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龙德

作品数:85 被引量:1,15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2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1篇盆地
  • 30篇塔里木盆地
  • 27篇油气
  • 17篇勘探
  • 14篇油田
  • 11篇油气勘探
  • 9篇勘探开发
  • 8篇页岩
  • 8篇气藏
  • 7篇断层
  • 7篇油藏
  • 7篇石油
  • 7篇储集
  • 5篇地层
  • 5篇地质
  • 5篇新生代
  • 5篇页岩油
  • 5篇油气勘探开发
  • 4篇断层带
  • 4篇油气藏

机构

  • 8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塔里...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央电视台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5篇孙龙德
  • 15篇江同文
  • 13篇李曰俊
  • 9篇宋文杰
  • 7篇杨海军
  • 6篇张光亚
  • 6篇王国林
  • 4篇周新源
  • 4篇方朝亮
  • 4篇王玉华
  • 4篇朱卫红
  • 4篇朱如凯
  • 4篇江航
  • 3篇吴浩若
  • 3篇何文渊
  • 3篇牛玉杰
  • 3篇刘建勋
  • 3篇撒利明
  • 3篇冯子辉
  • 2篇彭更新

传媒

  • 9篇地质科学
  • 9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国际石油经济
  • 3篇石油学报
  • 3篇岩石学报
  • 3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石油政工研究
  • 1篇世界石油工业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年份

