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碧波

作品数:28 被引量:202H指数:10
供职机构: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艾滋病
  • 9篇病毒
  • 6篇HIV
  • 5篇艾滋病病毒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抗病毒
  • 4篇抗病毒治疗
  • 4篇HIV/AI...
  • 4篇病毒治疗
  • 3篇哨点监测
  • 3篇农村
  • 3篇监测分析
  • 3篇艾滋病患者
  • 3篇HIV感染
  • 3篇病患
  • 2篇未婚青少年
  • 2篇吸毒
  • 2篇吸毒人群
  • 2篇抗体
  • 2篇感染率

机构

  • 17篇凉山彝族自治...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四川大学
  • 5篇凉山州疾病预...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凉山州卫生局

作者

  • 22篇尹碧波
  • 17篇王启兴
  • 17篇龚煜汉
  • 15篇王科
  • 13篇王菊
  • 12篇南磊
  • 11篇廖强
  • 8篇余刚
  • 5篇李洋亚
  • 5篇边仕超
  • 5篇张广
  • 5篇马兆瑾
  • 4篇栾荣生
  • 4篇马名驹
  • 3篇韩越华
  • 3篇刘中夫
  • 3篇许濒月
  • 3篇张建新
  • 3篇肖琳
  • 2篇文毅

传媒

  • 10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凉山彝族自治州2008-2010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哨点监测的主要结果,为当地艾滋病疫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凉山州的暗娼、吸毒者、社区人群等十类目标人群进行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近三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有5个、7个、9个监测哨点的HIV感染率超过5%。2010年,15个吸毒者监测哨点中,有12个哨点发现HIV感染者。暗娼人群HIV感染主要集中在普格县、喜德县和越西县等局部区域。布拖县、昭觉县和西昌市哨点的孕产妇HIV感染率较高,布拖县社区人群哨点HIV感染率高达7.7%。结论 HIV在吸毒者中呈现广泛传播趋势,在其他人群中呈现聚集流行特点;局部地区社区人群的HIV高感染率与临时性伴关系相关,提示偶遇性行为可能影响当地HIV传播风险。
周颖李青青南磊范双凤王启兴龚煜汉尹碧波王科栾荣生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
彝汉两民族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的监测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两民族暗娼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方法按照国家级HIV哨点监测方案对凉山州的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监测。结果在调查的964名暗娼中,汉族和彝族分别占68.8%和31.2%。与汉族暗娼相比,彝族暗娼年龄偏小,文化程度较低,无固定性伴者较多,流动性大,主要分布在街头、路边小店等低档场所。暗娼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0.9%,彝族(83.7%)低于汉族(94.1%),其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干预服务。暗娼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80.4%,彝族(68.2%)低于汉族(85.9%),其影响因素有年龄、民族、干预服务和HIV检测。HIV、梅毒、HCV的感染率分别为2.39%、3.42%和1.66%。结论彝族暗娼感染HIV的风险远远超过汉族,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
罗淇王启兴南磊许濒月龚煜汉周颖尹碧波王科栾荣生
关键词:暗娼HIV民族影响因素
凉山州HIV/AIDS病人综合管理的经验和效果被引量:7
2013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开展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防治工作存在较多的客观制约因素,如大部分居民生活在山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造成了工作人员在提供随访、干预、治疗等服务时面临较多的困难。
尹碧波文毅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
2010-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凉山州吸毒人群2010 2013年间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探讨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每年在同一时间、哨点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及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等检测结果,并调查其艾滋病知晓率、注射毒品、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及安全套的使用。结果 2010 2013年,凉山州各哨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最高的越西哨点平均达到94.5%。除甘洛(χ2=6.269,P=0.099)、西昌(χ2=7.413,P=0.067)外,吸毒人群的共用针具比例在凉山州的哨点有所降低。除美姑县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略有所下降(χ2=19.166,P<0.01),HIV感染率在其他不同哨点不同年度的变化不一。结论 20102013年凉山州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进入平稳持续阶段,该人群中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应提高防病意识,继续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工作。
朱言蹊龚煜汉王启兴王科廖强王菊余刚尹碧波李洋亚刘中夫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吸毒者
凉山州CD_4细胞计数<350/μL的HIV/AIDS病例未治疗原因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CD4细胞计数<350/μL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例)未做治疗的原因,为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截止2011年9月,AIDS随访管理数据库中CD4细胞计数<350/μL,且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 843例HIV/AIDS病例,集中调查他们未治疗的原因。结果 1 843例病例中,有352例(19.1%)已经开始治疗但尚未录入随访数据库,真正未治疗的共1 491例(80.9%),未治疗的原因依次为:长期外出(52.9%)、拒绝治疗(28.2%)、失访(5.8%)、入狱(5.4%)、处理机会性感染(3.4%)、死亡(3.4%)、医生认为无需治疗(0.9%)。17个县(市)未治疗原因不尽相同,利用本次调查机会,积极有效开展工作,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从9月底的52.9%提高到年底的64.9%,提高了12.0%。结论凉山州CD4细胞计数<350/μL的HIV/AIDS病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病人长期外出和拒绝治疗。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覆盖率。
黑发欣王启兴龚煜汉李崇行杨国平尹碧波王亮刘鹏刘中夫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流行病学调查
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综合管理新模式被引量:20
