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立波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微卫星
  • 3篇微卫星标记
  • 2篇多态
  • 2篇家兔
  • 1篇蛋白多态性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动物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新西兰白兔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血液蛋白
  • 1篇血液蛋白多态...
  • 1篇银染
  • 1篇银染技术
  • 1篇杂合度
  • 1篇日本大耳白兔
  • 1篇实验动物
  • 1篇体细胞

机构

  • 6篇解放军军需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立波
  • 6篇任文陟
  • 6篇郭雄明
  • 6篇张嘉保
  • 6篇朱玉峰
  • 3篇王元占
  • 1篇宋德光
  • 1篇王玉平
  • 1篇何娜

传媒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养兔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Vc-獭兔、日本大耳白兔与新西兰白兔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为给加速 Vc-獭兔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 Vc- 系、 系獭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血液中的红细胞酯酶 (Es-1、Es-2和 Es-3 )、血清前转铁蛋白 (Prt)、后白蛋白 (Po)等 5个蛋白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在 4个群体中 ,Es-1、Es-2、Es-3和 Po各有 3种表型 ,分别受 2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Prt有 6种表型 ,受 3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计算表型频率及基因频率。并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分析结果 :Vc- 系、Vc- 系獭兔的亲缘关系最近 ;Vc-獭兔与日本大耳白兔的亲缘关系较近 ,与新西兰白兔的亲缘关系较远 ,日本大耳白与新西兰白兔的亲缘关系最远。
周立波任文陟张嘉保王玉平郭雄明朱玉峰
关键词: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血液蛋白多态性
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被引量:12
2004年
选用欧洲野兔的 5个微卫星位点 ,分析了 5个品种 (系 )家兔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的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大 ,分别为 0 .5 5 2 6和 0 .6 2 0 2 ;新西兰兔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小 ,分别为 0 .4 5 15和 0 .5 2 6 1。由此说明 ,5个品种 (系 )家兔中 ,新西兰兔群体内变异较小 ,相对较纯 ;Vc- 系獭兔群体内变异较大 ,纯度相对较小。但总的来看 ,5个品种 (系 )家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相差都不大 ,说明Vc獭兔在遗传性能上已接近其他优良品种兔。聚类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与 Vc- 系獭兔亲缘关系最近 ,与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亲缘关系较近 ,与新西兰兔亲缘关系最远 ,这与 Vc獭兔育种历史事实相符。另外 ,在 Sat4和 Sat8位点上分别检测出了 1条 Vc獭兔所特有的条带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
朱玉峰张嘉保任文陟王元占郭雄明周立波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杂合度
家兔微卫星标记群体遗传变异快速分析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分析VcⅠ系獭兔(VcⅠ)、VcⅡ系獭兔(VcⅡ)、青紫蓝兔(QZL)、新西兰兔(NZR)和日本大耳白兔(JWR)5个品种(系)家兔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距离。方法每个品种(系)兔随机抽取16只,综合利用微卫星多重PCR、DNA池、复合点样和快速银染技术。结果建立起了一套快速分析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方法。5个品种(系)家兔群体内遗传变异情况为VcⅡ>VcⅠ>JWR>QZR>NZR,聚类结果为VcⅠ与VcⅡ亲缘关系最近,与JWR、QZL亲缘关系较近,与NZR亲缘关系最远。结论实验所得的各群体家兔遗传变异结果与Vc獭兔实际育种事实相符。
朱玉峰任文陟张嘉保王元占郭雄明周立波
关键词:品种(系)家兔兔群青紫银染技术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朱玉峰任文陟张嘉保宋德光郭雄明周立波何娜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实验动物多态性
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被引量:1
2004年
选用欧洲野生穴兔的5个微卫星座位,分析了5个品种(系)家兔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Vc-II系獭兔的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均最大,分别为0.5526和0.6202;新西兰兔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都最小,分别为0.4515和0.5261,说明在5个品种(系)家兔中,新西兰兔群体内变异较小,相对较纯;Vc-II系獭兔群体内变异较大,纯度相对较小。但总的来看,5个品种(系)家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相差都不大,说明Vc獭兔在遗传性能上已接近其他优良品种兔。聚类结果表明:Vc-I系獭兔与Vc-II系獭兔亲缘关系最近与日本大耳兔、青紫蓝兔亲缘关系较近,与新西兰兔亲缘关系最远,这与Vc獭兔育种事实相符。在Sat4和Sat8座位分别检测出了一条Vc獭兔所特有的条带,从而为进一步研究Vc獭兔的遗传特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朱玉峰张嘉保任文陟王元占郭雄明周立波
关键词:家兔微卫星标记等位基因
Vc-獭兔染色体核型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确定Vc 獭兔染色体核型与G 带核型。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制片和染色体G 分带技术 ,对Vc Ⅰ系、Vc Ⅱ系獭兔的染色体组型、G 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结论 Vc Ⅰ系、Vc Ⅱ系獭兔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 4 ,即 2n =4 4 ,2 1对常染色体 ,1对性染色体 (X、Y)。常染色体分为 4组 :A组 ,1~ 8号 ,为中着丝点染色体 ;B组 ,9~ 11号 ,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 ;C组 ,12~ 17号 ,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 ;D组 ,18~ 2 1号 ,为端着丝点染色体。X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 ,Y为端着丝点染色体。Vc 獭兔的公兔染色体组型为 4 4 ,XY。G 带核型表明 :Vc Ⅰ系、Ⅱ系兔的染色体G 带型基本一致。
周立波张嘉保任文陟郭雄明朱玉峰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着丝点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