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广森

作品数:52 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颈椎
  • 11篇骨折
  • 8篇手术
  • 8篇内固定
  • 7篇生物力学
  • 6篇生物相容
  • 6篇生物相容性
  • 6篇生物相容性材...
  • 6篇羟基磷灰石
  • 5篇枢椎
  • 5篇寰枢
  • 5篇寰枢椎
  • 5篇脱位
  • 5篇后路
  • 5篇负压
  • 4篇腰椎
  • 4篇切除
  • 4篇外科
  • 4篇脊柱
  • 4篇关节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解放军第30...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泰州市中医院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52篇吴广森
  • 20篇靳安民
  • 15篇马远征
  • 13篇才晓军
  • 7篇陈兴
  • 7篇蒋长亮
  • 6篇田京
  • 5篇童斌辉
  • 5篇李宏伟
  • 5篇彭伟
  • 4篇田斌
  • 4篇常青
  • 3篇胡孔和
  • 3篇隰建成
  • 3篇黄迅悟
  • 3篇于博
  • 3篇冯会成
  • 3篇冯孟明
  • 3篇闵少雄
  • 3篇靳青

传媒

  • 8篇医学研究杂志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型寰枢椎复位内固定器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新型寰枢椎复位内固定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运用Pro/E 2001和MSC.Patran 2005软件,根据Ni-Ti合金寰枢椎复位内固定器和п型固定钉的设计参数,建立复位器有限元模型,部位约束后给以100N力学加载后计算区域受力的节点范围。结果所建模型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形变应力场主要集中在复位器V型尖端与稳定臂折弯处,其最大应力强度为4.78MPa,有2794个节点范围;V型翼的锐角交汇点处所承受的应力强度次之,达0.31MPa,有1953个节点范围;V型翼的末端受力最小,为1.22×10-3MPa,有1730个节点范围。п形固定钉的应力集中在钉齿中央部位和钉齿尖端两侧,最大应力强度为1.68×10-2MPa,有1146个节点范围。结论复位固定器加载后恢复形变时的受力情况和力学特征完全与Ni-Ti合金材料的形状记忆功能和超弹性特征相适应,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吴广森陈兴马远征靳安民张杰李鹏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镍钛记忆合金有限元模型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颈椎后柱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
2009年
目的讨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后柱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共收治颈椎后柱骨折脱位并颈椎间盘突出13例,均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前路采用带锁钢板结合钛网或骨块自体骨移植固定,后路采用侧块螺钉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前、术后依据ASI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术前A级3例,B级10例,术后3~6个月随访达D级9例、C级3例、B级1例,术后6个月~3年平均改善率为81.6%。结论应用前后路联合手术行脊髓减压内固定治疗严重颈椎后柱骨折脱位并颈椎间盘突出,可使脊髓功能早期恢复,早期获得颈椎节段稳定,有利于以后的康复和护理。
袁军吴广森陈风华康书鹏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
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对人骨髓有核细胞毒性的实验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与人体骨髓有核细胞复合体体外培养时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将自行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配制成不同浓度(4,2,1,0.5,0.1g/L)与来自临床志愿者骨髓的人体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复合体外培养,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生长及与生物材料的附着情况。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于不同培养时间(2,4,6,8d)测定细胞增值率(以酶联仪上570nm处测吸光度值表示),以反映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复合材料对骨髓有核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①对照组及不同浓度(4,2,1,0.5,0.1g/L)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细胞培养溶液在培养2,4,6,8d时所测得光密度值均比较接近,差异无显著性(F=0.070~0.255,P=0.929~0.996)。②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见骨髓基质细胞与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材料复合培养组早期可见培养板内细胞增多,少量细胞向材料移行贴附于材料周边,部分细胞直接贴附于材料表面,随复合培养时间延长,附着的细胞增多,无细胞衰老及异常分裂现象。结论:从形态学观察羟基磷灰石/左旋聚乳酸对人体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未见明显细胞毒性。
于博靳安民吴广森汤善华梁伦高田京张辉柳晓秋胡国栋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骨髓细胞生物相容性材料
