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群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Brown综合征11例分析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Brown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1例先天性Brow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平均随诊6.7个月,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例患者,年龄3.5~29岁,平均9.02岁;双眼受累1例,单眼受累10例;6例有代偿头位.术前原在位眼底照相10例无内旋,1例轻度内旋.被动牵拉试验,11例患者内上转均有不同程度限制.按临床特征分级,轻度3例、中度6例、重度2例.8例行上斜肌断腱术或部分切除术,2例上斜肌后徙术,1例上斜肌延长术;合并水平斜视者行常规水平斜视矫正术,手术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11.50△.术后眼球内上转受限均明显改善,代偿头位消失或改善.结论 先天性Brown综合征患者比较少见,需结合特征性临床表现及上斜肌被动牵拉试验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需根据术前详细检查结果及术中牵拉试验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 孙艳群陈霞曲晓蕾付令利
- 关键词:斜视手术
- 进行性限制性斜视13例特征及处理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对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进行性限制性斜视病例进行临床总结,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对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13例进行性限制性斜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发病年龄1个月至3岁;进展时间1个月至2年.上斜、下斜、内下斜各2例,分别占15.4% (2/13);外斜及外上斜各3例,分别占23.1% (3/13),外下斜1例,占7.7% (1/13).手术方式:根据斜视方向及肌肉限制情况选择行受累肌肉减弱术;10例术后斜视改善,其中5例获得正位;1例垂直斜视改善水平斜视过矫,2例再次手术时因探查发现广泛粘连无法手术.结论 进行性限制性斜视是一种少见的后天性进行性限制性斜视,婴幼儿期发病,常单眼受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形成稳定的大角度限制性斜视.目前病因不清,受累肌肉不同、斜视性质各异,手术操作困难,预后依病情而定.
- 付令利陈霞曲晓蕾孙艳群
- 关键词:眼球运动障碍限制性斜视病因眼外科手术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47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及屈光状态分布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的147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其发病年龄、屈光状态、类型及斜视度等情况。结果147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男性714例(714/1474,48.4%),女性760例(760/1474,51.6%);发病年龄6个月至34岁,平均(5.8±5.7)岁,其中≤5岁者853例(853/1474,57.9%)。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者806例,其中正视14例(14/806,1.7%);单纯近视198例(198/806,24.6%);单纯远视47例(47/806,5.8%);散光314例(314/806,39.0%);屈光参差233例(233/806,28.9%)。此外,在1474例间歇性外斜视中,合并有弱视34例。根据类型和斜视度,所有患者又分为基本型1213例(1213/1474,82.3%),集合不足型235例(235/1474,15.9%),外展过强型26例(26/1474,1.8%);视远斜视度〉20^△≤40^△占53.8%(793/1474),〉40^△~≤60^△占17.2%(253/1474);视近斜视度〉20^△~≤40^△占50.6%(746/1474),〉40^△~≤60^△占23.1%(341/1474)。结论大多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学龄前发病,其屈光状态主要是散光。在需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基本型占首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斜视度多为〉20^△~≤60^△。
- 曲晓蕾陈霞孙艳群付令利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斜视度屈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