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古文

作品数:90 被引量:498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5篇菜用
  • 34篇大豆
  • 30篇胁迫
  • 28篇菜用大豆
  • 19篇NACL胁迫
  • 17篇嫁接
  • 13篇豌豆
  • 11篇栽培
  • 8篇多胺
  • 8篇选育
  • 8篇基因
  • 8篇番茄
  • 7篇茄子
  • 6篇叶片
  • 6篇品种选育
  • 6篇嫁接苗
  • 6篇菜用豌豆
  • 5篇蛋白
  • 5篇多胺含量
  • 5篇植物

机构

  • 60篇浙江省农业科...
  • 25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赤峰市农牧科...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慈溪市农业技...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作物...
  • 1篇丽水市农林科...

作者

  • 90篇张古文
  • 56篇龚亚明
  • 37篇冯志娟
  • 30篇胡齐赞
  • 27篇徐盛春
  • 23篇朱月林
  • 21篇刘正鲁
  • 15篇胡春梅
  • 15篇杨立飞
  • 13篇丁桔
  • 10篇魏国平
  • 6篇柴晓娇
  • 6篇李书田
  • 6篇王显瑞
  • 3篇刘娜
  • 3篇张立媛
  • 3篇周俊国
  • 3篇韦顺恋
  • 3篇赵敏
  • 3篇琦明玉

