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泊

作品数:642 被引量:3,200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2篇期刊文章
  • 190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95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6篇大肠
  • 171篇肿瘤
  • 171篇内镜
  • 153篇肠癌
  • 127篇大肠癌
  • 121篇细胞
  • 97篇肠肿瘤
  • 82篇结肠
  • 69篇基因
  • 59篇病变
  • 57篇大肠肿瘤
  • 52篇镜检
  • 51篇肠镜
  • 50篇直肠
  • 50篇黏膜
  • 44篇侧向发育型肿...
  • 38篇切除
  • 37篇凋亡
  • 35篇癌细胞
  • 34篇结直肠

机构

  • 43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0篇南方医科大学
  • 20篇广州军区广州...
  • 13篇北京军区总医...
  • 12篇惠州市中心人...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深圳市人民医...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解放军第22...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惠州市第一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608篇姜泊
  • 200篇张亚历
  • 185篇智发朝
  • 160篇周殿元
  • 159篇刘思德
  • 80篇潘德寿
  • 77篇周丹
  • 75篇肖冰
  • 72篇白杨
  • 69篇张振书
  • 59篇白岚
  • 57篇万田谟
  • 52篇龚伟
  • 51篇陈村龙
  • 42篇赖卓胜
  • 38篇王继德
  • 37篇郭文
  • 35篇王新颖
  • 30篇程天明
  • 28篇陈学清

