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国伟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军事

主题

  • 5篇货币
  • 3篇全局博弈
  • 3篇货币体系
  • 3篇国际货币
  • 3篇国际货币体系
  • 3篇博弈
  • 2篇道德风险
  • 2篇债务
  • 2篇政府
  • 2篇政府救助
  • 2篇资本
  • 2篇资产
  • 2篇金融
  • 2篇救助
  • 1篇担保
  • 1篇地方财政
  • 1篇地方债
  • 1篇地方债务
  • 1篇信贷
  • 1篇信贷危机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0篇孙国伟
  • 4篇孙立坚

传媒

  • 3篇世界经济研究
  • 3篇世界经济情况
  • 3篇上海金融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资本流动、资产价格与金融危机——新兴市场国家的视角
2011年
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双面性。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资产市场均衡模型从金融部门的视角考察国际资本流动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利率水平、资产价格、宏观金融杠杆率以及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的内在关系。由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系统的内在缺陷,国际资本流动导致的流动性冲击会对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新兴市场国家中经常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以及泡沫破灭之后随之而来的金融系统危机。
孙国伟孙立坚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资产价格金融危机
地方财政搭便车、财政货币承诺与地方债务治理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说明了地方政府财政搭便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承诺、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承诺以及中央政府财政统筹协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承诺或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承诺对于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搭便车动机至关重要。虽然中央政府的财政统筹协调可以获得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承诺或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承诺相同的结果,但其具体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政策设想和可行方法。
孙国伟孙立坚
关键词:搭便车地方债务
国际流动性:自我保险、相互保险抑或终极保险?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从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和中国的战略选择角度探讨国际流动性自我保险、相互保险和终极保险等各种形式的"国家流动性保险"的优劣得失。在对国际货币体系本质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以各国国际储备积累或货币国际化为特征的"自我保险"战略以及以建立货币互换和稳定基金为手段的"相互保险"方案,既无法解决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和国际货币体系治理困境,也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利益。本文认为承认并确立美联储的国际"最后贷款人"角色,并以此构建基于共同代理理论的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多边国际货币体系治理机制,可以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高效稳定和各国流动性的"终极保险"。
孙国伟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值效应
宏观审慎监管与巴塞尔Ⅲ的局限性
2011年
在简要回顾了2007-09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之后,本文阐述微观和宏观金融监管理论,并着重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一些可行方法和潜在成本。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巴塞尔协议Ⅲ的局限性及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
孙国伟
关键词:微观审慎宏观审慎
流动性危机与政府救助——全局博弈的解释
2011年
短期债权人之间的协调失败和债务挤兑行为会导致金融机构,进而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危机,而当一国的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危机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救助政策。本文通过一个全局博弈模型来考察流动性危机与政府救助政策的成败及其道德风险含义。我们发现,旨在降低事后无效的政府救助政策有时候会提高金融机构采取有成本的调整努力的动机。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关于政府救助政策的讨论。
孙国伟
关键词:道德风险全局博弈
广义表外公共债务及其货币效应
2014年
本文首先从债务分布、债务悬置、产业风险、货币升值、资产价格等整体视角探讨源于潜在经济风险的中央政府"表外负债",由此揭示地方政府和银行体系等公共和准公共部门债务潜在地转化为中央政府"表内负债"的制度性和经济性根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孙国伟
关键词:公共债务外部性担保货币效应
古典金本位体系及其现代启示
2014年
在深入分析古典金本位体系的货币制度安排和运行调整机制之后,本文发现古典金本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性源于该体系中"主导货币"、"最后贷款人"和"固定汇率体系"三者兼具。根据这一逻辑和标准来审视历史和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后,本文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和效率的"三元稳定"假说,即三元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客观存在的"等级制度"现状和"公共品供给"困境,本文认为应从"三元稳定"的角度思考国际货币体系治理,构建基于共同代理理论的"委托代理"框架下的多边治理机制,并建立"美元离岸市场"这一间接治理机制,从而稳定货币和汇率并提高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性。
孙国伟孙立坚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储备需求理论述评
2014年
本文简要回顾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包括早期的一些重要研究和2000年之后出现的一些重要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中国长期发展角度出发,基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现状和中国的发展阶段,批判性地评述这些理论观点并提出反映一国特定发展阶段和综合各种经济因素的国际储备需求函数。
孙国伟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汇率
流动性危机与政府救助——全局博弈的解释被引量:1
2011年
短期债权人之间的协调失败和债务挤兑会导致金融机构甚至金融系统发生流动性危机,而当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危机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救助行动。本文通过全局博弈模型来考察流动性危机与政府救助的有效性及道德风险含义。本文的研究发现,旨在降低事后无效的政府救助政策有时会提高金融机构采取有成本的调整努力的动机。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关于政府救助政策的讨论。
孙国伟孙立坚
关键词:道德风险全局博弈
流动性危机、信贷危机与监管改革
2007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自1929~1933的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危机期间,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出现了破产倒闭,整个金融系统和全球经济也遭受了重创。在当今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世...
孙国伟
关键词:流动性全局博弈信贷危机信用风险市场微观结构金融监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