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平立岩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英文
  • 2篇挥发物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递
  • 1篇信号功能
  • 1篇学位
  • 1篇学位论文
  • 1篇叶片
  • 1篇植物防御
  • 1篇植物防御反应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型
  • 1篇树种
  • 1篇硕士
  • 1篇硕士学位
  • 1篇硕士学位论文
  • 1篇题录
  • 1篇气孔

机构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平立岩
  • 3篇沈应柏
  • 2篇郝建华
  • 1篇陈华君
  • 1篇高晓屹
  • 1篇金幼菊
  • 1篇骆有庆

传媒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Acta B...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Forest...

年份

  • 1篇2003
  • 4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植物创伤诱导的挥发物及其信号功能被引量:23
2001年
植物在受到动物或病原侵害时 ,会释放特异的挥发物作为信号 ,这些信号分子是植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植物创伤诱导挥发物的种类、诱导因子及生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 。
平立岩沈应柏
关键词:气体信号
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题录
2003年
高晓屹平立岩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题录
不同生长条件下复叶槭生态型叶片显微形态特征的变化(英文)被引量:5
2001年
复叶槭 (AcernegundoLinn .)自 10 0年前从北美引种到中国 ,在内蒙古东部的生态交错带上 ,为了适应严酷的生存环境 ,形成了很多特殊的形态特征 .在不同的植被带生长的两个复叶槭生态型 ,其叶片并没有肉眼可见的差异 ,但它们的叶片显微形态特征却完全不同 .来自更加干旱温暖的种源的叶片具有更多的表皮毛、更多而小的气孔、更大的副卫细胞、更厚的栅栏组织 ,且其叶表角质层更加平滑 .来自干热地区种源的叶片显微特征有利于植物降低叶温、保持水分 .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生存环境会形成具有不同叶部显微形态特征的生态型 ,当叶部显微形态特征用作植物分类的依据时应予以考虑 .
沈应柏平立岩骆有庆陈华君郝建华
木本植物机械创伤诱导的挥发性防御信号物质的研究
平立岩
关键词:植物防御反应信号传递
几个树种机械损伤诱导挥发物的比较初报(英文)被引量:6
2001年
植物创伤诱导挥发物在植物与昆虫、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信号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其诱导机制并探讨植株间信号传导 ,选择了复叶槭 (AcernegundoL .)、旱柳 (SalixmatsudanaKoidz.)、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合作杨 (P .simonii×P .pyramibaliscv .)等 4个树种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人为损伤后的挥发物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多数诱导挥发物在 5h左右达到高峰 ,主要是开环单萜、脂肪酸衍生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己二酸二甲酯、丁二酸二异丁酯、苯骈噻唑在以前的昆虫 草本植物系统中未见报道。损伤 2h后绿叶气味即已大量产生 ,其他化合物变化不大。驱避物质 2 4h后挥发量很大。不同树种在释放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但有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不同树种。挥发物在种间存在差异 ,正常的复叶槭挥发大量的萜烯 。
平立岩沈应柏金幼菊郝建华
关键词:挥发物芳香族化合物植物机械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