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国庆

作品数:16 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德国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创新网络
  • 11篇制造业
  • 11篇装备制造业
  • 5篇石油
  • 5篇石油装备
  • 5篇石油装备制造
  • 5篇石油装备制造...
  • 5篇集群
  • 4篇网络
  • 3篇地理邻近
  • 3篇动态演化分析
  • 3篇社会
  • 3篇内生
  • 3篇内生型产业集...
  • 2篇中国装备制造
  • 2篇中国装备制造...
  • 2篇网络研究
  • 2篇网络演化
  • 2篇产学研
  • 1篇地理学视角

机构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吉森大学

作者

  • 16篇吕国庆
  • 12篇曾刚
  • 4篇王秋玉
  • 3篇顾娜娜
  • 3篇马双
  • 1篇郭金龙
  • 1篇余建辉
  • 1篇张文忠
  • 1篇马仁锋
  • 1篇张莉侠
  • 1篇姜海宁
  • 1篇刘刚
  • 1篇林兰

传媒

  • 3篇经济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2篇中国区域科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被引量:84
2014年
本研究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整理,采用社会网络多元回归和纵向网络分析方法,就地理邻近和社会邻近对创新网络及其演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处于初级阶段,地理邻近的作用趋于稳定,仍是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基础及演化的首要驱动因子。社会邻近丰富了行为主体间的知识流动渠道,逐渐发展成为寻求创新合作伙伴的重要方式。最后,提出了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吕国庆曾刚顾娜娜
关键词:地理邻近创新网络
集群非正式联系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在对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集群3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探究了区域和跨区域两种空间尺度下的非正式联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尺度的非正式联系主要有本地企业衍生、技术人员流动以及协会和政府组织的高层会议3种形成途径,跨区域尺度的非正式联系主要有临时性集群、基于项目合作的人才环流以及知识中介3种形成途径,这些非正式联系对增加信任、减少创新成本,传递技术信息与知识,增进认知基础和共同理解以及直接的技术支持4个方面产生影响。
马双曾刚吕国庆
关键词:技术创新石油装备制造业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1986~2012年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合作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描绘了城市、区域和国家3个尺度上海市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对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影响不同。在国家尺度,城市创新能级是主体结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其重要性越发明显,而地理距离在这之中并不起作用;在区域尺度,主体创新能级的重要性贯穿整个网络发展阶段,而地理邻近的重要性在后期才开始显现;在本地尺度,合作主体间的平均距离急剧缩减,地理邻近的重要性极为突出。最后,针对上海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科创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议。
马双曾刚吕国庆
关键词:创新网络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分析——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被引量:34
2014年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新近热点之一。本文将网络和演化相融合,以创新、知识创造过程为核心,构建了企业和情景变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分析框架。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在集群企业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轨迹。研究发现,创新网络演化可以分为初始、裂变、集聚和重组四个阶段;地理邻近、社会邻近、认知邻近三种邻近性综合作用于创新网络结网与知识流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积累性;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织、技术与空间都会出现出新的特征,这些趋势对新区域主义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吕国庆曾刚马双刘刚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被引量:85
2016年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12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SPSS、UCINET、Arc GIS等定量分析工具,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结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校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市域空间合作成为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单元,国家空间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理工科高校等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态势是导致创新网络层级特征的主要因子,科技资源富集的行政中心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源泉和创新合作对象。
王秋玉曾刚吕国庆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科技资源
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被引量:12
2015年
文章着重于地方、跨区以及全球尺度对创新网络的研究,结合外部联系的构建方式,讨论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的创新结网特征。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在对集群企业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观察东营市及其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对于内生型产业集群而言,广阔、多元化的关系资本是本地创新网络的重要特征;基于组织关系的合作在区域、全球尺度中居于主导地位,创新链接以经济关系和知识关系为主。
王秋玉吕国庆曾刚
关键词: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3
2016年
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区域,以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GIS软件,分析1995-2012年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企业集聚与扩散并存,并向郊区化发展,其中开发区是企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并沿高速、高架路呈带状分布,其集聚强度和规模随时间推移迅速增大;外商独资企业与合资合作企业的集聚格局相似,中心依赖性较弱,而大规模企业倾向于集聚在郊区,小规模企业中心依赖性较强。运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接近高速或高架路因素对企业具有显著吸引作用,其次是开发区、集聚因素及地价因素影响也较大,高等院校影响相对较小,而其他4个因素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与合资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集聚效应、开发区以及高等院校更加敏感,而受地价、接近高速高架路等影响相对较小。
姜海宁张文忠吕国庆马仁锋余建辉
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
本文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整理,采用社会网络QAP 多元回归方法和SIENA 纵向网络分析方法,就地理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创新网络及其演化进行实证分析。
吕国庆
关键词:网络演化地理邻近创新网络
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研究
放眼全球,中国装备工业的产业规模已超过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位居全球首位,但整体上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日本《2015年版制造...
吕国庆
关键词: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中国装备工业
文献传递
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空间尺度的讨论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于地方、跨区以及全球尺度对创新网络的研究,结合外部联系的构建方式,讨论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的创新结网特征。以山东省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在对集群企...
吕国庆曾刚王秋玉
关键词: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