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英

作品数:54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黄斑
  • 22篇血管
  • 18篇黄斑变性
  • 17篇视网膜
  • 17篇网膜
  • 15篇疗法
  • 15篇脉络膜
  • 15篇光动力
  • 14篇病变
  • 11篇新生血管
  • 11篇视网膜病
  • 11篇视网膜病变
  • 9篇渗出
  • 9篇年龄
  • 9篇年龄相关
  • 9篇年龄相关性
  • 9篇年龄相关性黄...
  • 9篇相关性黄斑变...
  • 7篇动力疗法
  • 7篇光动力疗法

机构

  • 5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三峡大学仁和...

作者

  • 54篇周海英
  • 16篇刘宁朴
  • 16篇张风
  • 15篇熊颖
  • 10篇崔蕾
  • 10篇焦璇
  • 9篇徐军
  • 9篇高丽琴
  • 8篇纪海霞
  • 8篇于洁
  • 7篇张风
  • 6篇徐玉乐
  • 6篇张印博
  • 6篇顾虹
  • 4篇彭晓燕
  • 4篇莫宾
  • 4篇赵萌
  • 4篇严伟
  • 4篇杨庆松
  • 3篇曹绪胜

传媒

  • 9篇眼科
  • 8篇中华眼底病杂...
  • 7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眼科研究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全国第九次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FH、LOC387715和HTR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最近的研究表明,补体因子H(CFH)、LOC387715和HTRA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FH、LOC387715和HTRA1基因中的已知SNP位...
刘宁朴徐玉乐关宁徐军杨秀芬马凯周海英
文献传递
血啉甲醚光动力疗法治疗眼部新生血管、脉络膜肿瘤的实验研究
张风杨庆松高丽琴周海英熊颖纪海霞严伟李彬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包括临床常见的眼科致盲病症,如角膜碱烧伤及沙眼所致的角膜血管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
关键词: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肿瘤光动力学治疗
儿童视神经炎病因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临床初诊为视神经炎(ON)儿童患者的病因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58例初诊ON的儿童患者详细的眼科和神经内科检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资料,参照国际认可的标准重新诊断,并与成人ON病因进行比较。结果104例初诊为ON的儿童患者最后诊断符合ON,占65.8%。其中,80例为特发性脱髓鞘性ON,占76.9%;感染性ON和炎性视神经病各3例,18例病因未明。另54例不符合ON诊断,其中,以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非器质性视力下降等较常见。结论初诊为ON的儿童患者病因分布与成人类似,以特发性脱髓鞘性ON最为常见。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和非器质性视力下降是儿童患者中最常见的与ON混淆的疾病。
彭静婷张晓君崔世磊张风周海英
关键词:儿童
糖尿病黄斑水肿OCT中高反射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中不同位置的高反射灶是否与视力预后相关,并观察抗VEGF治疗后OCT中高反射灶的变化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糖尿病黄斑水肿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患者28例。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在基线及末次访视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OCT检查。采用Heidelberg Spectralis OCT获得通过中心凹的黄斑区OCT图像,计数所扫范围内97幅B扫描中视网膜各层和玻璃体腔所有高反射灶的数量。平均随访(4.96±1.37)个月。分析不同位置高反射灶数量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主要指标基线及末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中心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各层高反射灶的数量、所扫玻璃体腔高反射灶数量与所扫玻璃体腔总面积的比值(RATIO)。结果内层视网膜中高反射灶数量为(156.00±118.76)个,外层视网膜为(3.79±5.25)个,RATIO为0.05±0.06。28眼(100%)均能在内层视网膜见到高反射灶,17眼(60.71%)在外层视网膜可见高反射灶。末次随访视力与基线期外层视网膜中高反射灶的数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506,P=0.006),与RATIO也呈负相关(r=0.462,P=0.013),而与内层视网膜中高反射灶的数量不相关(r=-0.163,P=0.408)。经抗VEGF治疗后内层视网膜及外层视网膜中高反射灶的数量均明显减少,而RATIO无明显变化。结论在经抗VEGF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中,外层视网膜高反射灶的数量与视力预后呈明显负相关,而内层视网膜内高反射灶数量则与视力预后不相关。
