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新生儿
  • 9篇儿童
  • 6篇血清
  • 6篇早产
  • 5篇胆红素
  • 5篇胆红素血症
  • 5篇细胞
  • 5篇红素
  • 5篇肺炎
  • 5篇高胆红素
  • 5篇高胆红素血症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动脉
  • 3篇新生儿高胆红...
  • 3篇新生儿高胆红...
  • 3篇综合征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慢性

机构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张凤仙
  • 14篇朱宏斌
  • 10篇王树岩
  • 4篇刘冰
  • 3篇张跃华
  • 3篇张燕宏
  • 3篇徐昱
  • 3篇任锦霞
  • 2篇夏成青
  • 2篇温颖
  • 2篇秦选光
  • 2篇吴雅峰
  • 2篇刘冰
  • 2篇姜维
  • 1篇邢长虹
  • 1篇郭彩萍
  • 1篇梁金鑫
  • 1篇隗冬梅
  • 1篇李有信
  • 1篇唐小奈

传媒

  • 5篇新生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国病案
  • 2篇首都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级医刊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2004年北...
  • 1篇'2008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更昔洛韦(GCV)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新生儿37例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n=19)和低剂量治疗组(n=18),其中高剂量治疗组予GCV的剂量为:诱导治疗每次7.5mg/kg,维持治疗每次10mg/kg;低剂量治疗组予GCV的剂量:诱导治疗每次5mg/kg,维持治疗每次5mg/kg。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的GCV治疗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高剂量治疗组CMV—IgM转阴率89.5%,CMV—DNA转阴率73.7%;低剂量治疗组CMV—IgM转阴率83.3%,CMV—DNA转阴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GCV治疗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新生儿的不良反应低于高剂量GCV,低剂量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高剂量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GCV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症状性CMV感染与高剂量有同样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低于高剂量GCV。
朱宏斌张凤仙郭彩萍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更昔洛韦
新生儿肺炎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1996年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体内产生的糖蛋白生长因子。在人体被细胞感染后明显升高。我们观察36例肺炎新生儿血清G-CSF水平。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肺炎血清G-CSF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G-CSF阳性表明体内有细菌感染存在。临床上我们根据G-CSF水平酌情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血清G-GSF的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应用有指导意义。
张凤仙王树岩翟王华
关键词:肺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序贯病案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充分发挥病案教学在儿科见习和实习阶段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培养医学生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行医之道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临床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对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2001级医学生在儿科见习和实习阶段序贯采用病案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比较显示,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序贯病案教学更加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宏斌张凤仙
关键词:病案儿科教学方法
儿童慢性咳嗽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对可能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因素,特别是环境暴露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总结分析2008年2~12月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3~14岁的儿童95例和对照组的102例儿童的基础临床资料并采用问卷调查儿童过敏,既往呼吸道感染,环境烟草暴露,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等慢性咳嗽相关因素。结果儿童慢性咳嗽组的过敏史,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环境烟草暴露因素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环境烟草暴露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6.77,t=11.36,P<0.01);慢性咳嗽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呼吸道疾病住院史,环境烟草暴露因素为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中应特别关注环境烟草暴露问题。
朱宏斌张凤仙
关键词:慢性咳嗽儿童
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50例临床观察
1997年
张凤仙李有信张跃华
关键词:腹泻儿童中医药疗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脂质、脂蛋白水平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水平,我们对40例高胆患儿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高胆患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提示我们当高胆患儿需静脉营养支持时,脂类物质的补充应慎重。
张凤仙王树岩刘冰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脂质脂蛋白
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情况监测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是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呼吸器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我科NICU机械通气病例VAP发生率、病原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及其与不同的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本研究对2002-2003年我科NICU中VAP...
朱宏斌张凤仙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肺炎感染
文献传递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效果及评价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索早期拔管改换无创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所致呼吸衰竭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 1月至 2003年 10月北京朝阳医院儿科NICU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例 12例为治疗组,待充分引流气道内胎粪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鼻塞CPAP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选择同样病情病例 13例为对照组,在引流气道内胎粪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EEP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 (P>0 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9 50±20 15)h和(51 08±22 64)h(P<0 05);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分别为 1例和 6例 (P<0 05);住ICU时间分别为(5 92±1 97)d和(9 00±2 83)d(P<0 01)。结论 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插管上机的病例,早期拔管,改用经鼻塞CPAP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朱宏斌张凤仙张跃华秦选光
关键词: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肺动脉高压(PH)是儿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患,肝脏疾患)常见的合并症,并且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P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生PH的主要原因为:PH,肺静脉高压,呼吸系统疾病,栓塞性疾病。PH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见胸痛、呼吸困难、呼吸急促以及晕厥等表现。无创性检查方法对诊断PH很重要。对于严重PH的儿童应该进行评价,干预治疗是治疗其潜在疾病。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血管扩张剂,长期注射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阻滞剂和应用一氧化氮,最终可行肺移植。
张燕宏王树岩张凤仙
关键词:儿童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张凤仙刘冰王树岩隗冬梅邢长虹夏成青
关键词: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液循环内皮细胞CECPPHN血小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