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之栋

作品数:23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腰椎
  • 6篇脊柱
  • 5篇腰椎管
  • 5篇腰椎管狭窄
  • 5篇腰椎管狭窄症
  • 5篇椎管
  • 5篇椎管狭窄
  • 5篇椎管狭窄症
  • 5篇狭窄症
  • 4篇细胞
  • 3篇单侧
  • 3篇韧带
  • 3篇融合术
  • 3篇手术
  • 3篇缺损
  • 3篇纵韧带
  • 3篇颈椎
  • 3篇后纵韧带
  • 3篇脊柱侧
  • 3篇脊柱侧凸

机构

  • 16篇合肥市第一人...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23篇张之栋
  • 8篇刘艺明
  • 6篇杜怡斌
  • 6篇马力
  • 4篇任启光
  • 3篇朱如里
  • 3篇王善松
  • 3篇高学纯
  • 3篇张建湘
  • 3篇郑科
  • 3篇刘淑恒
  • 3篇程永红
  • 3篇董英海
  • 2篇王晓陆
  • 2篇裴少保
  • 2篇储建军
  • 2篇周业金
  • 2篇卜海富
  • 2篇李春
  • 1篇王培民

传媒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外周血与骨髓中干细胞数量的比较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经骨髓动员、血细胞机分离采集和离心浓缩后 ,外周血干细胞 (APBSC)计数的变化并将其与骨髓中干细胞数相比较。方法 选取 2 0例骨缺损患者 (16例良性骨肿瘤、4例骨折 ) ,骨髓动员前作骨髓穿刺测定骨髓中干细胞数 (单位体积数量 ,下同 )。然后每天皮下注射特尔立 3 0 μg/kg ,连续 3d ,第 4天静脉滴注 10mg地塞米松后采集APBSC并计数 ,分离、离心后再计数。 结果 动员后 ,APBSC计数明显升高 ,为动员前的 2倍 ,分离并离心后 ,APBSC计数为骨髓中干细胞计数的 4 0倍。结论 骨髓动员能明显提高外周血干细胞计数 ,可用于修复骨缺损。
刘淑恒董英海高学纯卜海富朱如里张之栋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细胞骨缺损
微创技术在手部挤压伤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手部严重挤压伤一直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由于伤情的不同,临床处理时很难有固定的模式来遵循。微创理念在骨科各个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逐渐成为一项指导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1]。我科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手部挤压伤,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张之栋周业金
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先天性脊柱侧凸(CS)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在合适的时间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制定周密计划。手术方式和疗效决定于患儿年龄、早期诊断和畸形的本身特点。手术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脊柱平衡,防止侧凸进展,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在侧凸失代偿前最大程度地矫正侧凸,并尽量缩短矫形融合范围。对无畸形或只有轻度畸形的进展性CS可采用原位融合或凸侧骨骺阻滞术;中等程度的CS可通过内固定矫形融合术获得矫正,但严重CS需联合相应的截骨或椎体切除术;对年龄<5岁、不伴肋骨融合的CS患儿来说,生长棒技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对伴肋骨融合和胸廓功能不全的患儿来说,胸廓扩大成形和VEPTR术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手段,对于严重僵硬性的成人和年长的儿童的CS应用后路脊椎截骨术。
张之栋许建安储建军刘艺明王培民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近年来,脊柱结核随着肺结核的发病率上升而增加,尤其在HIV患者中发病率更高,有一定致死率和致残率。结核菌对一线化疗药物耐药性不明显,四联短程化疗方案可以治愈脊柱结核,但是脊柱结核隐匿性的发病特点决定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椎体破坏严重,出现脊柱失稳和畸形,或伴有截瘫症状。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中晚期的脊柱结核,改善或治愈截瘫症状,减少或预防后突畸形,减少卧床时间,增加植骨愈合率,减少治疗的痛苦和费用。
张之栋
关键词:脊柱结核外科治疗
交锁髓内钉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失误与处理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420例,男310例,女110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80例,胫腓骨双骨折160例,肱骨干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股骨髁上骨折10例.年龄20~87岁,平均56岁.发生并发症30例,术中骨折端劈裂2例,钢丝捆扎后完成交锁;异位再骨折2例和术后再骨折2例,更换较长的髓内钉;髓内钉卡在髓腔内进退困难1例,捶击髓内钉尾端拔出髓腔;横向交锁失误12例,其中10例在术中发现退出锁钉重新完成交锁,2例在术后发现应用石膏外固定6周;术后发生主钉断裂2例,二次手术更换较粗的主钉;骨折端不稳定出现反常活动3例,应用石膏外固定6~8周;导针与钻头相嵌顿2例,通过捶击拔出钻头退出导针;腹壁软组织损伤4例进行理疗.结果:本组400例得到6~12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屈曲受限(<90°)4例,肩关节外展上举受限(<90°)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疗效良好;粗劣的操作技术是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积极处理并发症可避免功能障碍的发生。
张之栋任启光
关键词:四肢骨折并发症
MIS-TLIF与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常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2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L4~S1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MIS-TLIF组和TLIF组,每组1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个月。与TLIF组相比,MIS-TLIF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术后3 d及1个月均明显优于术前1 d,术后3 d MIS-TLIF组优于TLIF组(P<0.01),术后1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两组术后1个月均明显优于术前1 d(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与TLIF相比,MIS-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杜怡斌张之栋刘艺明王善松马力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反复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后路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16.4(11 -23)岁.