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田华

作品数:267 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1篇会议论文
  • 8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2篇腰椎
  • 73篇内固定
  • 58篇脊柱
  • 56篇手术
  • 54篇骨折
  • 50篇前路
  • 46篇融合术
  • 38篇颈椎
  • 35篇内固定治疗
  • 34篇脊髓
  • 32篇椎弓
  • 32篇椎弓根
  • 32篇脊柱融合
  • 31篇脊柱融合术
  • 29篇脂质体
  • 27篇椎骨
  • 27篇颈椎前路
  • 25篇胸腰椎
  • 25篇前路减压
  • 23篇椎体

机构

  • 263篇成都军区昆明...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濮阳市中医院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 1篇保山市人民医...

作者

  • 265篇周田华
  • 195篇汤逊
  • 183篇徐永清
  • 114篇潘险峰
  • 113篇林月秋
  • 44篇石健
  • 40篇丁晶
  • 40篇江慕尧
  • 40篇李军
  • 37篇马涛
  • 37篇唐辉
  • 24篇姜伟
  • 22篇周中英
  • 21篇张秀琼
  • 19篇翁龙江
  • 18篇阮默
  • 17篇王娜
  • 16篇朱庭标
  • 15篇李主一
  • 13篇赵万秋

传媒

  • 18篇第十一届全军...
  • 18篇第五届全国创...
  • 17篇第七届西部骨...
  • 17篇第十届西部骨...
  • 15篇第三届全军创...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8篇第五届全国解...
  • 8篇第七届全国创...
  • 7篇伤残医学杂志
  • 6篇西南国防医药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中国伤残医学
  • 6篇第四届全国解...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云南省康复医...
  • 4篇第九届西部骨...
  • 4篇2005’中...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8篇2015
  • 26篇2014
  • 9篇2013
  • 23篇2012
  • 25篇2011
  • 51篇2010
  • 29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 17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8篇1999
2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纳米羟基磷灰石(HAP)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与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壳聚糖、蚕丝蛋白、半水硫酸钙等复合后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进,载入抗生素后成为一种有效的载药系统,其生物安全性评价有待进一步深入。该文就纳米HAP及其与天然材料、非天然材料复合后的理化性质,载入抗生素后的特点作一综述。
齐保闯唐辉周田华徐永清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人工骨
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诊治的38例齿状突骨折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38例共置入寰枢椎椎弓根钉152枚,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获得9~24个月的随访,平均13.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内固定失败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3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D级2例,E级36例。结论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和常用方法,具有固定牢固、融合率高、操作相对安全等优点。
周田华汤逊苏涌跃李川徐永清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8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8~24个月(平均12.6个月...
周田华汤逊徐永清林月秋潘险峰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脊柱融合术钢板内固定
基因工程化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的鼠胚神经干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神经干细胞(NSC)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鼠胚NSC,用同时携带NT-3和GFP的lentivirus转染构建工程化NSC;用荧光显微镜、鼠胚背根神经结培养(DorsalRootGanglion,DRG)、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基因工程NSC的转基因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几乎100%的工程化NSC表达GFP;DRG培养和Westernblot检测到基因工程化NSC能高效分泌NT-3蛋白。结论: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稳定表达GFP和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NSC是可行的,可为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细胞资源。
蔡培强汤逊林月秋Blits BOudega M阳运康徐林周田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基因工程神经营养因子-3脊髓损伤
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在治疗重度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我院对20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以及横突间植骨融...
潘险峰汤逊徐永清周田华石健
关键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腰椎退行性病变
退变性腰椎侧凸治疗原则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9月-2010年5月治疗34例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对症状轻,无强烈手术要求的行保守治疗;对症状重,有明显的椎管狭窄,Cob...
陈太邦汤逊徐永清周田华石建
关键词:腰椎
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
<正>自1984年Cotrel、Dubouseet等提出三维旋转矫正脊柱侧凸理论以后,CD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发现CD技术行三维旋转矫正存在诸多困难。我院自1999年8月始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china gre...
汤逊周田华师继红李春晓郭远发张秀琼江慕尧
文献传递
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采用颈前路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并获随访的27例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和术后随访时...
石健汤逊徐永清周田华潘险峰林月秋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
文献传递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方法本组患者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8~47岁,平均37.3岁。病程15~47个月。患者均有腰痛症状,其中单纯腰痛1例,伴...
汤逊周田华徐永清潘险峰姜伟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动态稳定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颈椎前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我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2月,共开展颈前路手术359例,男268例,女91例。年龄19~78岁,平均47.3岁。脊髓型颈椎病157例,男113例,女44例,...
汤逊周田华徐永清潘险峰石健
关键词:颈椎前路内固定并发症防治
文献传递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