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举

作品数:19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加热炉
  • 6篇热轧
  • 4篇热轧过程
  • 4篇步进
  • 4篇步进式
  • 4篇步进式加热炉
  • 4篇粗轧
  • 3篇盾构
  • 3篇温度
  • 3篇密封舱
  • 3篇集成控制
  • 3篇加热炉炉温
  • 3篇仿真
  • 3篇钢坯
  • 2篇盾构机
  • 2篇冶金自动化
  • 2篇预测控制
  • 2篇轧机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2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作者

  • 18篇张凯举
  • 9篇邵诚
  • 5篇刘宣宇
  • 3篇彭先涛
  • 2篇金迪
  • 2篇施惠元
  • 2篇王倩
  • 2篇宋英莉
  • 1篇余香梅
  • 1篇舒彤
  • 1篇殷福亮
  • 1篇林姝琦
  • 1篇李淼
  • 1篇朱晖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钢铁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控制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IS聚类的模糊神经网络在热轧优化建模中的应用
2009年
针对现有的钢坯热轧过程智能建模方法——模糊神经网络建模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建模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系统输入输出向量维数和空间划分增加使网络结构趋于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AIS)聚类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免疫聚类学习算法来确定模糊集合的划分,并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初始参数,能以较少的模糊规则达到理想的建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刘宣宇林姝琦张凯举
关键词:AIS热轧聚类分析模糊神经网络
IMNMSSPC算法在盾构机土压平衡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密封舱内土压平衡控制的精确度低、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变量非最小相位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IMNMSSPC)应用于密封舱多点土压平衡控制。该方法利用阶跃响应数据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将模型转换成状态空间的形式,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可调因子,反馈校正中对预测误差补偿进行校正,有效减小了模型失配时产生的误差;建立了以密封舱多监测点土压力为输出,以盾构机推进速度、螺旋输送机转速为输入的盾构土压平衡过程模型,通过多步预测直接递推出过程预测输出,并对控制量进行优化求解,从而实现土压平衡的自动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良好的跟踪性能和强鲁棒性。
宋英莉刘宣宇张凯举施惠元王倩
关键词:密封舱土压平衡多变量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温度的热轧过程集成控制方法与仿真研究
2004年
针对目前轧钢生产流程中加热工序和轧制工序对钢坯出炉温度要求上存在的固有矛盾 ,采用面向生产过程和生产对象的综合集成控制技术 ,建立了以钢坯温度为控制对象的钢坯加热与轧制过程的集成控制模型 ,通过对模型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可应用于实际的轧钢生产过程。
张凯举邵诚
关键词:温度加热炉集成控制仿真
基于进化逆转操作算子的遗传算法对步进式加热炉炉温优化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对炉温进行优化设定时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较难快速稳定地找到最优炉温值的缺点,引入逆转算子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使算法的每一代都能从父代继承更多的基因,从而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改进后的算法可以跳出局部极小值,快速稳定地寻找到最优炉温值,进而对加热炉炉温进行优化设定。大量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具备可行性与有效性。
张凯举彭先涛
关键词:步进式加热炉炉温遗传算法
基于生产目标的热轧过程集成优化控制策略
2006年
在热轧过程中,加热炉和粗轧机基本上是各自独立控制的,粗轧机作为加热炉的后续设备不能及时地把轧制信息反馈给加热炉,因而导致加热炉不能按照粗轧机的生产要求去完成钢坯的加热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着生产能耗过大、钢坯加热质量不高、生产过程难以优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生产目标的热轧过程集成优化控制策略,将加热炉和粗轧机组成一个有机的闭环系统,使加热炉的生产能够满足粗轧机轧制生产的需要,通过对热轧过程的建模和优化,达到节能降耗、保障轧制生产安全、优化生产过程的目的。
金迪张凯举邵诚
关键词:加热炉粗轧机集成控制能耗
基于热轧钢坯温度优化的综合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
2006年
提出了热轧生产过程的综合集成控制策略.实现了将轧制生产的过程参数信息反馈到加热生产工序,对加热炉炉温设定进行基于轧制参数信息的动态调节.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热轧生产能耗,保证轧制生产的顺利进行.*
张凯举邵诚殷福亮
关键词:步进式加热炉热轧
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钢坯粗轧阶段温度控制模型被引量:4
2004年
热轧生产中,获得钢坯在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精确信息对实现轧制生产的综合集成控制及节能降耗意义重大.为此,以工程传热学为基础,采用离散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计算钢坯粗轧过程温度分布的一维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和全系统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对16Mn钢粗轧阶段的温度变化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实时性好.此外,经与现场实测值比较表明,计算结果精度较高,为实现钢坯加热过程和轧制过程的综合集成控制提供了技术保证.
张凯举邵诚
关键词:粗轧钢坯加热制模16MN钢
钢铁冶金加热过程建模与综合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
钢坯加热是轧钢生产线上的重要环节,担负着为轧制工序提供加热质量合格的钢坯的任务.对加热炉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控制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冶金自动化领域研究的热点,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其中包括加热炉的优化设定方法和燃烧控...
张凯举
关键词:步进式加热炉燃烧控制冶金自动化
加热炉炉温优化与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加热炉的主要功能是将钢坯加热到符合轧制要求的温度,因此,对加热炉炉温优化设定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钢坯加热炉控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加热炉炉温优化与控制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加热炉炉温控制方法...
彭先涛张凯举
关键词:炉温优化设定控制方法
文献传递
混沌-支持向量机在加工误差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提出将混沌-支持向量机模型方法应用于加工误差数据预测。利用互信息法和曹氏方法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运用小数据量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对加工误差时间序列进行混沌识别。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历史样本的学习建立预测模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在较少的加工误差数据条件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和预测加工误差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舒彤余香梅张凯举
关键词:相空间重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