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红

作品数:28 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症
  • 9篇细胞
  • 6篇血液
  • 5篇心肌
  • 4篇丹参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学
  • 4篇缺血
  • 4篇中医
  • 4篇高粘滞血症
  • 3篇胆固醇
  • 3篇心肌缺血
  • 3篇血管
  • 3篇血瘀
  • 3篇原儿茶醛
  • 3篇木通
  • 3篇家兔
  • 3篇固醇
  • 3篇关木通
  • 3篇儿茶

机构

  • 27篇天津中医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8篇史红
  • 24篇张伯礼
  • 21篇高秀梅
  • 17篇徐宗佩
  • 5篇孙静美
  • 3篇王怡
  • 3篇商洪才
  • 3篇张萌
  • 3篇郭利平
  • 3篇王益民
  • 3篇黄平平
  • 3篇马红梅
  • 3篇李尚珠
  • 2篇王津生
  • 2篇陈克奇
  • 2篇杜文复
  • 2篇周宇
  • 2篇刘密新
  • 2篇戴品忠
  • 2篇王同胜

传媒

  • 5篇天津中医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天津中医学院...
  • 3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七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自然恢复过程中红细胞膜脂质的变化被引量:7
1999年
本文采用喂饲家兔高脂饲料 4周后,血清中 TC升高约 10倍,LDL-c、APOB、APOAⅠ也升高,HDL-c降低;肝组织中TC、LDL-c、HDL-c以及红细胞膜Ch、Ch/P1比值也随之升高,说明该模型已成功,模型组成功后停喂高脂饲料,2周后血清、肝组织中上述各项指标也随之下降,以血清脂质下降明显,但红细胞膜上Ch、Ch/P1比值并未随血清脂质下降而下降,这说明血清中脂质并不能真正反应体内的脂质代谢情况,而红细胞膜上Ch、Ch/P1比值可作为监测机体血脂代谢的一项指标。
高秀梅张伯礼王同胜史红内龙道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脂蛋白载脂蛋白红细胞膜胆固醇
高粘滞血症在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0
1999年
张伯礼史红高秀梅徐宗佩
关键词:高粘滞血症脑血管疾病病理学并发症
沙棘油降脂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48
1997年
采用饲喂老年大鼠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沙棘油降脂作用。结果表明沙棘油能够降低血清中TC、TG、LDL含量,以降低TC效果更为突出(P<0.01),同时具有升高HDL和红细胞变形性的趋势。
高秀梅张伯礼徐宗佩史红
关键词:高脂血症沙棘油药理学
永磁磁场对人离体血液全血粘度的影响
2000年
目的:研究永磁磁场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对人离体血液全粘度的影响。方法:30例血样加磁10分钟,对照组不加磁做同样处理10分钟;30例血样加磁20分钟,对照组不加磁做同样处理 20分钟。结果:10分钟加磁组各切变率下全血粘度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P<0.05);20分钟加磁组各切变率下全血粘度数值较对照组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适当作用时间下,磁场可以降低人离体血液的全血粘度。
王益民张伯礼高秀梅徐宗佩史红
关键词:离体血液全血粘度高粘滞血症
原儿茶醛对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趋化游走能力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和方法 :观察献血员和血瘀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跨越聚碳酸酯 (PC)膜及跨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单层趋化游走能力的差异、游走过程中产生IL - 8活性水平的变化及原儿茶醛 (PCA)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 :血瘀证患者组的趋化游走的PBMNC数目明显多于献血员组 ;PCA明显地抑制该 2组PBMNC的趋化游走。血瘀证患者PBMNC在游走过程中产生的IL - 8活性明显高于献血员 ;PCA抑制该 2组患者的PBMNC产生的IL - 8活性。结论 :血瘀证组PBMNC的趋化游走活性明显增强 ,并产生更高的IL - 8活性。PCA抑制PBMNC趋化游走和在趋化游走过程中产生的IL - 8活性。
陈克奇李尚珠周宇李卓黄平平徐宗佩高秀梅孙静美史红张伯礼
关键词:细胞运动白细胞介素-8原儿茶醛血瘀证
丹参三七不同比例组合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冠脉循环的动态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三七的7种不同比例组合对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以寻求其较佳组合。方法:采用经典模型-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犬模型,同时结合血流动力学模型,以给药前、给药后30min-180min的冠脉...
商洪才陈静高秀梅史红张伯礼王永炎
文献传递
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2
2003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冠脉结所经典大鼠,验证其是否具有模拟或加强缺血预适应减少缺血再灌后折损伤后的作用。方法180只大鼠采用Stata统计软件随机分为9组,每组各20只。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循环3次缺血性预适应模型,以及缺血30min,再灌2h的单纯缺血再灌模型,以坏死区占缺血区的百分比、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自由基为评价指标。结果再灌组,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坏死质量占缺血质量(IS/AAR)分别高达45%,47%,45%;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也分别高达76%,56%,73%;血清中LDH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预处理后,早期组IS/AAR与早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降低了17%,晚期组IS/AAR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仅降低4%;早期缺血预处理组和晚期缺血预处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3%,44%,显著低于再灌和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P<0.01;缺血预处理之后LDH释放也减少。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在再灌、IPC基础上IS/AAR进一步缩小约10%~17%,LDH释放也减少,LDH含量以晚期药物+IPC组最低,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P<0.05,复方丹参方使再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下降。另外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还可以使血清中MDA下降,SOD活性增强。结论复方丹参方可加强缺血性预适应的效应,但对早期缺血性预适应的效应不及?
高秀梅张伯礼商洪才王怡郭利平张萌史红刘密新
关键词:复方丹参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酶缺血预适应
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变化及活血化瘀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探索中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 (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 )、长时间 (112 d)造高黏滞血症兔模型 ,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和活血化瘀 3个治疗组 ,观察高黏滞血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及 3类活血组方的干预作用。结果 :(1)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血栓素 B2 (TXB2 )和内皮素浓度显著升高 ,而 6 -酮 -前列腺素 F1α浓度显著降低。(2 )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显著降低高黏滞血症模型血浆 TXB2 水平。 (3)益气活血、滋阴活血及活血化瘀组方对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 6 - keto- PGF1α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4 )益气活血及单纯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显著降低高黏滞血症模型兔血浆内皮素水平。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作用靶点之一。
徐宗佩张伯礼高秀梅内龙道 史红
关键词:高黏滞血症兔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细胞
丹酚酸B预处理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延迟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1
2002年
目的 :探讨丹酚酸B通过保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抗心肌缺氧损伤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机制 ,通过缺氧/复氧的CMEC损伤模型 ,观察丹酚酸B预处理的CMEC保护作用。结果 :丹酚酸B预处理与缺氧预处理作用相似 ,均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 ,降低LDH、NO水平。结论 :丹酚酸B预处理可激活CMEC内源性延迟保护机制 ,发挥了拮抗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效应。
郭利平高秀梅张萌史红张伯礼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风湿类疾病患者血液粘度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3
1997年
本文对189例风湿类疾病(风湿性关节炎4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104例、强直性脊柱炎36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风湿类病患者全 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液还原粘度均有增高,红细胞压积和丘液相对粘度无明显增 高.以上三种凤湿类疾病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
徐宗佩张伯礼高秀梅史红
关键词:血液粘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