46篇切除
  • 34篇诊治
  • 34篇细胞
  • 29篇切除术
  • 28篇十二指肠
  • 26篇胰腺炎
  • 26篇腺炎
  • 23篇胰岛
  • 23篇十二指肠切除
  • 22篇腹腔
  • 21篇胰十二指肠
  • 20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31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中华医学会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北京医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29篇张太平
  • 252篇赵玉沛
  • 74篇廖泉
  • 49篇戴梦华
  • 35篇郭俊超
  • 35篇曹喆
  • 28篇陈革
  • 27篇胡亚
  • 23篇刘子文
  • 23篇丛林
  • 23篇吴文铭
  • 19篇王维斌
  • 18篇徐建威
  • 17篇蔡力行
  • 17篇朱预
  • 16篇杨刚
  • 15篇由磊
  • 13篇王天笑
  • 11篇展翰翔
  • 11篇郑连芳

传媒

  • 48篇中华外科杂志
  • 41篇中国实用外科...
  • 30篇中华肝胆外科...
  • 25篇国际外科学杂...
  • 17篇中华消化外科...
  • 1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0篇中华普外科手...
  • 9篇临床外科杂志
  • 8篇中国普外基础...
  • 7篇外科理论与实...
  • 7篇腹部外科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肝脏外科...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8篇2023
  • 11篇2022
  • 17篇2021
  • 13篇2020
  • 17篇2019
  • 14篇2018
  • 21篇2017
  • 10篇2016
  • 18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19篇2012
  • 16篇2011
  • 25篇2010
  • 33篇2009
  • 11篇2008
  • 20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3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胰体尾切除术中的作用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研究胰体尾切除术中传统手工缝合和直线切割闭合器处理胰腺残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109例接受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患者中53例患者在开腹手术中手工缝合封闭胰腺残端;56例患者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并封闭胰腺组织,其中31例在开腹手术中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25例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腹腔镜直线切割闭合器。直线切割闭合器组患者的术后胰瘘以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4%和8.9%,低于手工缝合组的41.5%和28.3%(P=0.024和P=0.009),但在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输血、术后再出血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切割闭合器可以降低术后腹腔感染和胰瘘发生率。
赵玉沛胡亚廖泉张太平郭俊超丛林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瘘胰体尾切除术腹腔感染
一种预测胰腺癌病人预后不良风险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胰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CXCL12及CXCR7表达的高低,以CXCL12和CXCR7作为标记物在体外评估胰腺癌预后,可以快速、安全、方...
郭俊超赵玉沛张太平周立李建由磊
文献传递
胰腺癌围手术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胰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腺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评估。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肠外营养治疗组(PN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功能状态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共人组200例患者,研究中脱落22例。EN组90例,PN组88例,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分别为(23±13)、(27±24)d]、一般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第7、10天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69±16)、(80±22)mg/L,PN组分别为(67±19)、(70±11)mg/L,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EN组(186±38)mg/L,PN组(179±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13、-2.23、-2.20,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在2组患者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时,P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0.687±0.065)×/L]、CD3+CD4和CD3CD8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363±0.020)×109/L、(0.183±0.018)×109/L],较术前及EN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2.04,P〈0.05)。2组患者共3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各种并发症在2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并未降低胰腺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免疫状态。
郭俊超李建胡亚张太平廖泉戴梦华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癌肠外营养围手术期