  • 9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4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区被引量:28
2004年
轮南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上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表明 ,该地区具有多个产层、多种油气藏类型和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 ;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垂向上复合叠置 ,横向上连片成带 ,共同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和研究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的理论 ,已经成功地指导了我国东部和南方含油气盆地的勘探 ,轮南复式油气聚集区的认识 。
孙龙德李曰俊
关键词:油气勘探含油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张国宝对话中国能源走势
2005年
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究竟有没有威胁到世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究竟有没有能源危机?老百姓感受到的煤荒、电荒、油荒究竟是怎么回事,解决之道何在?让我们和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一起,静听国家发改委主管能源的副主任张国宝等人细说中国能源的国情。
张国宝孙龙德史立山陈伟鸿
关键词:中国能源能源安全能源消费能源危机
天山-库车-塔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及油气生、储体系研究若干问题
<正>一、学科前沿与问题的提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深部和微区数据采集及其地质信息处理的突破,形成了把盆地作为一个地球动力学整体而开展多学科研究的群体。近年来,对“岩石圈深部过程与近地表构造过程耦合的精细构造”方面的...
李忠孙龙德彭平安
文献传递
大宛齐油田滚动调整增储上产研究及应用
孙龙德宋文杰江同文刘昌玉朱卫红汪如军于登跃张大鹏赵小龙海川牛新年王北方宋凡
该项目建立了准确的地质模型,制定了正确的的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措施;开发中首次引入高密度化探采集技术,探索滚动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用地堑油气富积认识探索油田的油气成藏规律;重新划分主力含油层系,经研究认为第四系为主力含油层系...
关键词:
关键词:油田
超声波在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测试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1年
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是指凝析油能流动的最小饱和度 ,即凝析油气相渗曲线的端点。长期以来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均采用模拟油和模拟气对其进行测试。真实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是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此 ,不同的学者以不同体系考虑不同束缚水大小 ,得到的结果不同 ,有的甚至结果相反。笔者首次建立了超声波测试高温高压岩心流动条件下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直接测试方法 ,在人造岩心中测定了两个真实多组分凝析气定容衰竭临界流动饱和度。根据两个凝析气样品在人造岩心中的测试结果得出凝析油的临界流动饱和度分别为 15 %和 18%。
郭平杨金海李士伦孙良田孙龙德江同文
关键词:超声波凝析油多孔介质饱和度凝析气藏
中国石油工业测井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测井技术是近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分支,是准确发现油气层和精细描述油气藏重要的手段。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人才队伍培养情况,总结了当前测井技术的发展特点;重点介绍了。十一五”以来中国测井技术在理论方法、采集...
孙龙德
关键词:石油勘探测井技术
塔里木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04年
随着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深化 ,各主要目的层的沉积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对轮南—塔河亿吨级油田为代表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非均质古岩溶储层形成机理认识的进步及其地震识别技术的建立 ,极大地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近年来油气勘探新突破也展示了轮南奥陶系主风化壳区外围台地边缘区带存在广阔的勘探前景 ;以哈得 4亿吨级油田为代表的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滨岸穿时砂体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分布模式的建立 ,拓宽了东河砂岩岩性圈闭及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油气藏的勘探领域 ;以英南 2气田为代表的侏罗系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含水网状粘土胶结砂岩因水锁效应成为气藏直接盖层的特殊储盖组合的发现 ,拓宽了天然气勘探领域 ;以克拉 2特大型气田为代表的高压气藏储盖组合 (干旱气候下形成的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巨厚砂岩储层—早第三纪海湾—蒸发泻湖环境沉积的巨厚膏盐泥岩优质盖层 ) ,在库车及塔西南等地区普遍分布 ,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孙龙德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地区早古生代海平面波动特征:来自地球化学及岩溶的证据被引量:36
2006年
下古生界是塔里木盆地内最有潜力找到大油气田的层位。通过盆地内48口钻至下古生界钻井的沉积层序与沉积相分析、9800km地震剖面的地震相分析、大量Sr、C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并结合相关资料,开展了寒武纪—奥陶纪的以世或期为单位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定性探讨海平面变迁。在此基础上,运用沉积地球化学定量探讨海平面的波动。分析表明,早古生代塔里木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与海退过程,寒武纪和奥陶纪各经历了一次。每个海侵与海退过程内各包含了两个较高频的海平面升降旋回,即早寒武世早期海侵—早寒武世中期至中寒武世晚期海退、中寒武世末期海侵—晚寒武世晚期海退、早奥陶世早期至中奥陶世中期海侵—中奥陶世晚期海退、晚奥陶世早期海侵—晚奥陶世中至晚期海退。在上述2次大规模的海侵与海退以及4个较高频的海平面升降旋回中,两次大的海侵分别发育于早寒武世早期以及晚奥陶世早中期,三次较大的海退出现于中寒武世晚期、晚寒武世末期、晚奥陶世早期。岩溶在地层格架中的发育支持了上述结论。
鲍志东金之钧孙龙德王招明王清华张清海时晓章李伟吴茂炳顾乔元武新民张宏伟
关键词:海平面波动沉积地球化学岩溶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
古龙页岩油富集因素评价与生产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基于大量钻井、分析测试、模拟实验,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古龙页岩)的生烃演化、页岩油赋存状态、孔缝演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试油试采资料,开展古龙页岩油富集层评价、生产特征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研究表明:(1)古龙页岩在Ro值为1.0%~1.2%时进入大量排烃期,最大排烃效率为49.5%;中低演化阶段,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从干酪根向岩石与有机孔缝转移;中高演化阶段,页岩油由吸附态向游离态转化。(2)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缝、溶蚀孔和有机孔,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在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间形成大量晶间孔缝,有机质裂解作用形成网状孔缝。(3)游离烃含量、可动孔隙度、总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是页岩油富集层分类评价的核心指标参数,Ⅰ类层标准为S_(1)≥6.0 mg/g,可动孔隙度大于等于3.5%,总孔隙度大于等于8.0%,脆性矿物含量大于等于50%,综合认为Q2—Q3、Q8—Q9油层最优。(4)轻质油带核心区水平井首年累产高,属于双曲递减模式,递减指数一般为0.85~0.95,首年递减率为14.5%~26.5%,单井预测可采储量(EUR)大于2.0×10^(4)t。在勘探生产实践过程中,仍需进一步持续攻关解决生排烃机制、地层条件下页岩孔隙度与含油气性测试方法与标准、富集区边界精细刻画、页岩力学性质和体积改造、提高采收率技术等难题,提高单井EUR,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孙龙德孙龙德朱如凯崔宝文朱如凯李斌会王瑞高波冯子辉曾花森李斌会江航
关键词:生排烃产量递减规律
塔里木盆地高压凝析气田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
孙龙德王家宏宋文杰袁士义江同文王振彪肖香姣唐明龙周理志班兴安敬祖佑李保柱朱卫红王新裕冯积累
凝析油气是非常重要的优质资源,其开发是中国油气开发的新领域,国内80%的大中型凝析气藏位于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公司针对高压凝析气藏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开发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近10年的攻关,在凝析气藏开发理论和开发模式、高压...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开发凝析气藏开发塔里木盆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