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跃鹏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荧光粉
  • 1篇浓度猝灭
  • 1篇全色
  • 1篇猝灭
  • 1篇共掺
  • 1篇固相法
  • 1篇发光
  • 1篇发光特性
  • 1篇高温固相法
  • 1篇PO4
  • 1篇BAY
  • 1篇BI^3+
  • 1篇DY3+
  • 1篇EU^3+
  • 1篇EU

机构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崔跃鹏
  • 2篇胡正发
  • 2篇罗莉
  • 2篇王银海
  • 2篇张伟
  • 1篇盛霞
  • 1篇孟涛
  • 1篇叶定华

传媒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i^(3+)共掺和能量传递对BaY_2Si_3O_(10):Eu^(3+)发光的调制和增强被引量:1
2014年
荧光粉BaY_2Si_3O_(10):Bi^(3+),Eu^(3+)经高温固相法制备并由X-ray衍射谱仪分析其物相结构。实验结果显示Bi^(3+)共掺下BaY_2Si_3O_(10):Eu^(3+)的激发光谱呈现一个有明显增强的宽电荷转移带(CTB)和系列Eu^(3+)的f-f窄吸收峰,发射谱为Eu^(3+)的~5D_0—~7F_J橙-红光发射。当用285 nm紫外光激发时,Bi^(3+)到Eu^(3+)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导致Bi^(3+)的宽带紫外发射(中心345 nm)强度减弱,而Eu^(3+)的橙-红光发射显著增强;随着Eu^(3+)浓度的增加,能量传递效率也随之提高。最佳Eu^(3+)浓度为0.4摩尔百分比,此后荧光粉发射强度发生浓度猝灭。结果表明Bi^(3+)共掺时明显改善和提升荧光粉在电荷转移带(200~350 nm)的激发效率。Bi^(3+)到Eu^(3+)间主要的能量传递机制是通过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实现,并且能量传递的临界作用距离是1.604 nm。
崔跃鹏胡正发叶定华张伟盛霞罗莉王银海
关键词:高温固相法BI^3+
Dy^(3+)离子掺杂的全色荧光粉Ca_9La(PO_4)_7的制备及发光特性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9La(PO4)7:Dy3+发光材料.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尺寸由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揭示了材料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Ca9La(PO4)7:Dy3+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可见光(300 460 nm)而被激发,呈现一系列的吸收峰.样品在35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有较强的蓝光(481 nm)和黄光(573 nm)两个窄带发射,混合成优质的白光发射,该白光色坐标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品图中分布在无色点D65(0.313,0.329)周围.随着掺杂Dy3+离子的摩尔分数的增加,两种发射均发生浓度猝灭现象,Dy3+离子的最佳掺杂为0.05(摩尔分数),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是主要的猝灭机理.
胡正发孟涛张伟崔跃鹏罗莉王银海
关键词:荧光粉发光特性浓度猝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