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大雄

作品数:210 被引量:1,60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7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4篇医药卫生
  • 9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29篇色谱
  • 27篇液相色谱
  • 27篇相色谱
  • 26篇高效液相
  • 25篇高效液相色谱
  • 23篇微乳
  • 19篇葛根素
  • 18篇药物
  • 17篇中药
  • 16篇色谱法
  • 14篇液相色谱法
  • 14篇凝胶
  • 14篇细胞
  • 13篇液相
  • 13篇体外
  • 11篇关节炎
  • 10篇盐酸
  • 10篇制剂
  • 8篇总黄酮
  • 8篇黄酮

机构

  • 18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03篇中南大学
  • 24篇湖南中医学院
  • 20篇中南大学湘雅...
  • 14篇湖南医科大学
  • 10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长沙医学院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长沙原道医药...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湖南省中医药...
  • 3篇湖南省中医药...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益阳市中心医...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209篇向大雄
  • 39篇李焕德
  • 19篇刘新义
  • 18篇向大位
  • 17篇胡雄彬
  • 17篇张毕奎
  • 17篇罗杰英
  • 16篇唐甜甜
  • 16篇赵绪元
  • 15篇张杰
  • 13篇吴雪
  • 12篇高洁生
  • 12篇欧阳丽娜
  • 11篇王峰
  • 11篇朱运贵
  • 11篇吴军勇
  • 10篇方平飞
  • 10篇马宁
  • 9篇孙晓博
  • 8篇高戈