Stoppa联合Lichtenstein治疗巨大腹股沟马鞍疝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Stoppa联合Lichtenstein治疗巨大腹股沟马鞍疝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巴德公司15 cm×15 cm聚丙烯平片疝修补材料,对30例巨大腹股沟马鞍疝患者采用Stoppa联合Lichtenstein治疗,现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为(62.1±7.5)min,术后住院时间2~10 d,平均为(3.0±1.2)d。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腹股沟区疼痛2例,阴囊水肿4例,均经保守对症治疗后好转。随访29例(96.7%),随访时间8~42个月,随访病例中未出现腹股沟疝复发。结论采用Stoppa联合Lichtenstein治疗成人巨大腹股沟马鞍疝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李晓斌李宗泽张太平吴文铭王维斌宋一民刘子文
关键词:马鞍疝疝修补术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分析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0年来诊治的胰腺腺泡细胞癌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有完整资料的病人6例,临床多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背痛及恶心呕吐等。肿瘤位于胰头2例,钩突1例,胰体/尾3例。切除标本的主要病理特点为,肿块直径均较大,平均7.00 cm×5.92 cm×5.00 cm,3例有完整包膜,肿块质地韧,多为实性;免疫组化指标细胞角蛋白(AE1/AE3)、抗胰蛋白酶(α-AT)及抗糜蛋白酶(α-ACT)均呈阳性,人嗜铬蛋白A(CgA)为阴性。pTNM分期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3例。术后病人平均随访6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2±8)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以AE1/AE3、α-AT及α-ACT等腺泡细胞标记物表达为主。
展翰翔郭俊超张太平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腺泡细胞癌病理免疫组化
一种拉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钩,包括手柄和弧形弯折头,所述弧形弯折头上设有一个圆弧形短齿和两个圆弧形长齿;其中所述圆弧形短齿和两个圆弧形长齿都包括弧形的片状本体;其中所述圆弧形短齿和两个圆弧形长齿的片状本体一端连接所述手柄,另一...
蔺晨高俊义吴文铭潘慧刘子文戴梦华廖泉张太平赵玉沛
文献传递
重症胰腺炎的抗菌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随着重症监护、对早期液体复苏和脏器功能保护的重视,其早期死亡率已明显降低,而胰腺和胰周感染已逐渐成为诱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CT发现胰腺坏死组织大于50%的患者,其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40%~70%,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已成为降低SAP死亡率的关键。
张太平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抗菌治疗早期死亡率早期液体复苏胰周感染重症监护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胰腺癌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胰腺导管腺癌(PDAC)获得性多药耐药(MDR)相关基因。方法通过含人类全基因组的寡聚核苷酸基因芯片(Affymetrix HG U133 2.0 plus)筛查人胰腺癌细胞株 SW1990与多药耐药细胞亚株 SW1990/5-FU,SW1990/ADM 和 SW1990/GEM 之间的表达基因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亲本株 SW1990相比,3株耐药细胞亚株中表达均有差异的基因共有165条;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3个,下调表达基因122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包括:抗氧化还原、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黏附相关的基因等。聚类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中的PRDX4簇、TNKS2簇及 CCDC5簇可能与耐药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胰腺癌对化疗的多药耐药是复杂的多基因作用的结果。本试验初步建立了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相关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为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冯宾赵玉沛陈革张太平吴元德
关键词:胰腺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
胰岛素瘤诊治策略被引量:4
2011年
胰岛素瘤起源于胰腺的β细胞,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70%~80%[1-2],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45岁,其中约10%是恶性肿瘤。胰岛素瘤病人可因过度分泌胰岛素而引起反复的自发性低血糖等症状,即Whipple三联征,定性诊断一般并不困难。
张太平王天笑
关键词:胰岛素瘤手术腹腔镜
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鉴别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4年1月至2008年6月126例胰腺囊性肿瘤的病例数据、资料.根据病变组织学特征将病人分为恶性与良性两组,评估各种术前因素对恶性胰腺囊肿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 126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中,37例为恶性,89例为良性.单变量分析显示病人性别、症状(黄疸和体重下降)、血清CA199升高以及肿瘤内存在突起、实性成分或分隔等影像学特征在良恶性病变间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性别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是恶性肿瘤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病人性别,肿瘤大小、临床症状(黄疸或消瘦)、影像学特征(肿瘤内有乳头状突起、实性成分或分隔)和血清CA199是诊断胰腺恶性囊性肿瘤的重要指标,临床可据此确定是否手术治疗.
戴梦华徐涛张太平廖泉丛林郭俊超胡亚曹越赵玉沛蔡力行
关键词:胰腺囊性占位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