所有患者的诊断得到影像学检查并且由同一组脊柱外科医师证实并行后路一期松解多次转棒去旋转钉棒固定融合术,内固定器械为GSS系统.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SRS-22)患者量表调查表评价术后终末随访时的疗效.观察术前术后的站立位Cobb's角度数;术前弯曲应力位Cobb's角,脊柱柔韧性测定;术前术后的顶椎偏移距离、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肺功能检测,生化指标;术后是否出现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障碍,有无切口感染、迟发性感染和螺钉断裂.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3-5.5(4.1±0.7)年,均骨性融合,无感染和内固定断裂.固定节段9-13(11.2± 1.2)个椎体.术前脊柱的柔韧度0% - 30%,(12.7%±9.0%).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冠状位主弯的Cobb角术前65 -110°(90.3±13.5)°,应力位片50 -91°(78.3±12.3)°;术后矫正至10 -41°,(30.8±9.8)°,终末随访时15-48°(35.5±9.5)°,冠状面平衡由术前(3.2±1.1) cm矫正至术后(0.9±1.0)cm,随访时(1.2±1.1)cm,矢状面平衡由术前(2.3±1.1) cm矫正至术后(0.40±0.51) cm,随访时(0.55±0.51)cm.顶椎偏移由术前(6.4±1.7) cm矫正至术后(2.4±1.2) cm,随访时(2.6±1.4) cm.胸椎后凸(T5-T12)的Cobb角术前(31.1±12.4)°,术后矫正至(25.6±5.5)°,终末随访时(28.6±6.1)°;腰椎前凸(L1-L5)的Cobb角术前(45.5±10.5)°,术后矫正至(33.4±5.5)°,终末随访时(35.3±4.2)°.主弯的Cobb角平均矫正率59.8%,Cobb角丢失3.6°.14例患者矢状面平衡良好,出现冠状面不平衡2例.随访期末14例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1例切口皮缘愈�
张之栋刘艺明杜怡斌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肋骨
3D打印导板技术联合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手术走向个性化、精准化。3D打印导板技术可实现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准。临床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仍面临置钉准确性不高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引起神经并发症的问题,现有关于3D打印导板技术指导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术中置钉的研究不多。目的:评价3D打印导向模板技术联合后路多次去旋转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D打印导向模板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联合施行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15-23岁,平均(18.17±3.49)岁。分析术后2周和术后18个月时脊柱侧弯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手术时间280-540 min,平均(340.83±102.20)min,术中出血量1000-4000 mL,平均(2000.00±1073.70)mL,固定节段9-14个椎体,平均(11.83±1.72)个椎体,矫形过程中未出现螺钉松动;(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2周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冠状位主弯的cobb角、冠状面C_(7)铅垂线和S1正中线的距离、矢状面C_(7)铅垂线和S1后缘的距离、顶椎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获得明显矫正,主弯的cobb角平均矫正率62.22%,术后18个月随访各参数较术后2周无明显变化,矫形效果满意,无感染和内固定断裂;(3)围术期切口延迟愈合1例,经过换药处理瘢痕愈合,未出现神经并发症;(4)结果表明3D打印导向模板结合后路多次转棒去旋转技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畸形安全有效,矫形效果满意。
张之栋祁家龙裴少保马力王善松刘艺明
关键词:CT三维重建
MIS-TLIF单侧固定与双边侧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对比分析MIS-TLIF单侧固定与双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单侧固定,对照组22例双侧固定。统计并比较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18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18.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单侧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取得与双边侧固定相似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应用。
刘敏刘艺明王善松张之栋杜怡斌程永红位锋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PCNA\S-100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病灶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块病灶生长特点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100蛋白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病灶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颈椎前路减压术从2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切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标本,其中3例是椎板成形术后再次出现颈髓压迫症而手术。年龄22~78岁,中位年龄48.2岁,其中男14例,女8例。对照组:取自25岁以下的5例不同新鲜尸体的颈椎后纵韧带标本5块,2组标本进行HE和PCNA,S-1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所有OPLL病例标本都有s.100蛋白及PCNA阳性细胞高表达,对照组尸体标本无S-100及PCNA阳性细胞出现。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病灶具有增殖活跃并向软骨化生、骨化的特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灶前方的增生的纤维软骨细胞区是椎板成形术后脊髓压迫症再发主要原因。
张之栋张建湘任启光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S100蛋白质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