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东辉

作品数:112 被引量:70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57篇土壤
  • 40篇群落
  • 27篇土壤动物
  • 14篇群落结构
  • 13篇土地利用
  • 12篇线虫
  • 10篇松嫩草原
  • 10篇土壤线虫
  • 10篇农田
  • 10篇草原
  • 9篇土壤螨
  • 8篇生物多样性
  • 8篇湿地
  • 8篇跳虫
  • 8篇群落特征
  • 7篇凋落
  • 7篇凋落物
  • 7篇三江平原
  • 7篇生境
  • 7篇土壤生态

机构

  • 92篇中国科学院
  • 36篇吉林大学
  • 28篇东北师范大学
  • 13篇哈尔滨师范大...
  • 11篇中国科学院上...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吉林农业科技...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12篇吴东辉
  • 15篇张柏
  • 15篇常亮
  • 15篇陈鹏
  • 14篇武海涛
  • 14篇孙新
  • 13篇高梅香
  • 12篇王云彪
  • 11篇尹文英
  • 9篇张少庆
  • 9篇闫修民
  • 7篇张新艳
  • 7篇张兵
  • 7篇宋理洪
  • 6篇胡克
  • 5篇吕宪国
  • 5篇张雪萍
  • 5篇倪珍
  • 5篇刘晶
  • 4篇殷秀琴

传媒

  • 12篇生态学报
  • 8篇生态学杂志
  • 6篇动物分类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生物多样性
  • 4篇土壤学报
  • 3篇Curren...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Zoolog...
  • 2篇地理科学
  • 2篇Entomo...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耕作方式对玉-豆轮作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为阐明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轮作种植模式黑土农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的影响,2015年5月至9月间,利用陷阱法对连续13年玉米大豆轮作模式的定位试验站三种耕作方式(免耕、垄作、秋翻)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动物1002只,隶属于3纲11目29科37个类群,凹唇蚁、玉米毛蚁和直角通缘步甲为优势类群。免耕(NT,no tillage)有利于增加蜘蛛类群密度,垄作(RT,ridge tillage)和秋翻(MP,mould board plough)显著增加了玉米毛蚁密度。耕作方式仅对群落密度有显著影响显著影响(P<0.05),而大豆不同生育阶段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特征(P<0.05; P<0.001)。长期玉米大豆轮作种植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营养功能群在不同耕作方式中所占比例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NT、RT)更有利于捕食性和植食性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常规耕作(MP)则是杂食性动物占据优势,明显呈现对不稳定环境的适应。大豆不同生育期,各功能群的个体数与类群数的动态变化不尽一致,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轮作对维持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内部物种间的关系及其营养结构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和轮作种植模式相结合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
朱新玉刘洁刘洁吴东辉
关键词:功能类群轮作
湿地水样原位连续采样器
湿地水样原位连续采样器,本发明涉及一种采集水样的工具。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采水器存在的体积大,容易扰动水体,无法适用于生长有密集植物的湿地水体或者具有表面浅层水的沼泽湿地中等问题。本发明的输水管的下端凸出部分插装在活塞的...
武海涛刘树元王云彪姜明吕宪国吴东辉
文献传递
土壤动物食物网研究方法被引量:15
2015年
长期以来关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都集中在地上部分,而对于地下部分知之甚少。地下生态系统营养关系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重要载体。研究土壤动物食物网已成为现代地下/土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由于土壤动物的个体小、食性复杂、栖息环境隐蔽等原因,使得对土壤动物食物网的研究困难重重,所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国际上近几十年来土壤动物食物网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传统方法(野外直接观察法、室内培养实验观察法、显微镜下肠容物分析法)、常用方法(消化酶分析法、脂肪酸分析法、稳定同位素技术、特定化合物分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和现代分子方法(DNA分子跟踪食物链网络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3大类,具体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根据土壤动物自身特性及对各方法的优势与劣势的比较,脂肪酸分析法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法是当前土壤动物食物网研究的常用方法;随着未来物种分子鉴定技术的改进和数据库的积累,DNA分子跟踪食物链网络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窦永静常亮吴东辉
关键词:土壤动物食性营养关系食物网
跳虫捕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跳虫捕获装置,包括吸虫器,所述吸虫器的上端中心处有连接管A穿过,连接管A通过硅胶管A连接抽气泵所述,吸虫器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漏斗A和漏斗B,吸虫器的下端实心部位中设置有圆孔A,漏斗A的上端设置过滤网,...
谢致敬孙新张少庆窦永静吴东辉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NaCl溶液分离线虫的方法
一种利用NaCl溶液分离线虫的方法,它涉及分离线虫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蔗糖离心浮选法分离线虫中出现的用时较长,工作量大,线虫易受损伤而且消耗电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一、将线虫载体样品加入到NaCl溶液...
王云彪闫修民武海涛吴东辉
文献传递
双向演替背景下三江平原湿地土壤线虫群落动态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类型多样且典型,是我国集中连片且分布面积最大的内陆平原淡水湿地分布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经历4次大规模开垦后使得湿地面积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干扰对湿地的影响,如化肥与农药使用量随...
王云彪吴东辉
关键词:农药污染线虫营养类群生态毒理
刈割活动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8
2007年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功能类群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线虫8,335条,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7目23科40属。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样地相比,刈割活动样地中线虫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减少,群落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R)虽低于围栏封育样地,但两类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刈割活动尽管明显降低土壤线虫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数,但对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有限;样地间PPI/MI值差异明显,表明刈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土壤线虫功能类群组成,其中受影响的主要是非植物寄生线虫。
吴东辉尹文英陈鹏
关键词:土壤线虫羊草松嫩草原
长春市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0
2006年
对长春市郊区天然次生林、农田、防护林和市区公园绿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生境进行土壤弹尾虫调查,研究土地利用差异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差异对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影响明显,地表凋落物移除和耕作活动是影响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地表凋落物移除显著减少弹尾虫的个体数量和群落多样性,耕作活动影响弹尾虫个体数量在土体中的垂直分布;地表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也有一定影响。
吴东辉张柏陈鹏
关键词:群落结构土地利用凋落物
一种基于蚯蚓和生物质炭提高黑土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一种基于蚯蚓和生物质炭提高黑土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它涉及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单纯向农田土壤中添加有机碳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幅度小的技术问题。本方法:春季将生物质炭与表层土壤混合后...
王维吴东辉李蕴慧常亮王光华
刈割和封育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应用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和围栏封育对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跳虫1 086只,分别隶属于8科18属。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能够提高草地土壤跳虫的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其中个体密度提高最为迅速和显著;但长期刈割活动造成恶化的土壤理化环境对跳虫类群数量增长和群落食物网的复杂性与稳定性的提高制约是长期的;凋落物的存在与否对草地土壤跳虫群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凋落物的累积有助于退化草地土壤跳虫群落的恢复,而凋落物的流失可能会使草地土壤跳虫群落进一步退化。
吴东辉尹文英李月芬
关键词:围栏封育松嫩草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