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93例门诊体检者HBsAg阳性率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张利霞李佳陈宇
- 关键词:阳性率乙肝疫苗接种高危人群乙肝感染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载量与TGF-β_1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2年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与TGF-β1变化,分析其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按随机原则分为恩替卡韦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33例,其中轻度9例、中度17例、重度7例,分别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d,同时加用一般护肝药;对照组30例,其中轻度13例、中度12例、重度5例,单用一般护肝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检测血清中HBV DNA、TGF-β1的含量。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替卡韦试验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治疗后呈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治疗后呈下降趋势,重度患者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试验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载量明显下降,同时慢性乙型肝炎(中度、重度)患者血清中的TGF-β1均有下降趋势,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度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 肖寒马陈斌张利霞罗永燕刘尹正泽邵婕
-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病毒载量TGF-Β1
-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Mig)的水平变化。方法 40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Mig水平,并同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 DNA水平。结果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血清Mig及HBsAg、HBeAg、HBV DNA明显下降,且治疗后24周比治疗后12周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下调Mig,降低血清HBsAg、HBeAg、HBV DNA水平,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
- 张利霞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
- HIV/AIDS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贫血与CD_4^+ T细胞、TGF-β_1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与血红蛋白(HB)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例HIV/AIDS、18例HIV/AIDS合并HBV感染患者,在治疗前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TGF-β1含量及HB。结果 HIV/AIDS组及HIV/AIDS合并HBV组CD4+T细胞与HB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TGF-β1存在负相关性(P<0.05);TGF-β1与HB存在负相关性(P<0.05),两组之间上述检测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AIDS合并HBV感染促使CD4+T细胞计数下降明显,TGF-β1增高,贫血进一步加重,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对贫血的鉴别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肖寒高敬敬张利霞罗永燕刘尹正泽邵婕孙成太
- 关键词:乙肝病毒TGF-Β1贫血
- 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对检查依从性及CD_4^+T细胞计数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采用加强心理干预,探讨对患者服药随访检查依从性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0例,以2007年9月—2008年1月告知定期随访检查为干预前组,以2008年2—8月进行加强心理干预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检查依从率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无差异。结果艾滋病患者干预前后血液生化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检查的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加强心理干预后能明显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检查依从性,亦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
- 肖寒张利霞罗永燕刘尹正泽邵婕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检查依从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心理疗法
- 1393例门诊体检者HBsAg阳性率分析
- 目的;了解门诊体检者HBsAg阳性率,为乙型肝炎(乙肝)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清晨空腹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
结果;在调查的1393人中,检出HB...
- 张利霞
- 关键词:HBSAG阳性率乙肝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
- 文献传递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和Mig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γ-干扰素诱生单核因子(Mig)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片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合免疫法检测4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血清IP-10、Mig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4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 DNA水平,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3、6个月血清IP-10、Mig和HBs Ag、HBe Ag、HBV DN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治疗后6个月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0例患者治疗前血清IP-10、Mig水平与血清HBs Ag、HBe Ag、HBV DNA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2、-0.787、-0.627、-0.735、-0.654、-0.507,P均<0.05),治疗后3、6个月血清IP-10、Mig水平与血清HBs Ag、HBe Ag、HBV DNA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3、0.841、0.761、0.632、0.783、0.828,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P-10、Mig水平及HBs Ag、HBe Ag、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利霞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疗效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sAg水平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HBsAg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 DNA及连续监测法检测ALT水平,并分析HBV DNA与HBsAg的相关性。结果 40例乙肝患者治疗前HBV DNA水平为(7.12±0.97)×106IU/mL,HBsAg水平为(1.91±0.37)×103IU/mL;经阿德福韦酯治疗3个月HBsAg已下降,6个月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HBV DNA显著下降(P<0.05);治疗两年后HBsAg和HBV DNA降至较低水平即(0.86±0.77)×103 IU/mL、(3.12±0.72)×102 IU/mL;治疗3个月ALT显著下降,治疗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治疗两年后其中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耐药,从而导致HBV DNA、HBsAg和ALT水平反弹;同时HB-sAg与HBV DNA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定期检测HBsAg浓度,有助于评估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和及时发现耐药。
- 刘兴辉张利霞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HIV/AIDS合并HCV患者血红蛋白、肝功能与CD_4^+ T细胞计数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血红蛋白与肝功能、CD4+T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运用观察血红蛋白判断HIV/AIDS合并HCV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抗病毒治疗前的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分别分为A、B、C组,进行肝功能、血红蛋白、CD4+T细胞计数的观察,予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A、B、C组各组间贫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增高,HIV/AIDS合并HCV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有不同程度升高。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各组间肝功能与CD4+T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V/AIDS合并HCV发生贫血亦较为常见。
- 肖寒高敬敬张利霞啰永燕刘尹正泽邵婕孙成太
- 关键词:血红蛋白CD4+T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