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耀
- 作品数:2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政法系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清末商会经济纠纷调理权产生原因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作为清末新兴的社会团体,商会拥有传统社团组织所不具备的一些权能,其中,对经济纠纷的调理是这些权能中最有特色的一项。商会权能的产生与晚清特殊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内外交困的危局下,晚清中央权力日渐式微,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清末地方社会力量的日趋壮大,旧有绅士权力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延伸,晚清商会最终拥有了调理经济纠纷的特权。
- 张启耀
- 关键词:社会环境
- 《孙文学说》导读被引量:2
- 1997年
- 《孙文学说》导读□张启耀《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先生的一部哲学著作。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帝象,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流亡日本时化名中山樵,遂以中...
- 张启耀
- 关键词:《实业计划》马克思主义传播护法运动革命党人资产阶级革命
- 晚清学术文化演进概述
- 2007年
- 晚清学术文化在清代甚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在整个晚清社会,伴随着鸦片战争而来的近代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社会转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也随之经历了艰难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晚清学术以"经世致用"为基本原则探索救亡图存的文化方略,学术发展复杂多样,各种学术派别和学术思想纷纷出炉。不过,在晚清学术发展的纷杂局面中,学术发展轨迹也并非无处可寻。概略地说,其学术文化内容大致包括依次演进的四种形态,即"旧学"、"西学"、"新学"和"国学"。
- 张启耀
- 关键词:晚清学术文化经世致用学术形态
- 一个区域社会内的农民田赋负担问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山西地方为中心考察
- 自晚清以来,政府财政拮据日甚一日,而农民的税赋则越来越重,及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田赋税负赋额攀升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而田赋征收也在性质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地方政府征收行为脱离中央政府控制和高度随意性的特征。因此...
- 张启耀
- 关键词:农民
- 三十年来民国华北乡村社会史研究述评
- 2014年
- 近三十年,伴随着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民国时期华北乡村社会变迁成为史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相关成果频频问世。在专题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民国华北乡村社会的婚姻、家庭与习俗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上,学者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使这一研究领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前进。
- 张启耀
- 关键词:民国
- 运城市古树资源特征研究
- 2014年
- 笔者通过对运城市古树资源现状及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运城市古树的保护及旅游开发提供依据。运城市地处山西省南部,现存古树253株,隶属19科29属33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16科25属30种。数量最多的3种是侧柏、国槐、皂荚,共占总数的80%.芮城县分布的古树共8科9属9种,属于种类最多的区域;盐湖区则是古树数量最多的区域,共分布133株,占总数的52.6%.生长势优和生长势良好的古树占总数的66.8%;生长势中等的占17.8%;生长势较差的占15.0%.
- 滕红梅张启耀
- 关键词:古树资源特征
- 河东古树名木人文资源调查被引量:2
- 2011年
-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古树名木人文资源尤其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是运城市在文化领域的巨大优势。当地主要古树名木共有29例,它们反映和记录着河东地域的历史变迁,是重要的乡土文化资源和风景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旅游开发价值。为此,学界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不断呼吁,当地政府也应在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施力。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由于古树名木的不可再生性,在挖掘相关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这些古树名木进行切实的保护。
- 张启耀滕红梅王大奇
- 关键词:古树名木人文资源
- “凤凰涅槃”——20世纪初传统史学的命运及变迁
- 2011年
- 19世纪后半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和文化危机,弊端丛生的传统史学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此时,梁启超等一些学术大家遂应时而起,批判旧史学,构建新史学,发起了"新史学"运动。此后,中国史学在经历了艰难痛苦的转型后开始挑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因此,"新史学"在中国社会和史学发展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在中国的立足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新史学"运动中一些人对唯物史观的偏见和过分"疑古"的做法也使它本身带有较大的局限性。
- 张启耀
- 关键词:传统史学
- 一个区域社会内的农民田赋负担问题
- 自晚清以来,政府财政拮据日甚一日,而农民的税赋则越来越重,及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田赋税负赋额攀升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而田赋征收也在性质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地方政府征收行为脱离中央政府控制和高度随意性的特征。因此...
- 张启耀
- 关键词:农民
- 一个近代区域社会的田赋负担状况调查——以1927-1937年的山西农村为中心
- 2013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统治山西的阎锡山政府一边忙于军阀战争,一边又在实施"村制变革",财政支出陡然增加。为了维持统治,阎锡山政府只有加大对农村社会的压榨,由此造成了当时山西农村严重的田赋负担问题。通过对田赋额数及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田赋占地价的百分比和田赋正税与附加税的比例关系的详实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山西农民的田赋实际缴纳额数节节攀升,说明了阎锡山大力宣传的"村制变革"实际上也是剥夺山西农村的重要途径,最终揭示了山西农村社会田赋征收的极端剥削性。1927-1937年,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社会以乡民百姓的血汗为代价,换得了"模范省"的美称。
- 张启耀王新京
- 关键词:区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