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晟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强迫症
  • 6篇强迫症患者
  • 2篇信度
  • 2篇抑郁
  • 2篇抑郁样
  • 2篇抑郁样行为
  • 2篇症状
  • 2篇中介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强迫症状
  • 2篇人格障碍
  • 2篇人格障碍患者
  • 2篇中文
  • 2篇问卷
  • 2篇相关电位
  • 2篇教养方式
  • 2篇父母教养方式
  • 1篇电图
  • 1篇电位研究
  • 1篇性别差异

机构

  • 1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周晟
  • 13篇朱熊兆
  • 11篇董姣姣
  • 10篇雷辉
  • 9篇樊洁
  • 5篇钟明天
  • 2篇王瑜萍
  • 2篇刘婉婷
  • 2篇薛亮
  • 2篇白玫
  • 2篇张逸
  • 2篇王芹
  • 2篇张晟
  • 2篇张丽
  • 1篇周晟
  • 1篇蚁金瑶
  • 1篇张小崔
  • 1篇董姣姣

传媒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应激方式引发的抑郁大鼠行为特征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经历不同类型的应激后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差异。方法将新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母爱剥夺应激组(27只)、慢性温和应激组(29只)、双重应激组(31只)和正常对照组(30只)。母爱剥夺组大鼠于出生后即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慢性温和应激组大鼠在成年后接受慢性温和应激,双重应激组大鼠先接受母爱剥夺应激,成年后再接受慢性温和应激,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作为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指标。结果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爱剥夺组[(119.30±65.56)s]、慢性温和应激组[(145.00±80.24)S]及双重应激组[(170.03±61.75)S]大鼠静止漂浮时间长于对照组[(81.14±52.40)s,F=11.53,P〈0.01],其中双重应激组长于母爱剥夺应激组(P〈0.01),慢性应激组和双重应激组、母爱剥夺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糖水偏爱实验中,慢性温和应激组[(0.43±0.28)]、双重应激组[(0.50±0.26)]和对照组[(0.54±0.28)]大鼠的糖水偏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P〉0.01),母爱剥夺组[(0.32±0.22)]的糖水偏爱率低于对照组和双重应激组(均P〈0.05);雌、雄大鼠的静止漂浮时间和糖水偏爱率在不同应激方式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应激方式均可导致大鼠表现出某种抑郁样行为。不同应激方式所致的抑郁样行为在不同性别的大鼠间无差异。
张丽朱熊兆白玫张逸张晟薛亮周晟蚁金瑶
关键词:应激抑郁样行为强迫游泳实验性别差异
强迫症患者脑成像的研究进展
2013年
当前对于强迫症患者脑成像研究较为一致的发现:患者的眶额叶,纹状体,丘脑,扣带回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异常。也有部分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顶叶,小脑,海马等也存在结构与功能异常。大量研究共同发现眶额叶-纹状体-丘脑通路功能异常可能是强迫症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尝试综合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求探索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并尽量为后来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周晟朱熊兆雷辉董姣姣
关键词:强迫症脑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在其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特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FMPS)对129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母亲的过分干涉和保护(M2)、拒绝否认(M3)、惩罚严厉(M4)和父亲的拒绝否认(F5)均与完美主义和强迫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又均通过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完全中介作用于强迫症严重程度。结论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子女的完美主义特质影响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要从源头调节父母的教养方式,提高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董姣姣周晟朱熊兆雷辉樊洁钟明天
关键词:强迫症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中介
强迫症患者情绪Stroop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被试注意控制的异同和其神经机制。方法记录26名强迫症患者和24名正常对照组在执行情绪Stroop任务时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结果强迫症患者整体反应时[(467±14.88)ms]长于正常对照组[(409.65±15.49)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症患者整体的P2和P3波幅[分别为(10.41±0.49)μV,(10.04±0.68)μV]大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89±0.48)μV,(7.68±0.67)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患者额区P2成分的潜伏期[(190.09+4.71)ms]长于正常对照组[(179.60±4.7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对一般负性刺激不存在注意偏向,但有普遍的注意抑制困难。
樊洁钟明天朱熊兆雷辉董姣姣周晟刘婉婷
关键词:强迫症事件相关电位
