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梅

作品数:99 被引量:619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5篇红麻
  • 31篇选育
  • 23篇黄麻
  • 20篇水稻
  • 18篇高产
  • 14篇杂交
  • 14篇不育
  • 12篇抗病
  • 12篇红麻新品种
  • 12篇不育系
  • 10篇性状
  • 9篇钝感
  • 8篇杂交水稻
  • 8篇种质
  • 8篇基因
  • 7篇雄性不育
  • 7篇雄性不育系
  • 7篇细胞质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 7篇细胞质雄性不...

机构

  • 97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福建省种子总...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省种子管...
  • 1篇福建省中医药...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安徽省种子总...

作者

  • 99篇吴建梅
  • 94篇林荔辉
  • 78篇祁建民
  • 63篇方平平
  • 54篇陶爱芬
  • 35篇徐建堂
  • 23篇林培清
  • 23篇周元昌
  • 22篇潘润森
  • 21篇毛大梅
  • 20篇吴为人
  • 18篇林培青
  • 17篇官华忠
  • 15篇池仁漫
  • 14篇陈志伟
  • 11篇李维明
  • 9篇陈志伟
  • 9篇张立武
  • 8篇陈双龙
  • 7篇林日新

传媒

  • 16篇中国麻业科学
  • 7篇中国麻业
  • 6篇杂交水稻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中国蔬菜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中国油脂
  • 1篇中国种业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1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麻刚刺性状遗传及其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研究了个红麻品种茎基部中部梢部及叶柄上的刚刺性状的数量分布及纤维产量与品:22、、质性状方面的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根据刚刺性状的数量分布分析刚刺性状数量分布是叶柄多于茎10。,杆其中茎杆刚刺以基部分布最密叶柄刚刺以茎中部分布较多茎杆刚刺三个不同部位的遗传力在,;;86.1%-之间其相对遗传进度较高并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系数在育种中可通过与少刺或无刺突变体回交和定92.4%,,,向轮回选择可以选育出少刺或无刺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本研究对红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刚刺性状与多个性状呈负相关单株干皮重与皮厚茎粗株高单株鲜茎重呈显著正相关。
吴建梅林培青方平平林荔辉祁建民
关键词:红麻茎杆性状遗传叶柄单株遗传变异系数
应用RAPD指纹探讨黄麻属种间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被引量:34
2003年
采用RAPD标记构建了黄麻属 (Corchorus)植物 10个种 2 7份材料的指纹图谱 ,从 11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 2 5个引物 ,共扩增出 32 9条DNA片段 ,分子量在 0 3~ 3 0kb之间 ,其中 2 94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 ,多态比率 (PPB)为 89 36 %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 13 16条带。用BiolD+ + 数据分析软件 ,计算Nei氏相似性系数 ,建立了UPCMA聚类图。结果表明 :(1)供试黄麻属 15份野生种和 12份栽培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相似系数在 0 4 9~ 0 98;(2 )在聚类分析中 ,当L1 聚值水平D =0 785时 ,可将两个栽培种及其近缘野生种 (C .capsulri和C .olititorius)与原始黄麻野生种划分为 3个不同类群。反映出栽培种及其近缘野生种与原始野生种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 ;(3)当L2 取值水平D =0 85 0时 ,可将供试 2 7份材料划分为 10个以物种为单元的亚类群或个类 ,①即假黄麻C .aestuans(3份 ) ,②三齿种C .tridens,③梭状种C .fascicularis,④假长果种C .psendo olitorius,⑤假圆果种C .pseudo capsularis ,⑥三室种C .tilacularis,⑦甜麻 (新种未定名 ) ,⑧圆果种C .capsularis(9份 ) ,⑨长果种C .olitorius(7份 ) ,⑩荨麻叶种C .uriticifolius,结果与 10个种的经典分类相吻合 ,揭示了种间的遗传差异性?
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方平平吴建梅
关键词:黄麻RAPD聚类分析
红麻优异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被引量:85
2008年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近年育成和引进的红麻品种,为红麻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八·五"至"十·五"期间育种单位选育的及近年从国外引进的共40个红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年各设3次重复。估算40个红麻品种12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3个主成分和欧氏距离为基础,分别作二维散点图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在40份红麻种质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7%。第1主成分为韧皮纤维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达53.44%;第2主成分为茎秆皮骨构成因子贡献率达24.94%;第3主成分为纤维品质构成因子,贡献率达7.69%。