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子

作品数:28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出血
  • 12篇脑出血
  • 9篇血管
  • 7篇蛛网膜
  • 7篇蛛网膜下
  • 7篇蛛网膜下腔
  • 7篇蛛网膜下腔出...
  • 7篇网膜
  • 7篇下腔出血
  • 7篇膜下
  • 7篇脑血
  • 7篇脑血管
  • 6篇颅内
  • 5篇血管痉挛
  • 5篇脑血管痉挛
  • 5篇痉挛
  • 4篇自发性脑出血
  • 4篇后脑
  • 3篇预后
  • 3篇原位

机构

  • 16篇西安医学院
  • 7篇西安医学院附...
  • 4篇陕西省第二人...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白水县...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作者

  • 28篇张冬子
  • 14篇贾卓鹏
  • 13篇金林
  • 12篇陈斌
  • 11篇行治国
  • 9篇郝璞珩
  • 7篇兰心强
  • 7篇金林
  • 4篇闫志丰
  • 3篇韩峰
  • 3篇李正
  • 3篇雷常有
  • 3篇王元刚
  • 3篇李娜
  • 2篇董阿睿
  • 2篇杨震
  • 2篇尚红利
  • 1篇王坤正
  • 1篇郭世文
  • 1篇刘彦荣

传媒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分析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62进行该手术病例,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时机、操作方法及预后。结果恢复良好9例,轻残23例,重残1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其中4例死于再出血)。结论该手术是一种在直视下简单、快捷、有效、损伤小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雷常有韩峰张冬子董阿睿李正袁景孝
关键词: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治疗小骨窗开颅手术病例植物生存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EGCG组、蛛网膜下出血+生理盐水组(SAH+NS组),每组各20只。SAH造模成功后1d、3d,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含水量;造模成功3d后,脑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细胞形态,并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试剂盒检测血清hs CRP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与其高度亲和的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的表达。结果:(1)SAH+EGCG组神经功能评分较Sham组明显降低,但较同期SAH组增高明显(P<0.05);(2)与Sham组比较,SAH+EGCG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但与同期SAH组比较,SAH+EGCG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3)与SAH组比较,SAH+EGCG组血清hs 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4)与SAH组比较,SAH+EGCG组脑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神经细胞水肿明显减轻,且坏死神经元减少,细胞核固缩明显减轻;(5)与SAH组比较,SAH+EGCG组脑组织BDNF、TrkB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EGCG能够有效的保护大鼠SAH后的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减轻预后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与其促进脑组织BDNF、TrkB的表达有关。
张冬子金林行治国陈斌闫中南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神经功能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脑出血19例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13年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现就我科近8年来收治的19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贾卓鹏张冬子金林郝璞珩行治国陈斌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干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14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第15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兰心强金林张冬子贾卓鹏
关键词:脑干出血依达拉奉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SAH组、SAH+EGCG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基因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提示SAH组和SAH+EGCG组基底动脉管壁厚度及管腔狭窄程度显著大于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而SAH+EGCG组显著
张冬子郭世文金林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内皮素
侧脑室外引流在小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侧脑室外引流治疗28例小脑出血,均采用经侧脑室前角外引流。结果28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
张冬子杨震金林
关键词:侧脑室外引流小脑出血
早期足量自由基清除剂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早期足量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入院后即刻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分别于发病1 w、2 w、3 w及12 w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评分及病死率等观察项目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足量使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明显提高疗效和减轻脑血管痉挛(CVS)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金林郝璞珩王植海张冬子贾卓鹏陈斌行治国
关键词:动脉瘤自由基清除剂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
以脑出血为表现的梅毒性血管炎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梅毒性血管炎导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年龄32~78岁以脑出血为表现的梅毒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基底节区出血9例,额叶出血3例,枕叶出血2例,脑干出血1例,颞叶合并对侧基底节区出血1例。血清、脑脊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为阳性。头颅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病灶。接受常规脑出血治疗同时接受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同一般高血压脑出血无明显差异,但随访再出血患者仅为1例。结论:梅毒性血管炎引起的脑出血以大脑中动脉病变多见,正规治疗梅毒后再出血率低于一般高血压脑出血,对于脑出血患者应筛查梅毒,特别是无明显高血压病史患者。
张冬子贾卓鹏金林
关键词:血管炎并发症梅毒脑出血
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转归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明确诊断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记录基线临床资料,在入院24h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在发病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转归,分为转归良好组(0~2分)和转归不良组(〉2分),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共纳入321例患者,转归良好组184例,转归不良组137例。转归良好组年龄[(46.3±8.6)岁对(62.4±10.5)岁;t=3.761,P=0.025]、体质指数[(24.1±5.3)kg/m^2对(27.8±6.1)kg/m^2;t=6.193,P=0.013]、血肿体积[(59.7±9.7)ml对(89.2±14.9)ml;t=6.278,P〈0.001]、基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6.3±1.5)分对(3.9±0.7)分;t=9.121,P〈0.001]、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9.6±1.5)分对(16.3±4.5)分;t=9.989,P〈0.00t]和血清透明质酸水平[(376.2-I-22.9)ng/ml对(876.14-19.6)ng/ml;t=19.681,P〈0.001]与转归不良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明质酸[优势比(oddsratio,OR)4.396,95%可信区间(COn砌enceinterval,CI)1.912~6.897;P〈0.001I、血肿体积(OR 2.328,95%CI 1.912~3.843;P=0.013)、NIHSS评分(OR 2.662,95%CI 1.127~2.976;P=0.023)和GCS评分(OR0.879,95%C10.097~0.969;P=0.046)是影响脑出血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结论基线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增高是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郝璞珩李娜金林张冬子陈斌闫志丰王元刚
关键词:脑出血透明质酸生物标志物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85例颅内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疗效良好组与疗效不佳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颅内a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85例颅内aSAH患者中,疗效良好者32例,疗效不佳者5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高血压史、多发性动脉瘤、手术时间、发病至治疗时间、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CT-Fisher分级、引流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多发性动脉瘤、发病至治疗时间、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CT-Fisher分级是影响颅内aSAH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引流方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颅内aSAH发病后应尽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监测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CT-Fisher分级,评估高血压史、多发性动脉瘤等因素,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毛彦君苗海军张冬子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介入治疗腰大池持续引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