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评估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在强迫症(OCD)中的发病率,探讨伴OCPD的O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DSM-Ⅳ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手册(SCID-Ⅱ)中有关OCPD的诊断项目对260例OCD患者进行评估,据其是否符合OCPD诊断而将患者分为共病组(OCD+ OCPD)和非共病组(OCD-OCPD).对两者的临床特征、焦虑、抑郁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 78例(30%)OCD患者符合OCPD的诊断;共病组有更多的物品污染、囤积以及高道德标准强迫思维和更多的检查、囤积和混合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且共病组强迫行为严重程度、抑郁及特质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共病组,但两组首次出现强迫症状的年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比例以及自知力水平、状态焦虑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的重叠可能增加了其病理心理的严重程度.
樊洁朱熊兆雷辉董姣姣周晟刘婉婷钟明天
关键词:强迫症共病
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45名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42名强迫症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54名健康对照者参与停止信号任务。结果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更高的抑郁、焦虑水平、以及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两组强迫症患者的抑制过程的反应时(SSRT)都比健康对照者更长,但是两个强迫症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并不会加重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损害。
雷辉樊洁周晟董姣姣朱熊兆
关键词:强迫症
强迫症亚型的分类与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3年
近年来关于强迫症的研究发现强迫症在临床症状、病因、病理机制、治疗及预后方面表现复杂,很多学者认同强迫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存在不同种类的亚型。本文就亚型的分类现状做一综述。
董姣姣朱熊兆雷辉周晟
关键词:强迫症
强迫信念在强迫症患者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强迫信念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Y-BOCS中文版以及强迫信念问卷-44(OBQ-44)对168名强迫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以及父亲过度保护与患者的症状和强迫信念都呈正相关;强迫信念在父、母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强迫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父、母拒绝否认上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强迫信念在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强迫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
周晟董姣姣朱熊兆雷辉樊洁钟明天
关键词:强迫症父母教养方式中介作用
强迫信念问卷信度及效度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评价强迫信念问卷中文版(OBQ-44)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人群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76例强迫症患者和湖南省长沙市3所高校8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OBQ-44、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测试;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进行OBQ-44信度及效度的评价。结果 强迫症患者与在校大学生OBQ-44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81和0.961,责任感/威胁评估(RT)、完美主义/确定性(PC)、重要性/控制思维(ICT)3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2、0.924、0.905和0.952、0.941、0.917;OBQ-44量表及其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554、0.549、0.513、0.541,均〉0.5;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FI=0.91、TLI=0.90、 χ2/df=3.75、RSMEA=0.06,各指标拟合良好;OBQ-44量表总分及其3个因子得分分别为(91.33±24.96)、(33.38±10.48)、(36.79±10.63)、(21.16±5.85)分,均与Y-BOCS量表总分和OCI-R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597~0.728,P〈0.01)。结论 OBQ-44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中国人群强迫信念评价的有效工具。
王瑜萍王芹雷辉周晟董姣姣樊洁钟明天朱熊兆
关键词:信度
强迫症患者自知力水平与启动反应抑制功能关系的ERP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自知力与反应抑制功能的关系。方法:记录42名强迫症患者(包括8名自知力不良的强迫症患者)和42名健康对照者在执行停止信号任务时诱发的ERPs。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自知力不良和自知力良好组强迫症患者的抑制过程的反应时(Stop-signal reaction time,SSRT)更长(P<0.05),但是强迫症两个组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强迫症患者在抑制成功试次中的Stop-N2波幅值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者(P<0.05),两个强迫症组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抑制失败试次中,自知力良好的强迫症组的Stop-N2波幅值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不良的强迫症患者可能并不存在更严重的启动抑制功能的下降,强迫症的启动反应抑制功能下降可能独立于自知力水平。
雷辉樊洁周晟董姣姣朱熊兆
关键词:强迫症自知力事件相关电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