传媒

  • 62篇现代消化及介...
  • 45篇中华消化内镜...
  • 24篇中华医学会第...
  • 17篇中华消化杂志
  • 16篇第一军医大学...
  • 16篇胃肠病学和肝...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广东医学
  • 13篇解放军医学杂...
  • 1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2篇胃肠病学
  • 11篇现代消化病及...
  • 11篇家庭医药(就...
  • 11篇第一届全国肠...
  • 10篇癌症
  • 10篇第三届全国肠...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2009南方...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23篇2012
  • 63篇2011
  • 38篇2010
  • 33篇2009
  • 75篇2008
  • 85篇2007
  • 50篇2006
  • 44篇2005
  • 32篇2004
  • 15篇2003
  • 12篇2002
  • 23篇2001
  • 15篇2000
  • 19篇1999
  • 20篇1998
6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07例内镜特征分析
<正>一、一般资料1.临床资料:南方医院消化科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10年间,共行全结肠镜检查29545例,检出结肠息肉6137例,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107例,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
刘思德姜泊周殿元
文献传递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平坦型大肠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0
2007年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平坦型大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证、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546例共602处平坦型大肠肿瘤,应用注射法或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共切除602个病变,术后定期内镜随访6~73个月,以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分析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602处病变中588处病变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完整清除,治愈率为97.7%,术后病理报浸润癌(SM2癌)再追加外科手术者8例(1.3%),因严重并发症(迟发性大出血)转外科手术者2例(0.3%),因病变残留转行外科手术者4例(0.7%)。并发症:术中出血17例(3.1%),均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迟发出血3例,其中2例(0.4%)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开腹手术。术后局限性腹膜炎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无穿孔发生。术后病理:黏膜内癌(上皮内高级别瘤变)48例,黏膜下浸润癌10例,类癌37例,良性腺瘤440例,良性间质瘤6例,增生性息肉38例,锯齿状腺瘤10例,B细胞淋巴瘤1例,错构瘤1例,其它3例。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大多数平坦型大肠肿瘤能达到完全切除效果。
刘思德陈烨白杨潘新颜李娜李明松陈学清赖卓胜白岚智发朝潘德寿万田谟周丹张亚历张振书肖冰周殿元姜泊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平坦型大肠肿瘤大肠腺瘤侧向发育型肿瘤
异常隐窝病灶与大肠肿瘤关系及发生途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实体镜下连续观察Wistar鼠大肠癌模型中异常隐窝病灶(ACF)的发生情况,探讨ACF与大肠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发生途径。方法60只Wistar鼠给予二甲肼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18周,分组处死。将美蓝染色后的大肠组织在实体镜下观察。结果发现2种不同镜下表现的ACF,即cACF和dACF。dACF与大肠肿瘤形成早期有相似的镜下形态及病理特点,而cACF则无类似特征。cACF与dACF在β—catenin中的表达异常率分别为4.8%和100.0%(P=0.000),在MMP-7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和81.8%(P=0.000),dACF与肿瘤在β—catenin的表达异常率以及在MMP-7的阳性表达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CF与肿瘤发生无明显相关,dACF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其发生遵循Wnt途径。
卢青陶珊陈琳张亚历姜泊
关键词:结肠肿瘤实体镜WNT途径
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是防止漏诊和提高诊断阳性率的重要前提,如肠道准备不良将会使粪便遮蔽病变、污染镜面,影响肠镜检查质量。探讨影响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无效率的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提高肠道检查的有效性。方法对356例...
蔡文智智发朝李凤伶陈秀云姜泊
文献传递
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小麦纤维素用于治疗便秘型IBS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于南方医院消化科选择30例便秘型IBS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2周,观察服药前后IBS症状及大便性状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型IBS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性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0.0%,用药前后对比临床排便症状非常显著改善(P<0.01),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型IBS安全有效。
龚伟李明松邓启亮姜泊
关键词:肠易激惹综合征小麦纤维素临床疗效
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方法患者在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腺瘤后120 d内进行了结肠镜复查,分析2次结肠镜检查结果。记录2次结肠镜检查所见肿瘤的特征,包括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肿瘤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漏诊率。结果 809例患者中271例发生肿瘤漏诊,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肿瘤2 134枚,漏诊肿瘤425枚,肿瘤总漏诊率为19.9%(425/2 134);肿瘤平均患者漏诊率为33.5%(271/809)。结论结肠镜检查中确实存在着较高的肿瘤漏诊率,其中漏诊的主要为腺瘤,而恶性肿瘤的漏诊率很低。
黄应龙龚伟黄丽韫刘思德智发朝白杨姜泊
关键词:大肠肿瘤结肠镜检查漏诊率
凋亡细胞中小片段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被引量:5
1996年
凋亡细胞中小片段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谭晓华,张亚历,姜泊,周殿元第一军医大学消化内科研究所,广州市,510515程序化细胞死亡或凋亡(apoptosis)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的主动性自杀过程[1,2]。细胞凋亡在形态学、生化等方...
谭晓华张亚历姜泊周殿元
关键词:细胞凋亡DNA
直肠异常隐窝病灶对结肠肿瘤的预警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判内镜下直肠异常隐窝病灶(ACF)与结肠病变及高癌变潜能肿瘤(AN)的关系。方法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正常、息肉、腺瘤及癌的患者212例,在退镜时用0.4%靛胭脂对直肠进行染色,根据直肠ACF的数目对患者分级,无ACF者为0级,ACF数目为1~4,5~9,≥10者分别为Ⅰ、Ⅱ、Ⅲ级,统计分析ACF级别与结肠病变(息肉、腺瘤和癌),高癌变潜能肿瘤(≥1cm,绒毛状、管状绒毛状,高度异型增生或浸润癌)的关系。结果212例患者中,72例直肠ACF为0级,48例为Ⅰ级,41例为Ⅱ级,51例为Ⅲ级。直肠有ACF(包括Ⅰ、Ⅱ、Ⅲ级)的患者发生结肠病变及结肠高癌变潜能肿瘤的概率较无ACF者明显升高,其OR值(95%CI)分别为22.352(6.716~74.395),7.982(1.838—34.672)。结论直肠ACF对结肠病变及高癌变潜能肿瘤有预示作用。
米变涛王新颖白杨李明松巩兰波刘思德张亚历姜泊
关键词:结肠肿瘤结肠镜
广东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及腺瘤的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本地居民散发性结直肠癌及腺瘤的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方法以3894例进行初次结肠镜检查的广东籍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排除增生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炎症性肠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息肉对照组、非进展型腺瘤组、进展型腺瘤组及肠癌组,应用2检验比较临床症状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筛选对结直肠癌及腺瘤的影响因素。结果便血多发生于进展型腺瘤组及肠癌组,体重下降多发生于肠癌组,非进展型腺瘤及进展型腺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年龄>40岁、男性、体质指数增加、吸烟为其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的应用为其保护因素,针对结直肠癌,年龄>40岁、吸烟、饮酒、糖尿病为其危险因素,阿斯匹林的应用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便血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肠道肿瘤的存在,肠道肿瘤预防上应从年龄、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及阿斯匹林的应用几方面加以重视。
黄丽韫龚伟毛华黄应龙王新颖姜泊
关键词:结直肠癌腺瘤临床症状
双气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小肠溃疡性病变的临床、内镜、病理等特点。方法临床怀疑小肠疾病者155例。按术者操作内镜并送镜,助手辅助进外套管的方法。结果 155例患者中,125例发现病变,阳性率80.6%。检出的主要疾病为小肠溃疡(含克罗恩病)、慢性炎症、美克尔憩室、间质瘤、血管畸形、小肠癌等。其中92例怀疑小肠出血者,检查阳性84例(91.3%);39例腹痛患者中,阳性24例(61.5%);腹泻、腹胀、消瘦23例,阳性16例(69.6%)。病变位于胃及十二指肠9例,小肠病变115例,大肠病变1例,全消化道未发现病变30例。在155例接受双气囊内镜(DBE)检查的患者中,检出小肠溃疡性病变43例;病灶数为单个12例,多个(2个及以上)31例;病变位于空肠的18例,回肠20例,空肠和回肠都有病变的5例。DBE 结合组织学检查对美克尔憩室、间质瘤、癌、血管病变、肠黏连的诊断与手术后诊断是完全相符的;而对溃疡性病变(主要是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手术后诊断却相差较大,符合率57.1%(4/7)。发生小肠穿孔和急性肠梗阻并发症各1例。结论 DBE 目前是诊断小肠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在发现病变方面,但对溃疡性病变的定性即使结合活检也未必是特异的,及时行外科处理对某些溃疡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都是有益的。
智发朝岳辉白杨徐智民姜泊肖冰周殿元
关键词:小肠双气囊内镜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