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占亮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剪切带
  • 3篇地质公园
  • 3篇地质遗迹
  • 3篇岩体
  • 3篇氧逸度
  • 3篇逸度
  • 3篇韧性剪切
  • 3篇韧性剪切带
  • 3篇中生代
  • 3篇锆石
  • 3篇晚期
  • 3篇花岗岩
  • 3篇花岗岩体
  • 3篇国家地质公园
  • 2篇地质
  • 2篇韧性剪切带特...
  • 2篇太平洋板块俯...
  • 2篇推覆
  • 2篇逆冲
  • 2篇逆冲推覆

机构

  • 16篇山西省地质调...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6篇孙占亮
  • 3篇张玉生
  • 3篇李建荣
  • 2篇闫文胜
  • 2篇杨耀华
  • 2篇潘永胜
  • 1篇刘翠
  • 1篇周继华
  • 1篇邓晋福
  • 1篇方世明
  • 1篇魏荣珠
  • 1篇续世朝
  • 1篇贺文莲
  • 1篇李德胜
  • 1篇赵凤清
  • 1篇杨月生
  • 1篇赵祯祥
  • 1篇郑斌
  • 1篇高建平
  • 1篇阎世龙

传媒

  • 8篇华北国土资源
  • 2篇地质调查与研...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汤中立院士八...
  • 1篇“小岩体成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吕梁山中段狐偃山一带近SN向构造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区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中段,燕山运动活动强烈,在区域性SN向反扭应力场控制下,早期形成SN向及NEE向断裂及褶皱组合带,晚期形成NE-NW向张扭性次级断裂组合。狐偃山SN向构造带全长约65km,据构造形迹特征可分为北、中、南三段。区内燕山期构造演化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不仅控制了区内现今的基本构造轮廓,而且对中生代岩浆岩的空间展布、中生代金、银、铜、铁等多金属矿产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孙占亮
关键词:燕山运动
论五台山区五台晚期“之”字型韧性剪切带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五台山区五台晚期韧性剪切带主要发育在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内,为区内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区域性构造。总体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于五台岩群与花岗质片麻岩的接触带上或变质地层的接触带上,延伸长达200km以上。受吕粱期褶皱叠加改造呈"之"字型展布,是五台山花岗绿岩带南北向两个巨型岩片的分界构造;变形以花岗质岩石强烈片理化、糜棱岩化、绿泥石化为特征,发育糜棱岩、糜棱片岩、角砾状糜棱岩;剪切带内矿物拉伸线理及各类旋转应变标志指示上盘相对由北西向南东逆冲推覆;从剪切带所涉及的地质体为五台岩群及北台片麻岩,王家会岩体,并被吕梁期褶皱叠加,说明其形成于新太古代五台运动末期的造山过程。
孙占亮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国土资源部2005年批准的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包括冰洞、芦芽山、高山湖群和宁化4个景区。主要景观有43处,其中地质遗迹景观36处,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0处。宁武冰洞是世界上已知在中纬度高山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冰体最多,并存有地质时期古冰的冰洞;芦芽山景区以冰川遗迹为主,主要景观有芦芽山、小芦芽山、马仑草原、荷叶坪、情人谷头等;高山天池群是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由天池、元池等多个大小不同的湖面组成,水量常年变化不大,水质良好,宛如璀璨明珠散布于大地;宁化景区内有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5个华北地区岩石地层单位的正层型剖面分布,有如一部凝固在岩石上的地质史书,对华北地区乃至国内及世界地层对比,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孙占亮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
山西五台地区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被引量:21
2004年
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中生代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分布于系舟山掀斜向斜的北西翼,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空间上由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表现为侧幕展布的犁式逆冲断裂所构成的前陡、后缓的单冲式叠瓦状构造。主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逆冲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运移距离大于5.8km。推覆构造中应力状态在横、纵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根带以挤压为主的高角度逆冲断裂及复杂多级褶皱为主;中带以单剪为主,形成叠瓦状构造;锋带挤压作用增强,发育反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随着挤压应力的松弛减弱,山前形成规模较大的正断层。
孙占亮续世朝李建荣刘成如高建平杨耀华闫文胜张玉生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燕山造山带正断层
山西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新认识被引量:12
