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毓珍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枯病
  • 7篇叶枯病
  • 7篇白叶枯
  • 7篇白叶枯病
  • 6篇杂交
  • 6篇杂交稻
  • 6篇水稻
  • 4篇抗病
  • 4篇抗病性
  • 3篇育种
  • 3篇抗白叶枯病
  • 3篇抗性
  • 3篇恢复系
  • 2篇育种方法
  • 2篇杂交水稻
  • 2篇生育
  • 2篇生育特性
  • 2篇条斑病
  • 2篇农药
  • 2篇农药污染

机构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0篇周毓珍
  • 5篇丁伦友
  • 5篇陆作楣
  • 3篇许志刚
  • 2篇杨杰
  • 1篇周明华
  • 1篇傅正擎
  • 1篇付正擎
  • 1篇钱虎君

传媒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水稻抗白叶枯病特性表达的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6
1993年
杂交水稻不同于常规稻,它是一个群体结构同质、个体结构异质的杂种F1群体。本文从遗传、种子 生产、杂种优势以及栽培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抗白叶枯病特性表达的因素;提出了为使抗白叶枯病特性正常表 达,在杂交稻三系育种,种子繁殖以及栽培上应注意的问题。
周毓珍吕兴泉
关键词:杂交稻抗病性白叶枯病
水稻品种对两种细菌病害抗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水稻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小种菌株和两个细条斑菌株对206个水稻品种在成株期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对两病双抗的品种16个。对水稻细条斑的代表菌株以及水稻白叶枯IV群菌的代表菌株表现双抗、双感的,在供试的147个籼稻品种中占48.9%;在供试的59个粳稻品种中占74.6%。供试籼稻品种抗两菌相关系数r=0.1094;粳稻品种r=0.5783,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个籼稻品种(特青2号,兴籼1号,广陆矮4号)对RS68表现抗病,而对RS105表现感病;与其他大多数品种的抗性表现不同,呈现特异性反应。
傅正擎许志刚杨杰周毓珍
关键词:白叶枯病水稻抗病性
高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的育种方法。从DV85中引进高抗白叶枯病的Xa-7基因导入“明恢63”,经5-10代回交转育,测交鉴定,育成“抗恢63”,用它与珍汕97A、V20A、龙特普A、协青早A等不育系杂交育成的汕优抗...
丁伦友陆作楣周毓珍
文献传递
一种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抗白叶枯病杂交稻“汕优抗65”的选育方法。利用DV<Sub>85</Sub>衍生抗源与明恢63杂交,育成恢复系“南农抗65”,“南农抗65”与珍汕97A进行杂交,配制“汕优抗65”杂交种用于生产。经鉴定表明,...
周毓珍陆作楣丁伦友赵霭林
文献传递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初报被引量:14
1989年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表明,它与常规品种花药离体培养一样,培养基、基因型对出愈率,分化率都有影响。参试的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第二光敏期经短日照处理的都比自然日照下显著提高出愈率和分化率,不同光敏核不育材料由于其育性转换期差异,离体花药培养的出愈情况比自然日照下提高的程度显著不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离体技术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基因调控遗传机理暗示着有良好的前景。
周毓珍钱虎君吕兴泉
关键词: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培养
两个籼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遗传的研究被引量:24
1999年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高抗的两个籼稻品种IR36 和BJ1 与感病品种南农籼2 号、金刚30 和明恢63 等杂交并分别与双亲回交, 获得F1、F2、BC1、BC2 等世代。用条斑病菌株Rs105 接种不同世代群体, 根据其抗感反应推断: BJ1 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IR36 的抗性则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周明华许志刚粟寒游泳周毓珍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病性
一种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抗白叶枯病杂交稻“汕优抗65”的选育方法。利用DV<Sub>85</Sub>衍生抗源与明恢63杂交,育成恢复系“南农抗65”,“南农抗65”与珍汕97A进行杂交,配制“汕优抗65”杂交种用于生产。经鉴定表明,...
周毓珍陆作楣丁伦友赵霭林
文献传递
杂交稻恢复系白叶枯病(Xath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抗性改良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利用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5,Xa-7的抗源 DV_(85)衍生而来、但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的 TD-1、TD-2为抗病供体亲本,与对白叶枯病感染的杂交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杂交,在对目标性状——抗白叶枯病持性的强烈选择压下,与轮回亲本回交2次。然后自交,以便于其它有利基因重组,通过按产量与抗性进行鉴定与选择,目前所选育的抗18、抗21、抗25用白叶枯病强菌株浙173接种为高抗(HR),且抗病性状在与感病不育系配组的杂种 F_1中呈完全显性表达。这此抗系与珍汕97A 杂交的 F_1杂种农艺性状都近似于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在江、皖、豫、鄂等白叶枯病病区的杂交稻生产上有应用前景。再继续回交1~2次,可望获得进行白叶枯病抗性研究的近等基因系遗材料。
周毓珍陆作楣吕兴泉丁伦友孙荣才
关键词:杂交水稻白叶枯病
高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的育种方法。从DV85中引进高抗白叶枯病的Xa-7基因导入“明恢63”,经5-10代回交转育,测交鉴定,育成“抗恢63”,用它与珍汕97A、V20A、龙特普A、协青早A等不育系杂交育成的汕优抗...
丁伦友陆作楣周毓珍
文献传递
水稻对白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用白叶枯病菌4号小种的强菌株Z173和细菌性条斑病菌3号小种强菌株RS68接种供试的111份水稻材料,研究水稻对两病抗性的相关性。供试的水稻品种(系)对两病抗性的鉴定表明,供试材料中的籼稻和粳稻对两病的抵抗性都不存在相关性,粳稻对两病的抗性总体上来说优于籼稻;高抗白叶枯病的中间材料高感细条病。
杨杰周毓珍付正擎许志刚
关键词:水稻细条病抗病性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