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丰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1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湿地
  • 3篇城市
  • 2篇地震
  • 2篇地震灾区
  • 2篇动力机制
  • 2篇震灾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汶川地震灾区
  • 2篇景观
  • 2篇风能
  • 2篇风能资源
  • 2篇城市湿地
  • 1篇遥感
  • 1篇灾后
  • 1篇中国湿地
  • 1篇人口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功能
  • 1篇生态规划
  • 1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吴丰林
  • 6篇方创琳
  • 2篇李茂勋
  • 2篇赵雅萍
  • 2篇周德民
  • 2篇胡金明
  • 1篇蔺雪芹
  • 1篇宫辉力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春市城市湿地景观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城市扩张和各种驱动因子的影响下,不少城市的城市湿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服务功能...
吴丰林
关键词: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
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开发与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建设被引量:2
2008年
在研究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本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评估;汇总了该地区1997年-2006年间的风电场装机情况以及对应时间序列的社会经济相关指标,总结了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现状;根据风能禀赋、土地覆被类型以及已有和规划修建风电场等影响指标,以10km×10km为基本空间单元,将研究区划分为5852个基本网格,通过格网分析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风电场选址和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建设布局适宜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将风电产业基地布局的适应性分为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中等适宜区、较低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探讨了环渤海地区建设1 850×104kW风电产业发展目标和风电场选址方案,以及相应实现的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建设环渤海地区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与高耗能无碳型产业基地的设想,该基地包括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山东半岛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和冀西北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最后提出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布局以及相关非并网风电发展政策。
吴丰林方创琳蔺雪芹
关键词:风能资源风电场建设
中国湿地卫星遥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7
2006年
湿地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由于湿地多处于偏远地区难以有效进行监测与开展研究,更凸现出遥感信息定量化、多时相、多平台、信息量大、可比性强的优点。在对比国外最新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从湿地卫星遥感识别分类模型、湿地资源调查、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湿地植被生物量估测以及湿地卫星遥感未来发展趋势与特点5个方面对我国湿地卫星遥感应用研究进展及其主要成果特点进行全面回顾,对我国湿地卫星遥感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周德民宫辉力胡金明吴丰林
关键词:湿地遥感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0年
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获得了广泛发展。近年来,中国各地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继出现,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比较缺乏。基于此,选择城市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综述其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进展,分析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探寻其一般研究思路,以期为城市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城市产业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回顾了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进展,并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一般思路。该研究思路强调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作用;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划分为内核系统和调控系统;强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以其动力机制的分析为基础,以保证所选发展模式的科学合理。
吴丰林方创琳赵雅萍
关键词:动力机制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PAF模型被引量:13
2011年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方法尚比较薄弱,尤其是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鲜有涉及。首先对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概念与逻辑关系进行解析;其次,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进行解构,将城市产业集聚系统解构为内核系统与调控系统;最后,综合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构建PAF模型。PAF模型耦合了动力机制与模式的关系,能够在定量求解的基础上,分析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与所应采取的合理发展模式,并可以通过对动力的调控来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吴丰林方创琳赵雅萍
关键词:动力机制
中国风能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阶段划分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选取各省1997~2006年10年间的能源消费与经济产出数据,通过构建经济产出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利用当量代算的方法,估算中国风能资源实际开发储量单位小时的原煤当量价值、原油当量价值和电力当量价值,分别是2006年全国GDP的527.11倍、1195.20倍、5745.82倍。构建中国风能资源开发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能源指标、风能禀赋指标和其他指标3类,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结合构建的风能开发利用阶段划分的概念函数,以省为基本尺度,对中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阶段进行划分,共分为4个阶段:优化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初始发展阶段。并简单论述了每种开发阶段对风能资源开发应采取的基本发展策略。
吴丰林方创琳
关键词:风能资源价值评估
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由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在实际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引入杠杆原理,构建了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逻辑框架,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该研究框架的应用和检验。该逻辑框架,耦合了城市定位、发展战略研究与杠杆原理的结构关系,用杠杆原理的简单结构与要素组成,来指导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思路,能客观上明晰研究思路,同时降低规划者的主观倾向所产生的偏差。
吴丰林
关键词:城市规划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化与进城务工人员的空间分异及流向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灾区51个县(市、区)的1 271个乡镇城镇人口、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调研统计数据发现,汶川地震灾区城镇人口数量少,城镇化水平过低(只有19.8%),比同期全国城镇化水平低24.1个百分点,城市化发展尚处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巨大,较低和低度城镇化地区占78%以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更加偏低。但灾区进城务工人员规模达359.31万人,相当于灾区总人口的1/5,根据各乡镇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比率,将灾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空间分布分为高外出区、较高外出区、中等外出区、较低外出区、低外出区共五种类型,呈现出到省外的进城务工人员多于到省内县外的进城务工人员,平原丘陵地区多于山地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多于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密集地区多于稀疏地区、城镇化较高地区多于较低地区、汉族地区多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分析灾区到省外务工的人员流向可知,外出到省外务工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山西、新疆等资源富集地区。为了提高灾区城镇化水平,建议加快灾区城乡统筹重建步伐,推进灾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本土化,变灾民为市民,加大灾区灾民劳务输出的力度,多渠道扩大灾民就业,对口建立灾区劳务输出市场,确定劳务输入的重点区域。
方创琳李茂勋吴丰林
关键词:城镇化进城务工人员空间分异汶川地震灾区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被引量:33
2007年
综述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和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认为城市湿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必须对其进行具有前瞻性的景观生态规划。分析景观过程和景观格局相互关系,结合目前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多流于现状的局限,提出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将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和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结合起来,使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包含时、空二维信息。该途径提出的目的是使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更具前瞻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作用,并对构建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理论框架有积极意义。
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
关键词: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
汶川地震灾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适宜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汶川地震灾后山区城乡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评价是科学确定灾后山区人口与居民点规模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灾区51个县市的1 264个乡镇为评价范围,以各乡镇实地调研统计数据为依据,选取灾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率、外出打工人口比率、人口震亡率、民族人口比率以及高程、坡度等综合地形指标共7个指标为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计算灾后城乡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评价指数,然后根据适宜性程度将灾区分为高度适宜地区(面积占11.03%)、较高适宜地区(占15.29%)、中度适宜地区(占29%)、较低适宜地区(占30.08%)和不适宜地区(占14.6%)共5级,依此提出了灾后山区城乡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评价对重建的几点建议,建议灾区城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以人口与居民点空间配置适宜性分区为引导,人口与居民点配置尽量避开龙门山大断裂带沿线地区及高山峡谷地区,人口与居民点配置规模不能超过人口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安置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同质性,尽量就近安置,平原及丘陵地区是人口集中配置的地区,鼓励外出打工人口带家属在打工地自愿就地安置,产业布局、就业及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建设布局要与人口配置格局有机结合起来。
方创琳吴丰林李茂勋
关键词:城乡人口汶川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