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舰宇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胰岛
  • 5篇甲状腺
  • 3篇胰岛细胞
  • 3篇树突
  • 3篇肿瘤
  • 3篇微重力
  • 3篇腺癌
  • 2篇胰岛移植
  • 2篇原发性
  • 2篇少年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青少年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细胞集落
  • 2篇细胞移植
  • 2篇淋巴

机构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20篇吴舰宇
  • 11篇代文杰
  • 8篇宋春芳
  • 6篇周毅
  • 5篇宋纯
  • 4篇邢军
  • 4篇刘锐
  • 4篇陈艳波
  • 3篇许评
  • 3篇时启柱
  • 3篇陈大明
  • 3篇徐德全
  • 2篇刘晓岭
  • 2篇马田雨
  • 2篇冯金发
  • 2篇冯景
  • 2篇赵保国
  • 1篇朱化强
  • 1篇许评
  • 1篇翟舒娅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手术中引流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0年
甲状腺切除术是普外科中一种常见手术,自其开展以来,甲状腺危象、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出血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的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其导致不良后果的可能方法,成为目前讨论的焦点,本文主要讨论甲状腺术后放置引流的作用。
陈大明代文杰吴舰宇时启柱
关键词:术中引流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危象甲状腺术后
成人及胚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我们采用胚胎和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成功治疗1例1型糖尿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女,16岁,黑龙江省庆安县人。身高1-60m,体重52kg,血型O型,胰岛素抗体阳性。
许评周毅金心宋纯邢军陈艳波冯金发吴舰宇刘瑞石玉波刘晓岭宋春芳
关键词:胰岛细胞1型糖尿病成人
成人及胚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1例报道
自2000年加拿大埃德蒙顿市阿尔伯塔大学Shapiro等报道连续7例胰岛移植获得成功以来,埃德蒙顿方案成为胰岛移植的标准方案.但埃德蒙顿方案的成功通常需要2~3个胰腺供体供给一个患者,而且术后需要应用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
许评郭春光石玉波刘晓岭尚春晓贺长军宋春芳周毅宋一民宋纯邢军陈艳波冯金发吴舰宇刘瑞
关键词:胰岛移植免疫抑制剂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高压氧微重力培养提高冻存胰岛质量和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胰岛冻存前后经高压氧细胞旋转培养系统(HORCCS)培养后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能否提高胰岛移植的效果。方法将分离纯化的大鼠胰岛分为:A.体外实验组:将各组大鼠胰岛经HORCCS培养或普通培养30d,检测细胞内DNA和胰岛素含量,胰岛存活率,胰岛素分泌水平。B.胰岛移植实验组:将各组大鼠胰岛经HORCCS培养或普通培养7d,然后移植,观察移植受体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电镜观察各胰岛移植实验组中培养7d时的胰岛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经高压氧RCCS培养14d的胰岛存活率及胰岛素分泌水平高于普通培养组(P〈0.05)。移植了经HORCCS培养的胰岛后,受体血糖在移植后2周即恢复为正常值,并维持到移植后10周。全部受体维持正常血糖耐受曲线。电镜下可见经HORCCS培养后,冻存复苏胰岛表面形成微小的孔道。结论胰岛冻存前后经高压氧RCCS培养后可以建立营养输送管道,不但有利于氧和营养物质的运输,更有利于胰岛内细胞的均匀一致的冻存,从而减少冻存对胰岛的损害,提高胰岛的分泌活性和成活率。
周毅刘锐吴舰宇代文杰宋春芳
关键词:胰岛移植高压氧WISTAR冻存微重力
原发性肝癌误诊为肝脓肿1例被引量:2
2009年
1病历简介病人男性,46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寒战高热10d,于2009—02—11凌晨急诊入院。病人10d前突发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伴右上腹胀痛。无恶心呕吐、腹泻。查体:T39.2℃。急性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无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触诊有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击痛明显,无移动性浊音。
陈大明代文杰姜洪池吴舰宇时启柱冯景
关键词:肝癌肝脓肿
复发两次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性,42岁。主因“左颈侧区淋巴结肿大1个月”于2013年5月23日入院。1985年因“左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无颈淋巴结肿大)”在当地医院行左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术后无手足搐搦及声音嘶哑,未行促甲状腺素(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抑制治疗。
