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建燚

作品数:62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电气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颗粒物
  • 12篇除尘
  • 11篇电除尘
  • 11篇燃烧
  • 10篇烟气
  • 8篇生物质
  • 7篇煤粉
  • 7篇煤粉燃烧
  • 6篇电厂
  • 6篇电除尘器
  • 6篇排放特性
  • 6篇燃煤
  • 6篇除尘器
  • 5篇团聚
  • 5篇脱除
  • 5篇重金
  • 5篇重金属
  • 5篇锅炉
  • 4篇电场
  • 4篇脱硫

机构

  • 54篇华北电力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2篇国网河北省电...
  • 2篇广东电网有限...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保定市国土资...
  • 1篇国网冀北电力...

作者

  • 62篇吕建燚
  • 11篇李定凯
  • 7篇付丽丽
  • 4篇胡满银
  • 3篇冯倩
  • 3篇高香林
  • 3篇付东
  • 3篇李晶欣
  • 3篇胡志光
  • 2篇蔡丽红
  • 2篇原永涛
  • 2篇邓晓川
  • 2篇王增蓁
  • 2篇刘忠
  • 2篇曾新
  • 2篇李振海
  • 1篇李坚
  • 1篇张盼
  • 1篇梁文俊
  • 1篇王翠苹

传媒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华北电力技术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山东化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锅炉技术
  • 2篇水利电力劳动...
  • 2篇电力科学与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电力情报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学报
  • 1篇节能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应用能源技术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效率的床结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效率不仅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有关,而且和含钙物料与烟气的接触时间及物料的湍流度等有关。循环流化床的结构是影响循环物料充分混合和延长物料滞留时间的直接因素。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围绕反应塔床体、布风板、内构件、出口结构、分离器和返料器等分别阐述。提出欲提高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效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吕建燚李定凯祁海鹰
关键词:反应塔布风板内构件
煤粉物化特性对燃烧后灰颗粒物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三种煤粉在沉降炉中做燃烧实验,用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离并捕集燃烧后的灰颗粒物,借助于压汞仪、扫描电镜及能谱、ICP-AES等对煤粉及分级颗粒物进行检测,研究煤粉物化特性对灰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形貌、组成、痕量元素的富集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孔结构、组分的赋存方式及含量等影响其破碎行为及组分迁移、转化的过程,从而形成形态、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呈现出不同的粒径分布特性,同时影响元素的蒸发和凝结及其在分级颗粒物中的再分配过程。
吕建燚李晶欣
关键词:煤粉燃烧物化特性颗粒物痕量元素
温度对煤粉燃烧生成的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实验室条件下,以沉降炉与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级联使用,研究燃烧温度对煤粉燃烧生成的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从一次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来看,3种燃烧温度下的PM_(10)均在2.8~4.3μm内出现峰值。随燃烧温度升高,PM,的排放量增大。SEM图像显示,较高温度下生成的颗粒物表面粗糙,变形和破碎强烈,熔融表面粘附细微粒子。EDX结果表明超微米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Fe和Ca以及铝硅酸盐,亚微米颗粒物的成分与超微米颗粒物成分不同。ICP-AES分析结果表明,Cr、Cu、Ni、Pb、Zn 5种痕量元素在细颗粒物中富集。燃烧温度越高,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越大,颗粒物中元素的含量与燃烧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吕建燚李定凯
关键词:煤粉燃烧排放特性痕量元素
高效冲击式除尘脱硫装置的热态试验研究
1999年
介绍了高效冲击式除尘脱硫装置的系统流程、净化原理,研究了热态下石灰浆液浓度、浆液pH值、喷头插入深度、进气SO_2浓度等参数对该装置阻力、脱硫效率的影响,并由计算机拟合出阻力及不同浆液浓度时脱硫效率的计算公式。
王淑勤高香林胡满银刘忠吕建燚
关键词:除尘脱硫热态试验
一种固定床化学链燃烧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与清洁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床化学链燃烧反应装置。甲烷进气管道分为两路分别接入两个固定床,空气管道分为两路分别接入两个固定床;在两个固定床上分别接出废气管道;从两个固定床上分别接出出气管道并合成...
吕建燚王增蓁
文献传递
电除尘器反电晕现象的检测和仿真
1997年
介绍当前国内外对反电晕现象的研究情况,以及对反电晕测量仪器的研制和开发;详述其中的一种测量设备——双极探针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总结目前实验室中研究出的关于反电晕的各种数学模型,并对其编程上机,得出了反电晕时两种数学模型的仿真曲线。
常太华吕建燚付延春
关键词:电除尘器反电晕仿真火力发电厂除尘器
煤粉细度对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3种不同细度的煤粉在沉降炉中做燃烧实验,利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级并捕集燃烧后的一次颗粒物.研究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越细,燃烧后生成的颗粒物也越细,PMi的排放量均随着煤粉细度的减小而增大,PM10的量由粗煤粉和中煤粉的13 mg/g左右增大到了细煤粉的21 mg/g;PM2.5的量由粗煤粉的2 mg/g增大到了细煤粉的8 mg/g.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生成的总灰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分级颗粒物的外观形貌影响较大.煤粉细度减小,痕量元素的REE增大.REE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Pb>Cr>Zn>Cu>Ni.细煤粉生成的颗粒物中有毒痕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更高.元素的挥发能力不受煤粉细度影响,但其挥发程度受煤粉细度影响却不同.细煤粉燃烧比粗煤粉燃烧具有更大的环境危害性.
吕建燚李定凯
关键词:煤粉燃烧颗粒物排放特性煤粉细度
模拟烟气中Hg排放形态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深入研究燃煤Hg排放控制技术,在分析Hg形态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法设定模拟烟气组分(HCl、O_2、NO、H_2O、CO_2和SO_2)的初始浓度值,利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l原子的存在会促进单质Hg(Hg^0)向氧化态Hg转化,在一定范围内增加HCl的量有利于Hg的氧化;O_2会促进Hg的氧化但作用不如HCl明显;根据其所处的烟气气氛,NO既能促进Hg的氧化也能抑制Hg的氧化,在氧化性气氛中,NO的存在会提高Hg的氧化率;H_2O有利于Hg的氧化,而CO_2的存在会造成局部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会抑制Hg的氧化;在不同条件下,SO_2可以促进或抑制Hg氧化.
曾芳刘凤金飞张晓光吕建燚王云阳
关键词:HGCHEMKIN数值模拟
燃煤过程可吸入颗粒物生成及控制措施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燃料燃烧过程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从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来源及一次颗粒物的生成途径进行分析,相应提出了控制燃煤过程可吸入颗粒物的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燃烧前控制包括了煤种选择和煤粒加工;燃烧中控制措施有调整燃烧工况和使用添加剂;燃烧后控制是通过使细颗粒物凝并、团聚为较大颗粒物后再利用除尘设备加以脱除。
吕建燚杨官平李晶欣
关键词:煤燃烧可吸入颗粒物
燃煤烟气中颗粒物的脱除
2021年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成为民生热点,大气中的颗粒物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燃煤烟气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监督下,现有多种技术运用于燃煤烟气的脱除中,不同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为方便单位和企业比较选择,对燃煤烟气中颗粒物的脱除技术作了综述,主要叙述了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常用燃煤烟气除尘技术和针对可凝结颗粒物的新型脱除技术的特点,从对可凝结颗粒物(CPM)脱除效果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闫潇睿吕建燚
关键词:脱除燃煤烟气CPM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