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家桦

作品数:38 被引量:2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央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化学链
  • 13篇载氧体
  • 13篇流化床
  • 13篇化学链燃烧
  • 12篇串行流化床
  • 8篇气化
  • 7篇
  • 4篇生物质
  • 3篇镍基
  • 3篇气力输送
  • 3篇燃烧
  • 3篇流化
  • 3篇煤气
  • 3篇煤气化
  • 3篇CO2分离
  • 2篇电气
  • 2篇东方电气
  • 2篇氧化态
  • 2篇氧化碳
  • 2篇蒸汽

机构

  • 23篇东南大学
  • 18篇中央研究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东方汽轮机有...

作者

  • 38篇吴家桦
  • 22篇沈来宏
  • 22篇肖军
  • 7篇胡春云
  • 6篇郝建刚
  • 5篇刘四威
  • 5篇王雷
  • 5篇顾海明
  • 5篇高正平
  • 4篇王晓亮
  • 4篇陈鹏
  • 3篇赵庆
  • 3篇朱鼎
  • 2篇张辉
  • 2篇卢海勇
  • 2篇唐豪杰
  • 2篇谢斐
  • 2篇郭盼
  • 2篇张思文
  • 2篇杨纯

传媒

  • 10篇东方电气评论
  • 5篇化工学报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氮肥技术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煤炭加工与综...
  • 1篇锅炉技术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串行流化床内气体串混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串行流化床反应器间的气体串混是影响化学链燃烧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串行流化床冷态试验装置,通过改变各反应器入口流化数,考察反应器间的串混量及串混率。反应器之间的气体串混路径可能有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之间的气体串混、燃料反应器内气体向旋风分离器串混、隔离器气体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之间加设隔离器能有效阻止两个反应器之间发生气体串混;燃料反应器内少许气体通过反应器内料腿向上串混到旋风分离器排气中,串混率约为2%,这使得该串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的理论碳捕集效率可以达到98%;燃料反应器流化风速对隔离器内气体在两个反应器的分布影响较小,采用水蒸气流化可避免隔离器气体向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内串混所带来的影响。
张思文吴家桦顾海明沈来宏肖军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串行流化床CO2分离
基于Fe2O3的煤化学链燃烧分级送风实验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缓解载氧体颗粒表面的烧结,本文提出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对空气反应器进行分级送风。以Fe_2O_3为载氧体,在10 kW级串行流化床实验装置上进行煤化学链燃烧分级送风实验,探讨了一二次风的配比对两个反应器气体产物组成以及煤中碳的捕集效率的影响,利用SEM和BET对反应前后载氧体的物化性能进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级送风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载氧体的烧结程度,有助于载氧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反应性能的维持。
吴家桦沈来宏肖军郝建刚高正平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分级送风
基于镍基载氧体的串行流化床煤化学链燃烧实验
2013年
以NiO/Al2O3为载氧体,在1 kWth串行流化床反应器上进行了煤化学链燃烧实验,通过四个参数:碳转换效率ηC,coal、煤气化产物的转换效率、碳捕集效率ηC,cap及煤燃烧效率ηcombust对煤燃烧过程进行表征,考察了燃料反应器温度tFR、过量空气系数α、隔离器水煤比SLS/C、燃料反应器水煤比SFR/C和热负荷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tFR和SLS/C的增大有利于煤气化产物的转换;tFR、α和SLS/C的增大有助于ηC,coal的提高,随着SFR/C由0.8增加到1.8,ηC,coal呈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并在SFR/C=1.2达到最大值;ηcombust和ηC,coal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主要受飞灰含碳量中残碳损失的影响;tFR提高有助于提高ηC,cap,而α和SLS/C的增大使得ηC,cap降低。
顾海明吴家桦沈来宏肖军
关键词:载氧体串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
串行流化床中固体燃料化学链燃烧过程机理研究
以煤为主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燃煤CO2减排的关键是从燃烧产物中将CO2分离出来。现有的煤炭利用方式主要是以空气为氧化剂进行燃烧,生成烟气中的CO2被大量的氮气所稀释,致使CO2的后续处理(...
吴家桦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载氧体串行流化床二氧化碳捕集化石燃料
文献传递
基于Fe基载氧体的生物质化学链燃烧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化学链燃烧技术(CLC)是一种含有CO2内分离的新型燃烧技术。以Fe2O3为载氧体,在10 kWth级串行流化床上进行了生物质化学链燃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燃料反应器温度、生物质进料量和水蒸气量对2个反应器(燃料反应器+空气反应器)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器温度虽然有助于速控步(即气化反应)的进行,但是受载氧体的载氧率和颗粒循环速率的影响反而不利于CO2捕集。随着生物质进料量的增加,燃料反应器需氧量的上升,不利于燃料反应器CO2的捕集。而水蒸气量的增加有利于燃料反应器CO2的捕集,但是同时也导致H2的出现。
郝建刚吴家桦王雷沈来宏肖军
关键词:化学链燃烧生物质载氧体CO2串行流化床
固体燃料的间接气化装置及方法
固体燃料的间接气化装置及方法将固体燃料的气化和燃烧过程分隔开来,用该方法气化固体燃料能得到高品质的气化产物,通过外置隔离器和返料管将循环流化床和喷动流化床保持连通,循环流化床、喷动流化床和外置隔离器内床料为高温惰性热载体...
沈来宏肖军吴家桦张辉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质间接燃烧分离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生物质间接燃烧分离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方法为生物质的一种燃烧方式,基于循环载氧体的生物质燃烧过程,该装置由循环流化床、旋风分离器、和流化床组成一个循环回路;其方法在于循环流化床内金属和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经...
沈来宏吴家桦肖军
文献传递
一种化学链燃烧过程金属载氧体氧化再生装置及方法
化学链燃烧过程金属载氧体氧化再生装置及方法为还原态金属载氧体氧化再生的一种氧化反应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流化床和旋风分离器组成。将还原态金属载氧体氧化所需要的空气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空气从流化床的底部送入,另一部分空气从流...
沈来宏吴家桦肖军
文献传递
水煤浆制备技术在环保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介绍了水煤浆制备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原料多样化、分散剂绿色化、水煤浆制备过程环保化等。重点阐述了水煤浆技术在固废与废液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对水煤浆制备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慧杨纯吴家桦
关键词:水煤浆分散剂固废
燃煤电站CO_2捕集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13
2011年
由CO2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这使得CO2捕集和储存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燃煤电厂是CO2重要的排放源,同时也是将来CO2捕集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本文介绍了4种主要的燃煤电厂CO2捕集技术,包括燃烧前脱碳技术、燃烧后CO2捕集技术、富氧燃烧技术和化学链燃烧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各自的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经济性、先进性和成熟度3个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我国CO2捕集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晓亮吴家桦赵庆
关键词:燃煤电站CO2捕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