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树奇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阶层
  • 2篇社会阶层
  • 2篇社会结构
  • 2篇阶层结构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结构
  • 1篇中间阶层
  • 1篇社会存在
  • 1篇社会改革
  • 1篇社会革命
  • 1篇社会进步
  • 1篇社会力量
  • 1篇社会问题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体制
  • 1篇社会转型
  • 1篇市民
  • 1篇市民社会
  • 1篇主义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作者

  • 4篇庞树奇
  • 1篇仇立平
  • 1篇袁华音

传媒

  • 2篇社会学研究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民”的理想 市民的现实——关于社会主体力量的转移
1995年
行将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人民向现代化的目标艰苦探索的一个世纪。和西方提前进入现代化行列的国家一样,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就意识到,实现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有赖于实现人的现代化,至少二者需同步进行,不可偏废。对此,一个有力的佐证,就是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1902年,改良主义的宣传家梁启超开始发表他的有名的《新民说》。正式提出了他的“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的思想纲领。从那时起,100年来少数先进人物,一直以“新民”为己任,一部中国百年史,简直可以说就是一部纪录“新民”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这其中,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在内。毛泽东在建国以后大力倡导思想改造与阶级教育,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不遗余力,可视为对“新民”理论的前所未有的大实践。
庞树奇
关键词:市民社会社会阶层中间阶层社会转型
谈谈体制改革与社会平衡问题
1987年
体制改革,无异于一场社会革命。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进步,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改革的目的本来在于寻求一种合理的社会平衡(社会结构),为此就必须打破原来的不合理的“平衡”状态。现在看来,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正是在两种平衡的交替和衔接上产生的问题,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性质不同和程度不等的社会失衡, 一、我们面前有着两种社会平衡。静态与动态,平衡与失衡,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态。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念上视秩序和平衡为一种社会的理想状态,把变动和失衡看作是一种非常态而予拒斥。事实上,就平衡而言,从不同角度理解,有积极的平衡和消极的平衡。
袁华音庞树奇
关键词:社会进步社会革命社会存在社会结构社会问题
转型期社会结构论纲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仍是一个等级、阶级、阶层三种成分同时并存的社会,由等级结构、阶级结构向阶层结构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内容。转型期社会结构可以从社会、社会单位和个人三个层面加以考察。其中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社会基层单位,本应属于社会单位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阶段,即“业缘单位”,但它目前仍带有许多血缘和地缘的痕迹,集多重功能于一身,导致其成员的低水平流动和单位内部的过度整合,使现代意义的阶层分化受到严重阻碍,因而成为改革的重要对象和最关键、最敏感的部位。作者认为,传统与现代两种思维和行动准则并行不悖,形成了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二元结构”,因而传统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问题成了转型期社会结构变迁中持久起作用的因素和主题。
庞树奇
关键词:社会结构阶层结构
我国社会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研究初探被引量:23
1989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体制被注入了商品经济机制,经济领域发生的变革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全方位的社会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古老的国家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至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小至社区结构、家庭结构都不例外。改革的深刻性在于它触及到了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的角色、群体。
庞树奇仇立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体制阶级阶层结构社会改革政治结构社会阶层家庭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