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力仁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清代
  • 3篇城市
  • 2篇地名
  • 2篇东西部
  • 2篇山地
  • 2篇文化
  • 2篇县治
  • 2篇民国
  • 2篇划界
  • 2篇技术转移
  • 2篇河西走廊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分界线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理因素
  • 1篇地名文化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文化
  • 1篇移民
  • 1篇孕灾环境

机构

  • 16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酒泉职业技术...

作者

  • 16篇张力仁
  • 2篇张明国
  • 1篇吴浩军
  • 1篇胡鹤年

传媒

  • 7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古代东西部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论述了古代东西部技术转移的路径及其特征,分析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产生文化摩擦的主 要因素,提出了消除文化摩擦的主要对策,为有效地实施技术转移,促进西部大开发提供借鉴。
张力仁张明国
关键词:技术转移文化摩擦移民
论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以河洮岷地区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历史时期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曾有三次较大的变动。文章论述了三次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的形成、摆动与稳定及其环境意义。认为,雪山(祁连山)—黄河分界线是唐蕃依据地理条件最有利原则下的一种势力范围划分;六盘山—陇山分界线是地理条件决定下的唐蕃分界线;唐蕃以后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的缓慢西移并最终稳定在河洮岷一线,汉藏民族的经济理性行为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张力仁
关键词:地理环境环境经济
地名与河西的民族分布被引量:11
1998年
地名作为语言的活化石,是研究民族分布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历史上河西走廊为多民族、多部落分布之地域,民族变动极为频繁,不同民族都曾以自己的语言命名过地名。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有关地名的追索研究,初步探索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上民族演替及分布状况。
张力仁
关键词:河西走廊地名民族分布
民国陕绥划界风波述论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界定了民国陕绥划界风波的起止时间,复原了民国陕绥划界的基本过程,分析了其纠纷的核心问题。认为"国家公地"变成"公地混界"是民国陕绥划界纠纷的历史根源,而中央与盟旗政府划界职能的缺失以及忽视或淡化区域历史与现实问题,为划界而划界,是民国陕绥划界纠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现实原因。
张力仁
关键词:风波
清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及其人口属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前历史城市人口研究中对城市人口属性认识不一,我们必须辨析和厘定历史城市的空间范围和人口地理属性。质言之,历史城市空间范围由三部分组成,即城内、关厢和附城地区。检验文献记载的疑似城市人口数据合理与否的方法是城市人口密度法,这一方法远比目前学者们所用的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5%的经验上限,要客观、合理得多。以往仅仅依据文献记载的"在城""在城里""郭厢里"等人口数所做出的分析和认识是不可靠的。
张力仁
关键词:城市人口
清代陕西县治城市的水灾及其发生机理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分析、探讨清代陕西县治城市水灾发生的特征、机理及其与地区性水灾的关系,我们发现,城市水灾与地区性水灾关联度不高,江河暴涨暴落是城市水灾的主要致灾因子。水灾高发城市大多与城市所处的微地形地貌环境有关,62%的城市水灾发生在仅占总数17%的县城,突发性、局部性是清代陕西县治城市水灾的显著特征。人类因素在城市水灾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性、隐蔽性和严重性,区域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应对水灾的方略与措施,决定了城市水灾发生的频次与程度。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类因素在城市水灾中的作用与影响,是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城市水灾发生机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张力仁
关键词:清代孕灾环境人为灾害
“国家存在”与清代伊克昭盟南部“禁留地”的放垦被引量:4
2017年
"禁留地"的"国家公地"性质,是"禁留地"区域发展的"底层"影响因素;清廷放垦政策的滞后性,导致"禁留地"的放垦规模不断失控;人为划定的"朝廷禁垦之地"——"黒界地",使"分界"变为"混界";"国家存在"成为放垦地域土地权属纠葛不清的根本原因。
张力仁
论地理因素在陇南山地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西秦岭交汇地带的甘肃陇南山地,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为具有不同地域背景的民族、部落入居提供了基本的地理环境。而不同地理单元之间由于自然分界线与人文分界线之间相互依托、强化,使陇南山地历史发展呈现出"时间""空间"的双重分异和"内地化"与"边疆化"的双重趋势。在白龙江、洮河、岷峨山地、西秦岭、边墙、关隘、堡寨等大大小小自然、人文分界线中,由岷县、临潭、夏河连线所构成的"汉藏分界线"对陇南山地历史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条地理的、生态的分界线在约束人类活动的同时,又为人类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
张力仁
关键词:自然界线陇南山地
清代陕南秦巴山地的人类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9
2008年
对人类行为空间特征认识的不足,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要障碍。本文以文化、风俗、政策等影响人类行为的人文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时空剖面分析法,考察了清代陕南流民空间行为选择的基本取向。结果表明,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追求单位时间上效果最大化是流民行为选择的普遍趋势。人类空间行为的选择性强化了自然差异的等级和水平,不同区域人类行为结果的外部关联性,指出传统的仅从区域内部或某一种人类行为来寻求简单的"人—地"因果关系的缺陷。从系统或流域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环境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是认识和把握人地关系实质与机理的重要途径。
张力仁
关键词:清代秦巴山地
民国时期陕绥划界纠纷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民国时期陕绥划界纠纷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做初步的辨析和探讨,可以发现民国时期陕绥划界纠纷起始时间至迟不晚于民国七年(1918)四月;民国时期陕绥划界纠纷的根源不在于"禁留地"的放垦,而在于清初划定的"禁留地"本身;利用民国时期《陕绥划界纪要》资料进行有关研究时,应充分注意该资料的倾向性、不完整性。
张力仁
关键词:民国时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