(2)根据品种性状主成分表现,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红麻新品种有福红952-1、福红2-1、KB11、福红992、SCS11-09、KB2、福红2号等7个。其中福红992、KB11、KB2和福红952-1等品种3个主成分构成因子协调最好。(3)在主成分二维排序分析中,当以第1主成分分别与第2主成分和第3主成分向量作二维排序分类,供试品种2个二维排序散布图对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评价,可以把产量和品质性状优异的品种与相对较差的品种区分开来。(4)在欧氏距离聚类图中,当取值D=51.08时可把40份品种分成4类,即1个由36个品种聚成的大类群和1个由2个品种构成的亚类群,以及2个单一品种自成体系的个类(福红952-1、福红2号);在D=39.12水平面上,第Ⅰ大类又可分为3个小亚类群和5个相互距离较远的单一品种自成体系的个类,这5个品种分别为C2032、BG52-1、泰红763、金山无刺(迟)和福红7号。【结论】系统聚类结果可揭示出供试品种的相对遗传距离,对红麻育种亲本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维排序分析结果对区分供试品种产量与品质性状优劣,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二维排序和欧氏距离2种不同分类方法,既有共性又有特异性,都能较好地为红麻品
陶爱芬祁建民林培青方平平吴建梅林荔辉
关键词:红麻主成分聚类分析
一种优质抗病光钝感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育优质抗病光钝感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到聚合优质、抗病与光钝感等优异性状至红麻品种中;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上述优质、抗病、光钝感品种为父本进行饱和回交,育成生育特性呈光钝感、优...
林荔辉祁建民吴建梅林培清方平平陶爱芬徐建堂池仁漫林日新张立武
文献传递
优质杂交早稻T优7889
李维明曾汉章潘润森陈启锋林荔辉祁建民陈志伟张轼江树业毛大梅吴建梅张绪章郑旋林培青林光霖
由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协作,于1997年育成了优质三系不育系T78A,其不育性稳定,米质优,异交率高。1998年配制了杂种优势强、米质优良的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7889。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省...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T优7889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70
李维明黄华康周元昌郑旋潘润森陈志伟林荔辉吴为人毛大梅官华忠祁建民林培青吴建梅赵季志
T优5570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以自育的T55A不育系为母本 ,明恢70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不育系配合力突出、异交性好、育性稳定。用T55A与强恢复系明恢70配制的T优5570 ,具...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T优5570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37
周元昌曾汉章李维明王志纯陈志伟林荔辉潘润森吴为人毛大梅段远霖祁建民林培青吴建梅赵季志官华忠
针对龙特甫A具有配合力好、异交率高、制种产量高,但育性不稳定的特性,选用具有互补性状的地谷B、珍汕97B与龙特甫B进行复合杂交,后代根据育种目标选株与珍汕97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且基本保留龙特甫A优良特性的...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T优5537
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527
李维明张卫清潘润森滕振勇林荔辉周元昌陈志伟吴为人毛大梅刘文炳祁建民林培青吴建梅官华忠赵季志段远霖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优质三系不育系D62A,其品质明显比V20A、珍汕97A优,用它与蜀恢527配制的杂种产量高,品质好。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于1998年引进该组合参加本校品比、多点试验和省区试,表...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D优527
红麻干旱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为锦葵科木槿属短日照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植物,具有耐环境胁迫能力强、适应性广、纤维产量高、品质好等特性。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和技术,通过比较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不同时期...
姜海青祁建民马红勃林荔辉方平平陶爱芬吴建梅徐建堂
文献传递
水稻品种Acc8558抗白叶枯病的抗性基因定位被引量:3
2000年
以高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 Acc8558和高感品种 H359为亲本 ,采用单粒传方法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 ,利用该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 2 2 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 .1996、1997年对该群体连续 2 a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并对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进行了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白叶枯病的抗性由 1对主效基因控制 ,且存在一些微效的修饰基因 .该主效基因位于第 5号染色体的 R830与 P2 2 / M17- 4两标记之间 ,距 R830和 P2 2 / M17- 4的距离分别约为 4 .8c M和 6 .1c
唐定中吴为人李维明吴建梅
关键词: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基因定位抗病育种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