徐德全代文杰吴舰宇马田雨赵保国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青少年颈淋巴结肿大复发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
盲肠癌伴髂腰部肠外瘘一例
2009年
患者女,66岁。因髂腰部肿物4个月,破溃伴腹痛、腹胀7d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诊断肠梗阻,曾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未见异常;对症治疗肠梗阻症状消失。4个月前发现右后腰部一圆型肿物,约5cm×4cm×2.5cm大,肿物皮肤表面红肿热伴疼痛,诊断升结肠瘘,于当地医院行切开引流术,从瘘口引出黄色液体约50~100ml,味臭,后每日换药治疗,瘘口逐渐闭合。
吴舰宇翟舒娅刘晓岭孙景云代文杰宋春芳
关键词:腰部肠外瘘盲肠癌肠梗阻症状停止排气结肠镜检
提高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移植生物相容性和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和睾丸Sertoli细胞联合移植以及改变微囊物理特性是否可以提高生物相容性和移植效果。方法动物分6组:实验组1、2,对照组1、2、3、4每组移植(2000±100)个微囊化新生猪胰岛样细胞簇和睾丸Sertoli细胞,每组移植受体7只,将各组微囊移植入受体腹腔内,观察微囊的生物相容性和移植物的生物活性。结果实验组1血糖值于移植后2周降至正常(187±27)mg/dL,明显早于其他各组。并维持至移植后6周。实验组1中腹腔附着微囊数少,其活性率在68%±11%,明显高于游离微囊组的48%±10%,P〈0.05。实验组1中微囊周围细胞过度增生反应最轻,实验组2中呈中度细胞过度增生。结论微囊光滑,规则,直径不宜过大(350±50)μm,包裹1~2个细胞团更有利于减轻囊周过度增生,睾丸Sertoli细胞通过某些因子抑制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减轻细胞过度增生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进而提高移植效果。
刘锐冯景宋海彬代文杰吴舰宇周毅
关键词:微重力微囊化胰岛
左乳肿块2年,增大破溃伴疼痛半年,加重2 d被引量:2
2013年
乳腺癌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且极具侵袭性的肿瘤,其细胞构成主要包括上皮细胞以及间叶细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细胞移植外科于2010年7月诊治1例乳腺癌肉瘤。为了给乳腺癌肉瘤病人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使其拥有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获得长期生存。现对该例的诊治特点进行讨论。
徐德全代文杰吴舰宇王松
关键词:乳腺癌肉瘤乳腺癌
来源骨髓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方法特征及其合理时间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从骨髓来源的免疫辅佐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培养操作技术及合理的培养时间。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2在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进行。树突细胞来源为健康SD大鼠的骨髓细胞,分别加入4种细胞因子: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L,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5μg/L,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10μg/L,重组大鼠γ干扰素20μg/L,共培养2周。每隔2d加细胞因子1次,保持各细胞因子的浓度不变,分离树突细胞采用“培养黏附法”。在培养的第3天吸去上清后重新加入培养液,在培养2周后收获悬浮的树突状细胞,分离树突细胞采用“培养黏附法”。在培养的第1,3,5,7,9,11,13,15天用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取一部分细胞在培养的第7,11,13,15天行流式细胞仪检查,并用PE标记的抗大鼠CD86单克隆抗体检测它的成熟度(CD86单抗阳性为成熟)。结果:①树突状细胞的形态:从培养第7天开始细胞周围开始逐渐伸出突起,第13天以后突起五六支左右,且长度逐渐缩短,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伸出长短不等的突起,类似神经细胞的树突。②培养所得的树突状细胞数量:1只大鼠平均得到(1.18±0.21)×107。③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度:培养第7,11,13,15天CD86单抗的阳性率分别为30%,80%,92%,94%。结论:应用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两种常规的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基础上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培养2周,应用培养黏附法分离树突状细胞,可得到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且数量较多。
吴舰宇宋春芳许评刘锐
关键词:树突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