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原核
  • 3篇原核表达
  • 3篇核表达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贫血
  • 2篇贫血病
  • 2篇贫血病毒
  • 2篇鸡贫血病毒
  • 2篇VP1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原核表达纯化
  • 1篇原核表达和纯...
  • 1篇原核表达及纯...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生物
  • 1篇整合素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机构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济南第...

作者

  • 6篇吴艳红
  • 5篇李云龙
  • 3篇李丛丛
  • 3篇何成强
  • 2篇许媛媛
  • 2篇陈建龙
  • 1篇安利国
  • 1篇李秋艳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猪瘟病毒E2糖蛋白主要抗原域的原核表达及纯化被引量:4
2007年
本实验利用PCR方法从pUC18-E2上扩增出E2基因的主要抗原域片段,长为601bp,将该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得到pET32a-e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其分子量42KD左右;Ni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ET32a-e2重组子的构建及蛋白表达与纯化为进一步制备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基础。
李丛丛吴艳红何成强李云龙
关键词:猪瘟病毒E2原核表达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GenBank中CAV哈尔滨分离株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CAV VP1大片段(608 bp)的引物,利用PCR方法从CAV基因纽序列中扩增出VP1基因的大片段(608 bp),按照正确的读码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得到含VP1大片段的pET32a(+)重组子,转化大肠埃希菌BL2l(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有分子质量约42 ku的融合蛋白表达,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一致,通过Ni亲和层析柱纯化出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与His单抗能够结合。CAV V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融合蛋白的纯化为后续制备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提供了良好的抗原来源,也为研究VP1与其他CAV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吴艳红陈建龙李丛丛何成强李云龙
关键词:鸡贫血病毒VP1原核表达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被引量:4
2005年
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poly(A)-binding protein,PABP]是一类可以与mRNA3′端Poly(A)结合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可通过与Poly(A)的结合参与mRNA的翻译并调节其稳定性。PABP在脊椎动物配子发生和早期胚胎发育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PABP成员还在不断的发现之中,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具有结构和功能各异的Poly(A)结合蛋白。
吴艳红陈建龙许媛媛李云龙
关键词:MRNA真核生物
鸡贫血病毒VP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 CAV/)是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CIA /)的病原。CAV基因组共含有三个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VP1/(51...
吴艳红
关键词:鸡贫血病毒VP1基因原核表达同源重组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精卵质膜融合过程中卵膜上的候选分子被引量:2
2006年
受精过程中精卵质膜融合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基因剔除技术的发展及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发现这一过程涉及多种分子,目前对卵膜上的CD9、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和整合素研究较多。现从细胞层次和分子层次上总结三者在精卵质膜融合方面的实验及结论,分析各个实验结果矛盾之处,讨论精卵质膜融合研究的前景。
许媛媛吴艳红李秋艳李云龙
关键词:CD9
PPARδ启动子克隆及活性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过氧化物酶体活化的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α、δ、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它们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在脂类代谢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PPARδ在骨骼肌中的表达分别要比PPARα和PPARγ高10倍和50倍,它的活化将导致骨骼肌细胞中有氧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升高.为研究PPARδ在骨骼肌中的表达调节,克隆了PPARδ基因5′侧翼区2kb的DNA片段,体外实验证明该片段可以启动GFP表达.然后通过不同的限制酶消化获得不同长度的PPARδ启动子,经启动子活性实验分析发现,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上游179bp的片段就具有启动子活性.通过在线工具对2kb启动子上潜在的转录因子和结合位点进行分析,发现有4个肌细胞增强因子2(myocyte enhancer factor2,MEF2)潜在的结合位点,在MEF2A共转染实验中,发现随着MEF2A浓度升高,2kb的PPARδ启动子转录活性增强,表明MEF2A确实能提高PPARδ启动子活性.上述结果为研究PPARδ在肌肉中的表达调节和功能提供了依据.
何成强李丛丛吴艳红安利国李云龙
关键词:PPARΔ骨骼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