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宽

作品数:29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显像
  • 15篇骨显像
  • 15篇核素
  • 11篇核素骨显像
  • 9篇放射性
  • 9篇放射性核素
  • 7篇骨转移
  • 6篇全身
  • 6篇全身骨显像
  • 6篇放射性核素骨...
  • 5篇动态显像
  • 4篇血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肾动态
  • 4篇肾动态显像
  • 3篇胰岛素样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瘦素
  • 3篇肿瘤

机构

  • 18篇山东省立医院
  • 12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锅炉集团...

作者

  • 29篇吕宽
  • 16篇吴志兴
  • 10篇刘春雨
  • 8篇张珂
  • 7篇申超
  • 6篇孔祥辉
  • 4篇李尚滨
  • 3篇姚树展
  • 2篇郭慧敏
  • 2篇张珂
  • 2篇申超
  • 2篇孔祥辉
  • 2篇刘春雨
  • 1篇姚舒展
  • 1篇邹建文
  • 1篇高华
  • 1篇路淮英
  • 1篇赵小茜
  • 1篇路英菊
  • 1篇陈瑶

传媒

  • 13篇医学影像学杂...
  • 4篇山东医药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99mTc 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0 0例肿瘤患者静脉注射99mTc MDP 15~2 0mci行SPECT全身骨显像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阳性结果为 12 1例 ,阳性率为 4 0 .3% ,其中的 75例与X线检查对照 ,骨显像阳性而X线阴性者 12例。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早期诊断治疗 ,预后的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孔祥辉张珂吕宽
关键词:骨显像骨转移瘤SPECT
PMO患者血清E_2、IL-6及IGF-Ⅰ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血清E2、IL-6及IGF-Ⅰ含量的变化,探讨E2、IL-6及IGF-Ⅰ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腰椎骨密度(BMD)扫描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组32例、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30例、绝经前健康组30例。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6、BGP、IGF-Ⅰ水平,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2水平,同时测定血清P、Ca、AKP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血清IL-6水平高于绝经前妇女,骨质疏松组又高于非骨质疏松组。IL-6与BMD、E2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587、-0.438,P<0.05),与BGP呈正相关关系(r=0.545,P<0.05)。绝经后妇女IGF-Ⅰ含量降低,骨质疏松组IGF-Ⅰ含量最低。IGF-Ⅰ与BMD、E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9、0.433,P<0.01),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38,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率骨质疏松,IL-6高表达与骨质疏松症发病以及雌激素减少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IL-6分泌的增多。体内雌激素还有助于维持IGF-Ⅰ的水平,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体内IGF-Ⅰ水平明显下降。IL-6分泌增多、IGF-Ⅰ水平下降均可以导致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引起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此,IL-6、IGF-Ⅰ可作为一种预测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检测手段。合理应用雌激素、IGF-Ⅰ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吕宽刘春雨路英菊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白细胞介素-6雌二醇
X线与核素骨显像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观察
2002年
申超王大华高华孔祥辉吕宽
关键词:X线核素骨显像强直性脊柱炎AS
多发性骨髓瘤^(99m)Tc-MDP骨显像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通过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与X线的表现 ,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2 2例多发性骨髓瘤常规X线和全身骨显像表现。结果 :2 2例患者X线阳性 16例 ,其中骨质疏松 3例 ,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 3例 ,骨质破坏 10例 ,主要为溶骨性损害 ;全身骨显像阳性 14例 ,其中完全“热”区11例 ,“热”区中合并“冷”区 3例 ;病灶出现在腰椎时常呈线形 ,出现于前肋则常显示为双侧对称或单侧串珠样。结论 :全身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查中有重要价值 。
吕宽刘春雨路淮英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99MTC-MDP骨显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影像表现
原发性肺癌患者治疗前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在原发性肺癌患者治疗前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及治疗后定期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1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核素骨显像,对其中采用手术治疗的492例患者术后2年进行了核素骨显像随访,非手术治疗的318例患者中,治疗前无骨转移的142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2年的核素骨显像随访.结果 在81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共检出骨转移179例,占22.1%,其中多发性骨转移157例,单发性骨转移22例,骨转移灶绝大多数分布于胸部、脊柱及骨盆.手术后2年内检出骨转移57例.非手术治疗且治疗前无骨转移的142例患者在2年内新检出骨转移患者79例.结论核素骨显像在肺癌治疗前可帮助疾病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定期骨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及确定相应治疗方案,应作为检查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其他方法治疗后骨显像随访,可能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吴志兴吕宽李尚滨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
儿童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儿童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LCH患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其中16例患儿进行2~4次随访显像。结果:40例LCH患儿骨显像阳性33例,阳性率82.5%。其中单发病灶者15例,多发病灶者18例。颅骨阳性者15例,以顶骨和颞骨最常受累;四肢长骨阳性者7例,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股骨、肱骨和胫骨,主要累及骨干部;脊柱阳性者8例,肋骨阳性者2例,髂骨1例。16例随访显像除1例无明显改善,1例缓解后又复发外,14例显像浓聚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儿童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的诊疗和随访价值较大,有利于评估疗效。
吴志兴吕宽李尚滨刘春雨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朗格罕氏细胞全身骨显像MDP
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核素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对比分析
2002年
张珂刘春雨吴志兴姚舒展吕宽申超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磁共振成像
SPECT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并与静脉肾盂造影对比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张珂孔祥辉刘春雨吴志兴吕宽申超
关键词:动态显像SPECT静脉肾盂造影肾功能
31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图像特点及规律。方法:使用SPECT双探头仪对310例肺癌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必要时加做局部静态显像。结果:①肺癌骨转移患者中,腺癌阳性率最高(64.83%);②肋骨为最多见转移部位(263例);③多发转移病灶250例,占80.6%,单发转移病灶60例,占19.3%。结论: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能较X线、CT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周围型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高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对于不典型的异常病灶应通过补充X线摄片、CT检查最终明确诊断;骨显像异常病灶的数目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张珂孔祥辉吴志兴吕宽申超刘春雨刘家林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动态显像在多囊肾手术前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SPECT对多囊肾诊断价值、对病程发展进行监测 ,以确定有效的治疗时机 ,同时可以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用常规SPECT肾动态显像检测分肾功能 ,对 5 8例临床确诊的多囊肾患者术前检测 ,并对其中的 32例Ⅰ、Ⅱ、Ⅲ期多囊肾患者术后复查 ,对动态图像、清除曲线、肾小球滤过率 (GFR)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多囊肾图像可见多个放射性减低区 ,曲线可呈多种类型 ,GFR随疾病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GFR随病程不同在手术后也有不同的表现。结论 :肾动态功能显像对了解分肾功能、了解病情进展、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法有很大的价值。
刘春雨姚树展吴志兴张坷吕宽申超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多囊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