莫宾周海英焦璇张风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ardet-Biedl综合征眼底病变影像学特征
2017年
目的了解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眼底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诊断的8例BBS患者。方法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采用Sanger测序BBS1-BBS12基因进行基因诊断,并采用眼底彩像、眼底自发荧光(FAF)、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SD-OCT)和增强深度成像(EDI-OCT)对患者眼底病变进行评估。主要指标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突变筛查确定了6例患者的致病突变分别位于BBS1、BBS2、BBS4和BBS7基因。所有患者均显示视盘蜡黄色萎缩、视网膜血管缩窄、中周部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且均有不同程度黄斑形态异常。SD-OCT显示不同BBS患者之间黄斑区视网膜形态改变存在较大差异,视网膜退行变类型可分为弥漫性退变、向心性退变和离心性退变三类。EDI-OCT检查显示6例患者(12眼)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薄变甚至消失。结论多种视网膜影像学检查显示BBS患者黄斑区视网膜退行性改变可呈向心性、离心性以及弥漫性退变多种类型。
李倩彭晓燕张永鹏朱晓青周海英
中国北方健康人群双眼黄斑色素密度测量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健康人群双眼黄斑色素密度的双眼一致性、性别差异和黄斑色素密度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281名除屈光不正以外无任何眼科疾病的正常人,年龄17-85岁(平均48岁),进行视力、眼
于洁周海英崔蕾张印博顾虹刘宁朴
文献传递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击栓术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初步报告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击栓术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Nd:YAG激光治疗。治疗前检查视力和眼底,确定动脉栓子的部位并行眼底照相。治疗后立即进行眼底照相,并与治疗前图像对比分析,之后定期复查。随访时间为2周至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共治疗7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为49~73岁,平均61岁;病程为1d至2个月,平均13d。治疗前视力为0.06至0.8;眼底可见典型的分支动脉阻塞表现。所有患者治疗后动脉管径均立即增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血流完全恢复,患者自觉视力改善,检查视力为0.2~1.0。多数患者视野检查显示在相应的动脉分布范围内仍有视野缺损区。在治疗过程中,偶见局部小出血,仅2例患者术中因击破邻近静脉引起玻璃体积血,观察2周后,逐渐吸收。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击栓术是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有效方法,见效快且相对安全。
卢宁杨庆松马凯周海英熊颖严伟
关键词:视网膜动脉闭塞眼底照相
长期强化控制血糖对新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长期强化控制血糖对新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 将2002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糖组(24例)和标准降糖组(25例),进行为期5年的分组血糖管理,强化降糖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为≤6.5%,标准降糖组进行一般降糖治疗,HbA1 c控制目标为≤7.0%.由同一位眼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做眼底照相,评估有无新发DR(微动脉瘤、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糖尿病性失明、视力下降2行及以上、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在分组血糖控制5年后,两组再进行开放式血糖控制2年.之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和眼底照相,分析比较长期强化与标准血糖控制对新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后续作用.结果 ①分组血糖控制中,强化降糖组的HbA1c水平从第2年开始明显低于标准降糖组[(6.3±0.6)%与(7.1±2.0)%,t=2.09,P<0.05],并一直维持了4年.②分组血糖控制5年间,强化降糖组无新发眼底出血和糖尿病性失明;发生微动脉瘤、黄斑水肿的例次数较标准降糖组少(分别为5例次比10例次,1例次比3例次),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及视力下降2行及以上的例次数较标准降糖组明显减少(分别为4例次比23例次,15例次比25例次,Z=-4.459,P<0.05).③开放式血糖控制后半年,强化降糖组患者血糖水平上升达到与原标准降糖组相似的水平[HbA1c分别为(7.2±1.1)%比(7.3±1.3)%,=0.25,P=0.806],并维持到末次随访时(2009年11月).④开放式血糖控制2年期间,两组均无黄斑水肿、糖尿病性失明的发生.强化降糖组新发微动脉瘤、眼底出血、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力下降2行及以上较标准降糖组明显减少(3例次比14例次,1例次比7例次,2例次比4例次,3例次比11例次,合计9例次比36例次,x2=4.719,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5年严格强化血糖控�
