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立新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动用储量
  • 1篇断块
  • 1篇断块稠油油藏
  • 1篇压力场
  • 1篇异戊二烯
  • 1篇油藏
  • 1篇油区
  • 1篇有限导流
  • 1篇数学模型
  • 1篇碳五
  • 1篇碳五分离
  • 1篇碳五化合物
  • 1篇气井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机理
  • 1篇注气
  • 1篇注气井
  • 1篇未动用储量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宋立新
  • 1篇刘洪波
  • 1篇彭松良
  • 1篇陈德民
  • 1篇齐姝婧
  • 1篇赵庆辉
  • 1篇刘志良
  • 1篇刘志良
  • 1篇程林松
  • 1篇杨龙
  • 1篇苏富林
  • 1篇陈超

传媒

  • 4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注超临界气体井筒温度压力场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04年
根据传热学、热力学和垂直管流理论 ,建立了注超临界气体井筒温度压力分布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节点解析法、数值差分法以及焓插值法 3种求解方法。对辽河油田静 35块高凝油注不同介质现场效果进行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 ,在 0~ 6 0 0m井深时 ,井筒温降很大 ,随井深的增加 ,温降逐渐变小 ,温度趋于稳定 ;压力随井深的增加逐渐变为线性增加。利用节点解析法和焓插值法计算均能得到满意结果 ,其中解析法结果最为准确 ,而用数值差分法求得的温度偏高。
刘洪波程林松宋立新刘志良
关键词:井筒压力场计算方法注气井
碳五分离的技术进展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c5分离的技术进展,着重叙述了萃取精馏法分离异戊二烯、热二聚法分离环戊二烯等工艺,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工艺.提出优化现有工艺、开发新型萃取剂、引入催化加氢除炔等是今后C5分离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齐姝婧宋立新
关键词:碳五化合物异戊二烯环戊二烯
文献传递
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稳态渗流解析解及产能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现有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理论及稳态渗流解析方程计算精度不高,不能完全满足油井生产的需要。在现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缝面表皮系数,给出了更为准确的圆形封闭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解析解,可以计算垂直裂缝井稳态产能,并且分析了壁面污染对稳态产能和裂缝压力降落的影响。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本文解析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陈德民杨龙苏富林宋立新彭松良
关键词:有限导流
已探明未动用储量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针对辽河油区未动用储量的现状 ,应用层次分析和灰色聚类方法 ,将较落实储量进行分类 ,以计算出各区块实施产能建设的优选顺序 ,优选出新区可建产能区块 ,为辽河油区在一定时期内战略任务目标及年度部署和长远规划的编制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利用该方法优选出了冷 60 3和海南 3区块 ,实施规划井 4 0口 ,创效益 5 0 5 3 1× 10 4元。
宋立新陈超赵庆辉
关键词:未动用储量层次分析灰色聚类辽河油区
洼82断块稠油油藏治砂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在对洼82断块稠油油藏出砂机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该块出砂问题的策略。初步选择管内砾石充填压裂防砂、侧钻井或新井先期砾石充填防砂等系列复合防砂技术,作为该块的主要防砂技术。此外,由于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也可作为备选技术之一。
刘志良宋立新
关键词:稠油油藏防砂机理出砂防砂技术
交联聚合物驱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在现有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和地下调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常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维三相七组分交联聚合物调剖的数学模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聚合物的各种物化现象,还对聚合物和交联剂在地下交联反应后,产生交联聚合物的物化反应、吸附滞留机理以及凝胶封堵高渗层的情况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宋立新
关键词:数学模型驱油机理采油方法地质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