传媒

  • 11篇浙江农业学报
  • 8篇浙江农业科学
  • 8篇西北植物学报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园艺学报
  • 3篇长江蔬菜
  • 3篇中国蔬菜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上海蔬菜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大豆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8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山茄子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5
2010年
对市场上最近育成、推广的几个茄子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茄1号、紫秋前期产量、全期产量、抗病性、品质等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杭茄1号,适宜在宁海县及周边地区高山栽培。
王贤飞包崇来张古文陆新苗胡齐赞陈林松龚亚明
关键词:茄子商品性抗病性
干旱和高盐胁迫下菜用大豆GmTIP2;6启动子的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TIPs (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s)属于AQPs (Aquaporins)家族TIP亚类成员,是一类定位于液泡膜或液泡形成体上的水孔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菜用大豆GmTIP2;6启动子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调控功能。GmTIP2;6启动子序列作用元件预测分析表明:该区域含有组织(分生组织和胚乳)特异表达以及逆境胁迫(干旱等)诱导表达元件。克隆构建GmTIP2;6启动子片段融合GUS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拟南芥。不同组织GUS染色结果表明:GmTIP2;6启动子能驱动GUS基因在叶脉、花瓣、雄蕊、茎和果柄组织中明显表达。不同处理(干旱,高盐和ABA) GUS酶活检测分析显示:干旱、高盐胁迫和ABA激素处理能够诱导GmTIP2;6启动子驱动GUS表达活性在下胚轴、叶脉、叶刺和根组织中明显增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mTIP2;6启动子是一个非生物胁迫和激素诱导型启动子,有利于阐明菜用大豆应答逆境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
冯志娟刘娜张古文卜远鹏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GUS
菜用大豆豆衣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2020年
菜用大豆,又称毛豆,作新鲜豆类蔬菜食用,主食鲜籽粒。毛豆豆荚内包裹豆粒的白色豆衣(荚皮内膜层或豆荚内果皮)的多少,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毛豆豆荚新鲜程度的判断,是评价毛豆品种外观品质性状之一。本文首次以毛豆最佳采收期的豆仁外白色豆衣为实验材料,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其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发现:在最佳采收期,白色豆衣多少因毛豆品种而不同;白色豆衣内含量较高的游离氨基酸依次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为76.051~839.804 μg/g;包含2种典型的呈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占总游离氨基酸总量65.246%;包含1种具有生理活性功能的特殊氨基酸:γ-氨基丁酸,含量190.659 μg/g。本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毛豆白色豆衣内主要呈鲜味游离氨基酸成分及含量,对菜用大豆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冯志娟刘娜张古文卜远鹏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游离氨基酸
NaCl胁迫对番茄嫁接苗叶片ABA和多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以未经NaCl胁迫的番茄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100mmol·L^-1 NaCl胁迫下番茄嫁接苗的生长、叶片ABA和多胺(PA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苗地上部和根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嫁接苗AB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胁迫2d时比对照增加56.60%。胁迫2d时嫁接苗多胺总量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增加14.96%,腐胺(Put)含量在胁迫2d后显著低于对照,亚精胺(Sp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胁迫4~8d之间两者差异不显著,胁迫10d时显著低于对照;精胺(Sp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胁迫10d时比对照增加102.80%。嫁接苗Put/PAs值显著低于对照,而(Spd+Spm)/Put值显著高于对照。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ABA和多胺含量变化显著,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特征。
陈淑芳朱月林刘友良胡春梅张古文
关键词:番茄NACL胁迫嫁接多胺
NaCl胁迫对番茄嫁接苗根系多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以耐盐番茄品种‘影武者’为砧木,‘宝大903’为接穗,研究了100mmol·L-1 NaCl胁迫10d条件下,嫁接苗与自根苗生长和根系不同形态(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苗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自根苗;在整个胁迫期内嫁接苗根系3种形态的腐胺和精胺含量呈上升趋势,3种形态的亚精胺含量呈下降趋势;自根苗根系游离态和结合态精胺含量在胁迫第6天达到峰值后下降;束缚态精胺含量变化不明显,3种形态的腐胺、亚精胺含量在整个胁迫期内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腐胺和精胺在番茄嫁接苗根系耐盐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古文朱月林杨立飞刘正鲁胡春梅
关键词:番茄NACL胁迫嫁接多胺
NaCl胁迫对嫁接番茄根系质膜和液泡膜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在NaCl胁迫下,对番茄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根系活力、根系质膜H^+-ATPase、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质膜和液泡膜Ca^(2+)-ATPase、质膜氧化还原系统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嫁接苗根系活力显著高于自根苗。胁迫前期,嫁接苗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质膜和液泡膜Ca^(2+)-AT- Pase活性、质膜NADH氧化速率和Fe(CN_6^(3-))还原速率被显著诱导;自根苗根系液泡膜H^+-ATPase、H^+-PPase和Ca^(2+)-ATPase活性、质膜NADH氧化速率和Fe(CN)_6^(3-)还原速率被显著诱导。胁迫后期,嫁接苗和自根苗根系各项指标均被显著抑制,但嫁接苗各指标受抑制时间较自根苗晚,且数值上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表明嫁接苗比自根苗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陈淑芳朱月林张古文刘正鲁魏国平
关键词:嫁接番茄NACL胁迫根系活力ATP酶
低温胁迫对菜用大豆生长、叶片活性氧及多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选用两种耐低温性不同的菜用大豆品种——‘沪宁95-1(’耐低温)和‘台湾75(’低温敏感),对低温胁迫下两者的生长、叶片活性氧及多胺代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者生物量积累显著受到抑制,但‘沪宁95-1’受抑制程度显著小于‘台湾75;’低温胁迫下两者叶片抗氧化酶活性、O2.-生成速率、H2O2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但‘沪宁95-1’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台湾75’,O2.-生成速率、H2O2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台湾75;’低温胁迫后‘沪宁95-1’叶片不同形态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显著上升,‘台湾75’叶片不同形态腐胺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态、结合态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上升,束缚态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不同形态腐胺、束缚态亚精胺和精胺与‘沪宁95-1’较低的生长抑制、较低的氧化损伤以及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有关,可能在菜用大豆耐寒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胡俊杰张古文胡齐赞徐盛春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低温胁迫活性氧多胺
菜用大豆CIPK基因对逆境胁迫及激素的响应特征被引量:11
2017年
CIPK(calcineurin B-like-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和激素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获得52个CIPK蛋白激酶。蛋白比对分析发现所有Gm CIPK含有高度保守特征性的N端激酶区、连接区和C端调控区。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大豆Gm CIPK与拟南芥、水稻CIPK分类一致,分为4个亚家族,且每个亚家族含有3个不同物种的成员,表明Gm CIPK基因的分化早于物种的分化。启动子分析表明,多数Gm CIPK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逆境和激素应答元件。组织表达分析发现,Gm CIPK基因呈现多样化的组织表达特性。进一步选取组织表达量相对较高的14个Gm CIPK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菜用大豆CIPK基因在不同程度上均受高温、干旱、高盐胁迫以及ABA、ACC、SA、Me JA激素的诱导表达。采用蛋白同源比对和蛋白互作在线数据库对拟南芥及大豆同源CIPK蛋白激酶与其他蛋白的互作关系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17对同源CIPK与其他蛋白(激酶、磷酸酶、转录因子等)存在互作。本研究为菜用大豆CIPK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关键词:菜用大豆逆境应答
加工番茄高光效特性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协调性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以6个加工番茄品种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对各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相关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探讨不同品种光效特性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其可能机理。结果表明,番茄由苗期进入花期后,各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比例亦提高,"库"和"源"的增加呈对应关系;各品种的果实产量与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与光合色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在本栽培地区和试验条件下,花期‘石红9号’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其果实V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等品质指标也均表现良好,综合性状最优,而‘UC-82’品种的光合色素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和产量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研究发现,加工番茄品种的高光效特征与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一定协调性。
季俊杰胡春梅李浩宇刘正鲁张古文
关键词:加工番茄VC果实品质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6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0年
浙农6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以98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类型,株型收敛,株高36.5 cm,主茎节数8.5个,有效分枝3.7个;出苗至采收鲜荚86 d(天),比台湾75短4 d(天);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绿色、微弯镰形;平均单株有效荚数20.3个,荚长6.2 cm,荚宽1.4cm,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质量294.2 g,鲜百粒质量76.8 g;淀粉含量5.2%,可溶性总糖3.8%,口感柔糯略带甜,品质优,一般鲜荚产量700 kg.(667 m2)-1左右。
龚亚明胡齐赞茅国夫张古文丁桔徐盛春
关键词:菜用大豆品种选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