薛桂凤傅汉菁周海英张淑萍袁申元
关键词:强化血糖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
从口腔黏膜拭子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易感基因的检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应用口腔黏膜拭子提取基因组DNA进行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易感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对照研究.选择已确诊的65例渗出性AMD患者.应用口腔拭子刮取患者不同部位(单侧颊黏膜与上下齿龈沟)的口腔黏膜,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基因组DNA含量.抽取患者静脉血,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法,对CFH、LOC387715及HTRA1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口腔黏膜拭子取材与血液样本取材所获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口腔黏膜两种取材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含量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 每位受试者分别获得3个口腔黏膜拭子,其中2个拭子分别从患者单侧颊黏膜取材,另1个拭子从患者上下齿龈沟处取材.于取材1周内检测基因组DNA含量.单侧颊黏膜取材患者基因组DNA含量为(3.17±1.46) μg,上下齿龈沟取材患者基因组DNA含量为(3.94±1.04) μg,口腔黏膜两种取材法间获取的基因组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5).单侧颊黏膜拭子干燥保存(- 20℃)12个月后检测基因组DNA含量为(3.10±1.17) μg,与取材1周内的单颊黏膜拭子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9,P>0.05).应用口腔黏膜拭子与血液样本提取的基因组DNA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口腔黏膜拭子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靠的获取基因组DNA的方法,可部分替代静脉血进行AMD的易感基因分析.口腔黏膜拭子干燥保存(- 20℃)12个月后基因组DNA含量未减少.
徐玉乐周海英徐军刘宁朴
关键词:标本制备黄斑变性
AccuMa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客观视野检查在黄斑疾病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AccuMa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客观视野检查在黄斑疾病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为黄斑疾病的37例患者46只眼纳入研究。采用AccuMapmfVEP客观视野计检测患者半径为2.0°、5.5°、10.0°、15.5°和24.0°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值。应用概率灰度图和系统自动计算出的AccuMap视野损伤严重程度指数(ASI)表示视野区域缺失情况。同时,采用MP-1微视野计检测患者半径为2.0°、4.0°、6.0°、8.0°和10.0°中心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MS)和半径为10.0。中心视野的平均缺失敏感度(MD)。对比分析患者最小视角对数(10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反应振幅、MS、ASI及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cuMapmfVEP客观视野计检测显示,46只患眼中43只眼ASI异常,且概率灰度图上有明确的视野缺失,占93.45%;3只眼ASI正常,且概率灰度图上无视野缺失,占6.55%。半径为2.0°5.5°10.0°、15.5°和24.0°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值分别为(120.78±52.91)、(134.31±54.67)、(149.99±52.42)、(156.69±48.30)和(157.54±45.07)nV;ASI值平均为74.26±52.43。MP-1微视野计检测显示,半径为2.0°、4.0°、6.0°、8.0°和10.0°中心视野的MS值分别为(10.97±5.91)、(12.71±5.13)、(13.71±4.53)、(14.23±4.18)、(14.48±3.86)dB;半径为10.0°中心视野的MD值为(4.49±3.07)dB。ASI、各半径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与患眼logMARBCVA间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6)。半径为2.0°5.5°10.0°中心视野的平均反应振幅与半径为2.0°、6.0°和10.0°中心视野的MS呈明显正相关(r=0.477,0.432,0.433;P=0.001,0.003,0.003)。ASI与半径为10.0°中心视野的MD呈明显正相关(r=0.729,P=0.000)。结论AccuMapmfVEP客观视野检查能客观
姜利斌谢君焦旋周海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