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穴位
  • 4篇镇痛
  • 4篇分娩
  • 3篇穴位注射
  • 3篇分娩镇痛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评分
  • 2篇应激激素
  • 2篇应激激素水平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根治
  • 2篇乳腺癌根治术
  • 2篇视觉模拟
  • 2篇视觉模拟评分
  • 2篇术后
  • 2篇评分
  • 2篇全麻
  • 2篇腺癌
  • 2篇芬太尼

机构

  • 9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9篇姚远
  • 8篇苏心镜
  • 6篇朱红霞
  • 6篇武永生
  • 3篇李东红
  • 3篇韩丽
  • 2篇王俐红
  • 1篇闫利荣
  • 1篇武朝霞
  • 1篇刘苑
  • 1篇冯琥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托烷司琼超前镇吐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超前镇吐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及对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为托烷司琼超前镇吐组,Ⅱ组为托烷司琼术后镇吐组,Ⅲ组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吐药物和措施。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和程度,按评定标准以计分法进行评定。结果Ⅰ组患者恶心发生率20.0%,Ⅱ组发生率42.5%,Ⅲ组发生率80.0%;Ⅰ组患者呕吐发生率10.0%,Ⅱ组发生率30.0%,Ⅲ组发生率62.5%;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差异Ⅱ组与Ⅲ组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托烷司琼超前镇吐可使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姚远朱红霞苏心镜
关键词:手术后恶心呕吐腹腔镜托烷司琼发生率
氟比洛芬酯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患者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麻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手术后送恢复室常规连接镇痛泵;对照组手术后送恢复室后常规连接镇痛泵,手术结束前不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恢复室内BP、HR及SpO_2、VAS评分、镇静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VAS评分(0.9±0.3)分,对照组VAS评分(2.9±0.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2.1±0.2)分,对照组(1.0±0.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躁动5例(14.7%),对照组发生躁动15例(4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镇痛效果可靠,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能显著降低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姚远冯琥苏心镜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苏醒期躁动VAS评分镇静评分
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90例足月单胎且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为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肾俞及次髂)注射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相同时段分别肌肉注射0.9%氯化钠液2.5 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胎儿娩出后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取胎儿脐血行血气分析。结果镇痛后,观察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活跃期分别为(3.6±1.7)分和(7.8±1.7)分,t=11.719,第2产程分别为(3.1±1.4)分和(8.1±1.9)分,t=14.212,P均<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pH、PO_2、PCO_2)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431、0.280、0.533、0.093,P均>0.05)。结论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能满足全产程的镇痛作用,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武永生姚远李东红韩丽李向云朱红霞苏心镜
关键词:分娩镇痛芬太尼氟哌利多穴位注射视觉模拟评分新生儿评分
分时段穴位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武永生王俐红姚远李东红韩丽朱红霞苏心镜
该课题研究证实了小剂量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可靠,能满足全产程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并发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变频体表电刺激超前镇痛联合穴位注射能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激反应,避免了因应激...
关键词:
关键词:分娩镇痛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79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采用维库溴铵、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10min泵注完毕,随后以0.5μg·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两组于麻醉诱导前(T_0)、术毕即刻(T_1)、术后6h(T_2)、术后24h(T_3)、术后72h(T_4)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计算IFN-γ/IL-4;于T_0、T_2、T_3、T_4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NK细胞,计算CD4^+/CD8^+。结果:两组IL-2、IFN-γ在T_1、T_2、T_3、T_4时高于T_0时,IL-10低于T_0时,而观察组IFN-γ/IL-4高于T_0时,对照组低于T_0时,与T_0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时点IL-4无明显变化;观察组IL-2、IFN-γ、IFN-γ/IL-4在T_1、T_2、T_3、T_4时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CD3^+、CD4^+、CD4^+/CD8^+、NK细胞在T_2、T_3时低于T_0时,而CD8^+无明显变化,与T_0时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在T_2、T_3时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纠正Th1/Th2平衡紊乱,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发挥更好的免疫保护功能。
姚远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功能
小剂量芬氟合剂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及对产妇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拟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Ⅰ组予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分时段穴位注射,进入活跃期取肾俞穴,进入第2产程取次髎穴;Ⅱ组予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分时段皮下注射;Ⅲ组为对照组,与Ⅰ组、Ⅱ组相同时段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分别观察各时段血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含量等。结果:活跃期及第2产程Ⅲ组产妇收缩压与注药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且Ⅱ组、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活跃期及第2产程VAS评分Ⅰ组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均P<0.01);注药后Ⅰ组NE、E含量显著低于注药前(P<0.05),且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均P<0.05)。结论:小剂量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应激反应,其机制与降低产妇应激激素有关。
朱红霞姚远武永生刘苑闫利荣苏心镜
关键词:分娩镇痛穴位注射应激激素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监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2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m(T_0)、切皮后1h(T_1)、术后4h(T_2)、术后24h(T_3)、术后48h(T_4)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8水平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FN-γ水平T_1、T_2时无明显变化(P>0.05),T_3、T_4时逐渐升高,均高于T_0时(P<0.05),但2组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血清Cor水平T_1时达高峰,T_2时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RL水平于T_1时达高峰,T_2、T_3、T_4时逐渐下降,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H水平于T_1时逐渐升高,T_2时达高峰,T_3、T_4时逐渐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G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3^+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在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观察组CD4^+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CD4^+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在
姚远武永生朱红霞苏心镜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
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咳嗽反射的效果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防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咳嗽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按检查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给予芬太尼之前,先按体重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5~2.0ml;B组为对照组,不给予利多卡因。分别观察咳嗽反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发生咳嗽反射2例,(5%),B组发生咳嗽反射18例(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能有效地预防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时的咳嗽反射。
武朝霞武永生苏心镜姚远
关键词:胃镜检查
变频体表电刺激超前镇痛联合穴位注射用于分娩的临床效果及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变频体表电刺激超前镇痛联合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下称芬氟合剂)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0例足月单胎且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为变频体表电刺激联合芬氟合剂穴位注射组;B组为芬氟合剂穴位(次髎穴)注射组;另选择同期不愿接受镇痛措施的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C组)。3组产妇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观察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自然分娩率。结果 A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3组产妇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率A组、B组高于C组(P<0.05)。结论变频体表电刺激联合芬氟合剂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能满足全产程的镇痛需求,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对产程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武永生王俐红姚远李东红韩丽朱红霞苏心镜
关键词:穴位注射视觉模拟评分自然分娩率新生儿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