一种新型经椎弓根螺钉动力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和力学测试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经椎弓根螺钉动力内固定系统,并测试其对失稳腰椎的稳定性效果及对相邻节段的作用.方法 1采用6具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测试各个节段的活动度,为新型动力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提供参数支持.2以钛合金棒、钛缆和钛合金碟片弹簧为主要结构,根据正常腰椎各节段的活动度,参照文献报道的相关测试结果,设定动态连接棒屈曲范围0~10°;,旋转范围0~5°,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力学测试.3制作腰椎失稳模型,测试新型动力内固定系统固定后失稳腰椎固定节段及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并与坚强固定对比,同时测定其上邻节段软骨终板下压力,探讨其稳定性及对相邻节段的作用.结果 与完整脊柱相比,新型动力内固定系统固定后屈伸和侧屈方向的ROM和NZ较完整脊柱减小(P<0.05),但旋转方向的ROM和NZ与完整脊柱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坚强固定组相比,新型动力内固定组三个主方向的ROM和NZ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疲劳试验后的结果表明,固定节段在三个主方向上的ROM和NZ均较疲劳前显著增加(P<0.05),但与失稳脊柱相比,差异仍具有显著性意义,与完整脊柱相比,动力内固定屈伸方向的ROM和NZ仍较小,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侧屈与旋转方向的ROM和NZ与完整脊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动力内固定系统可控性强、可靠性好、能够提供足够的活动度.新型动力内固定系统能对失稳腰椎提供各方向上的稳定性,尤其对前屈后伸的稳定效果最好,疲劳试验后也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相邻节段的ROM和上邻节段终板下压力与固定方式无显著相关.
郑晓勇赵东升马远征张智吴广森侯树勋
关键词:非融合技术腰椎生物力学
寰枢椎腹侧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寰枢椎腹侧手术内固定物置入时的相对危险性,为临床手术技术的改进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37对寰枢椎干骨标本20条线性参数和8个角度参数进行测量,观察寰枢椎腹侧的形态结构。结果:寰椎上下关节突关节的轴截面是前内至...
吴广森彭伟冯会成赵铭马远征
增强组织工程支架:纤维蛋白胶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研究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对于减缓纤维蛋白胶支架降解速度的作用。方法:将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加入纤维蛋白胶中,构建细胞标准支架复合物和细胞增强支架复合物,体外培养,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中的繁殖情况、形态学、超微结构检测以及载体降解情况。结果:两组复合物体外培养一二周后,其质量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复合物的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软骨细胞在纤维蛋白胶支架中立体培养可分泌胞外基质。结论:在纤维蛋白胶中加入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可显著的减缓纤维蛋白胶的降解速度,并且对软骨细胞的繁殖、表型的维持、基质的分泌无不良影响。
张力李奇唐银丽吴广森田京
关键词:组织工程支架纤维蛋白胶抑肽酶氨甲环酸降解速度软骨细胞
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比较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髌骨骨折病人,分别用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手术治疗68例和39例,记录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历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PSS11.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14.2个月。Cable-pin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Kirschner wire治疗组(P<0.05),但医疗费用远高于后者(P<0.01)。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和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Kirschner wire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更为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肯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Cable-pin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但仅适用于横断性髌骨骨折,且医疗费用昂贵,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吴广森才晓军蒋长亮余方圆常青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
纳米科技-生命医学进程的跃迁被引量:4
2004年
吴广森靳安民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物材料
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比较一种自行合成的羟基磷灰石(HA)/左旋聚乳酸(PLLA)复合材料研制的生物活性颈椎椎间融合器(BioactiveCervicalFusionCage,BCFC)和自体髂骨的拔出阻力,以评价BCFC植入椎间后的最初脱位趋向。方法:在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上,行颈前路环锯减压后,分别植入BCFC和自体髂骨,测试植入物的最大拔出阻力。结果:在拔出试验中,BCFC的最大拔出阻力平均为117.87N(最小值97.5N,最大值135.1N)和自体骼骨的最大拔出阻力平均为57.65N(最小值48.6N,最大值68.2N)。结论:BCFC的空心螺柱状结构植入椎间后能提供较好的即刻稳定性,可防止最初脱位趋向,能够满足颈椎椎间支撑融合的要求。
胡孔和靳安民吴广森赵卫东闵少雄田京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乳酸盐类生物相容性材料颈椎椎间盘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优劣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概略阐述了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和讨论了该手术方法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和不足,介绍了最近有关的技术调整和思想改进,预见了该术式乐观的未来。
吴广森马远征陈兴靳安民
关键词:椎板成形术颈椎外科脊髓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