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万灯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AL并发血流感染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白蛋白血症组16.52%均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P<0.01)。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
- 秦慧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倪婧吴炜李庆生
- 关键词:血流感染AL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FIK1+、CD34+、CD38-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性状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分离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骨髓中表达BCR/ABL融合基因阳性、FIK1、CD34、CD38细胞的细胞亚群,体外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移植瘤模...
- 宋万灯
-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1185例次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对1185例次AL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血清蛋白血症组14.78%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病原体以G-菌为主,头孢三代耐药多见。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生素有助于改善疾病。
- 秦慧杨明珍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吴炜刘沁华王永庆
- 关键词:脓毒症
- 抗凋亡基因Livin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原代细胞Liv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52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Livin基因表达与否及相对表达水平,以12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Livin mRNA在初治ALL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缓解后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复发后其表达率又升高。在初治成人ALL患者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L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和成人ALL的发病、复发相关;Livin基因阳性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Livin基因检测可能作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 洪有军夏海龙朱立新陈晓文宋万灯丁仕华程歆
- 关键词:凋亡调节蛋白质类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菌种、感染部位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683例AL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菌种和感染部位,并进行评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AL患者真菌感染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易感因素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数、血浆白蛋白、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化疗药物使用时间、激素使用、侵入性操作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中性粒细胞数、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时间、激素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测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AL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 丁士华宋万灯夏海龙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病真菌病疾病易感性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DM1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检测PRDM1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发生的特点,探讨其在淋巴瘤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直接测序法分析69例DLBCL淋巴瘤患者PRDM1基因5′非编码区基因突变的特点。结果在69例DLBCL病例中,9例病例检出PRDM1基因5′非编码区发生突变,突变概率为13%(9/69);9例有PRDM15′非编码区突变的病例与没有PRDM15′非编码区突变的病例相比较,前者临床治疗疗效差,表现为进行性进展,预后较差;而后者临床治疗疗效较好,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比较,有PRDM15′非编码区突变的病例组,临床生存期较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RDM15′非编码区突变参与了部分DLBCL发病,并与DLBCL不良临床过程有关。
- 夏海龙陈晓文陈歆宋万灯
- 关键词:突变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相关性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与其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9例AP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将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者作为一组,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伴其他核型异常者作为另一组,所有患者都做PML/RARa融合基因检查,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治疗后获得CR的时间明显短于t(15;17)(q22;q21)伴其他核型异常的APL患者,并且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复发的时间(是指患者第一次达到CR到第一次复发这段时间)明显长于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伴其他核型异常的APL患者;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长型(L)和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短型(S)相比较,L型患者对ATRA治疗反应更为敏感,诱导达到CR的时间更短,复发的间隔时间更长;在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达到CR后,大部分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仍能查到t(15;17)(q22;q21)的存在。结论与细胞遗传学结果为t(15;17)(q22;q21)的APL患者相比,具有复杂核型的APL患者对ATRA治疗反应差,易复发,预后不良;在使用ATRA治疗APL患者达到CR后应及时、充分的巩固化疗。
- 宋万灯丁士华夏海龙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染色体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