2004年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位于山西、河北两省分水岭两侧的狭长地区内,全长约100km,宽2~14km,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据其变形特征在横、纵向上的明显变化,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由眼球状片麻岩、长英质糜棱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片麻岩中发育各类旋转碎斑构造,指示上盘(西盘)左旋剪切;中段由强直片麻岩组成,发育平直的片麻理及矿物拉伸线理,为S-L构造岩;南段由一系列线状强变形带及所挟持包绕的弱应变域所组成,变形岩石发育条带状、杆状构造。该剪切带内含有不同时期的变质岩系,主体为中太古代阜平期变质岩系,其构造形迹为一多期多相叠加的韧性剪切带;五台早期表现为伸展型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是五台海盆早期扩张或裂解阶段的直观反映;吕梁期韧性剪切变形表现为逆冲推覆型。其形成及构造演化是区内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缩影。
孙占亮李建荣刘成如张玉生杨耀华闫文胜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早前寒武纪地质
华南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体年代学及氧逸度特征
华南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钨锡成矿活动十分剧烈。采集了南岭地区清湖岩体、姑婆山岩体(锡矿)、雪花顶岩体、骑田岭岩体(锡钨矿)和九峰岩体5处出露花岗岩锆石样品,并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年龄主要集...
孙占亮
关键词:花岗岩氧逸度锆石U-PB年龄钨锡矿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
文献传递
华南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体年代学及氧逸度特征
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钨锡成矿活动十分剧烈.采集了南岭地区清湖岩体、姑婆山岩体(锡矿)、雪花顶岩体、骑田岭岩体(锡钨矿)和九峰岩体5处出露花岗岩锆石样品,并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年龄主要集中...
孙占亮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年龄中生代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形成条件被引量:5
2012年
五台山以早前寒武纪地层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等特征成为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经典地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五台群(石咀亚群、台怀亚群、高凡亚群)、滹沱群、"五台运动"、"铁堡运动"和北台期夷平面等重要地质单位重大构造事件的命名地,蕴藏着丰富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对公园及外围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对典型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早期地壳演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孙占亮续世朝贺文莲潘永胜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浅谈山西省古元古代末期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2022年
对山西古元古代末期火山岩的构造属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解决现今国内外关于古/中元古界(代)分界问题的分岐提供依据。该期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具活动大陆边缘特征的结晶基底之上。无论是汉高山群(或小两岭组)还是西洋河群(—熊耳群),均呈SEE向展布,熔岩占绝对优势,偶见碎屑岩;以裂隙(串珠状)宁静式溢流喷发为主,同期的基性侵入岩墙群为其岩浆上升的通道。岩性以安山岩-玄武安山岩为主,含少量玄武岩和流纹岩。岩石斑晶为辉石和斜长石,偶见角闪石和黑云母。岩石地球化学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w(Th)>w(Ta)。全岩εNd(t)值和εHf(t)值均为负值,在SiO_(2)-K_(2)O图解中以SH+HKCA系列为主,为钾质火成岩系列。该期火山岩是古元古代中晚期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西部陆块与东部陆块碰撞拼合的延续,为后碰撞火山弧岩浆。
张玉生孙占亮李建荣魏荣珠毛永栋杨月生邢庆强张诚刘伟东
关键词:钾质火山岩
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及科学意义被引量:17
2010年
所谓冰洞是指全年365天都存在冰的洞,是一种极神秘的洞穴旅游资源。目前国内发现的冰洞只有10多处,其中山西宁武冰洞冰量最大,形态最好,冰花种类最多,是一处十分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本文在对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进行总体介绍基础上,对公园范围内发育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并分类,然后对宁武冰洞这一典型而独具特色的地质遗迹资源从地质地貌特点、冰洞发育及成因进行归纳探讨,并对国内外目前所发现的10多个冰洞进行比较,指出宁武冰洞是现在世界上已知在中纬度中高山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冰体最多并可直接见到地质时期存有古冰的冰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罕见的、脆弱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
方世明郭旭郑斌阎世龙孙占亮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