传媒

  • 44篇中南药学
  • 17篇中国医院药学...
  • 12篇中国药学杂志
  • 9篇中草药
  • 8篇中成药
  • 7篇湖南中医学院...
  • 7篇中国药房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世界中联中药...
  • 3篇中国药学会学...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药师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19篇2012
  • 17篇2011
  • 13篇2010
  • 5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12篇2006
  • 16篇2005
  • 7篇2004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内体外评价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考察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离体组织黏附力,以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卡波姆(Carbopol,CP)为生物黏附材料和骨架材料,乳糖为稀释剂制备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以磷酸盐缓冲液(pH8.6)为溶出介质,测定生物黏附性缓释片的释放度。以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片剂对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采用HPLC测定犬血浆中的格列齐特浓度,研究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与格列齐特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其与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剂,且与肠的黏附力大于与胃的黏附力。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对格列齐特Ⅱ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2.74±20.75)%。结论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在胃、肠道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利用生物黏附技术可以提高格列齐特的生物利用度。
张毕奎苏芬丽向大雄朱运贵谭建国许飞李焕德
关键词: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表征中药浸膏粉体特征的参数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中药固体制剂质量评价中的意义
本文探讨了表征中药浸膏粉体特征的参数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中药固体制剂质量评价中的意义,首先说明了中药浸膏在制剂中的地位,其次分析了中药浸膏粉体学特点及其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建立中药浸膏特征参数体系的意义及前景.
向大雄贺伏元桑商斌何捍卫
关键词:中药浸膏中药制剂
文献传递
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葛根素含量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建立血浆中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3.9 mm,5μm);流动相:乙腈-0.007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7)(10:90);测定波长:248 nm;柱温:40℃;流速:1 mL·min-1。血浆样品采用固相萃取处理。并用健康家犬6只,单剂量给予葛根总黄酮片600 mg,进行了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血浆样品中葛根素无干扰,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1,葛根素在0.0175-2.2μg·mL-1范围内血浆药物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回收率为85.0%-117.1%,日内、日间RSD分别为7.5%-11.6%和4.7%-8.7%。结论:本法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无干扰,提取完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葛根素生物样本分析。
向大雄张杰李焕德孙银香罗杰英
关键词:HPLC法葛根素血药浓度固相萃取
盐酸青藤碱肠溶控释片体外释放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制备一种盐酸青藤碱膜控型口服给药系统,并对其体外释放规律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丙烯酸树脂RS、RL为包衣材料、HPMCP-HP55为致孔剂对骨架片芯进行包衣而得。对影响释药行为的体外释放条件进行考察,利用电镜观察控释片释药前后衣膜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考察释药途径,对控释片体外释药行为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并分析其释药机制。结果:释放介质的pH对体外释药有显著影响,药物主要通过致孔剂所形成的孔道释放。体外释药曲线基本符合零级方程(R2=0.995 6,AIC=-31.651 7)。结论:体外释放表明,本控释片受除介质pH以外的其他条件影响都很小,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药曲线符合零级方程,并主要受膨胀机制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水溶性药物膜控型控释片体外释药机制的探讨提供实验参考。
刘伟向大雄仇萍罗杰英
关键词:盐酸青藤碱释药机制
植物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5
2006年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文章综述了植物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炎、抗溃疡、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邓小云丁登峰戴美红向大雄
关键词:多糖药理作用
不同产地夏天无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薄层扫描法测定被引量:5
2002年
钟华向大雄张杰
关键词:夏天无延胡索乙素薄层扫描法
白藜芦醇三甲醚乳胶体外经皮渗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三甲醚(BTM)乳胶,考察载药量、促渗剂及其组合对BTM经皮渗透性的影响,评价药物透皮给药的可行性。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BTM乳胶,选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乳猪腹部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用HPLC-UV法测定各时间点接收室中药物浓度,计算经皮渗透动力学参数。结果载药量由1%增加到2%时,BTM 24 h单位面积渗透量增加1倍,2%与4%乳胶渗透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1)。促渗剂均可显著促进BTM透皮吸收,其透皮速率为:2%香叶醇>2%肉豆蔻酸异丙酯>2%油酸>2%氮酮>2%橙花叔醇>无促渗剂;香叶醇的浓度大小对BTM的透皮吸收无明显影响(P>0.05);与单用2%香叶醇相比,促渗剂联用(2%香叶醇+2%丙二醇、2%香叶醇+2%肉豆蔻酸异丙酯)未显示出显著协同促渗作用(P>0.05),而2%香叶醇+2%异丙醇则显示弱拮抗促渗作用(P<0.05)。结论常用促渗剂均能不同程度促进BTM经皮渗透,载药量为2%、促渗剂为2%香叶醇时,BTM体外透皮可达最大吸收。但BTM体外透皮吸收具有饱和性,该结果为BTM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了基础。
易鸿梁光华刘海乐陈菲何世英周彦彬向大雄丁劲松
关键词:乳胶促渗剂经皮渗透
同位素标记法研究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皮肤靶向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同位素标记法研究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皮肤靶向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用液体闪烁仪测定皮肤及血液中3H标记的8-甲氧补骨脂素含量,在体考察剂型、脂质组成、粒径和电荷对皮肤靶向性的影响。 结果:...
龚友兰邓长凤吴雪向大位欧阳丽娜向大雄
关键词:8-甲氧补骨脂素脂质体凝胶
基于UPLC-MS/MS分析法同时测定健脾解毒方6种活性成分含量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健脾解毒方中原儿茶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芹菜素、异甘草素6种成分的UPLC-MS/MS分析方法,并对健脾解毒方中上述成分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应用Poroshell 120 SB-Aq(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的水溶液和0.1%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健脾解毒方中6种成分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方法学测定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5.2%~102.6%。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6批次健脾解毒方中原儿茶酸等6个成分含量。结论利用建立的方法同时测定健脾解毒方中6种成分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为健脾解毒方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施利张绍钒毛丹黄建华刘新义张英进雷三林马进安向大雄胡春宏张四方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UPLC-MS/MS
铁线莲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我国有丰富的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资源,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浙江、云南、四川、湖北、江西、湖南等省较多。铁线莲属植物作为药用已有很长历史,我国中医临床和民间常用于利尿通淋、祛风止痛。
孙晓博龚友兰李兰林潘琪虹向大雄
关键词: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利尿通淋中医临床祛风止痛毛茛科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