2012年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由于凉山地处云南与内地的交界处,受毒品过境影响,逐渐成为了一个以静脉共用针具吸毒导致的艾滋病高流行区,其中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疫情分别为全国第1、2、9位。
南磊王启兴卫大英尹碧波宋志斌李崇行龚煜汉阿力拉曲张建勋
关键词:艾滋病
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学效果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艾滋病的高流行地区,截至2011年底,全州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已超过2.5万例。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抗病毒治疗工作自从2008年启动以来已经累计治疗超过4000例,其中约60%是在2011年之后治疗的。针对全自治州近年治疗人数快速增加的情况,笔者对其艾滋病治疗的病毒学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张石则尹碧波龚煜汉马名驹南磊蒋鹏刘洁文毅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病毒学HIV感染者
四川省凉山州1995-2012年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1995-2012年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995-2012年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凉山州5 263例艾滋病患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研究对象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5 263例研究对象中,819例(15.6%)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接受抗病毒治疗2 782例(52.9%).平均生存时间为126.7(117.1 ~136.2)个月,1、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5.4%、78.8%、54.2%、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感染途径、诊断时的病程、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年龄在50岁以下(与< 15岁者相比:HR=0.141,95%CI:0.036~0.551;与15~49岁者相比:HR=0.343,95%CI:0.241 ~0.489)、诊断时病程为HIV感染阶段(HR=0.554,95%CI:0.432 ~0.709)、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350个/μl(HR=0.347,95%CI:0.274 ~0.439)可以降低艾滋病患者因艾滋病死亡的风险;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因艾滋病死亡的风险(HR=3.478,95% CI:2.943 ~4.112)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结论 诊断时的年龄、所处的病程、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影响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艾滋病患者应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龚煜汉王启兴廖强余刚尹碧波南磊边绍勇王科王菊李洋亚张广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影响因素
四川省凉山州1995-2012年HIV/AIDS病人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1995-2012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死亡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对1995-2012年凉山州报告的28394例HIV/AIDS病人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累计死亡4075人(14.4%),其中因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死亡1494人(36.7%),吸毒过量死亡1001人(24.6%),其他原因死亡1457人(35.8%)。因艾滋病死亡的1494例HIV/AIDS病人中,诊断时平均年龄为(31.0±9.7)岁,男性1199人(80.3%),已婚有配偶970人(64.9%),彝族1398人(93.6%),经注射吸毒感染915人(61.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1311人(87.8%),诊断到死亡平均时间为(28.9±24.1)个月。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166.97个月[95%可信区间(CI)=159.58~174.36]。1年生存率为98.42%,5年生存率为89.43%,10年生存率为76.39%,15年生存率为65.59%。总病死率为2.11/100人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的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感染途径、病程阶段、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是HIV/AIDS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凉山州HIV/AIDS病人因艾滋病死亡主要集中在农村,青年彝族男性为多;早期发现,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死亡。
龚煜汉王启兴余刚廖强肖琳马兆瑾王菊王科尹碧波边仕超张广
关键词:病死率影响因素
2017年凉山州吸毒人群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凉山州不同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和流行因素,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7-04/06哨点监测期内,选取吸毒人群监测样本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样本来源于强制戒毒所、社区、美沙酮门诊调查,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本次监测以男性、彝族、20~50岁、在婚、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为主,注射吸毒行为和共用针具行为美姑县最高,所占比例分别是81.60%和50.80%,吸毒后性行为最低的是西昌,所占比例是8.18%,各县最近1年,与配偶/同居者有性行为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伴有少许的商业性性行为,并且存在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情况,西昌HIV抗体确认结果阳性率最低(9.23%),HIV抗体确认结果阳性率最高的是越西、昭觉、美姑,阳性率分别为38.0%、33.20%和27.20%。梅毒阳性率最低的2位是美姑县和金阳县,分别为0.80%和1.20%,HCV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最高的是越西县49.20%,最低的是金阳县20.00%。结论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行为及吸毒后性行为是感染HIV、梅毒、丙肝的主要因素;其次,安全性性行为能减少HIV、梅毒、丙肝的性传播。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同伴教育均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良好方式。
王科余刚尹碧波王菊
关键词: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艾滋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