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明珠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骨髓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移植
  • 2篇异体
  • 2篇髓细胞
  • 2篇同种异体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免疫耐受
  • 2篇甲状腺
  • 2篇骨髓细胞
  • 2篇骨髓移植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肝移植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2篇卢明珠
  • 5篇罗琪
  • 3篇傅锦波
  • 2篇黄小进
  • 2篇余德
  • 2篇王效民
  • 1篇刘晓东
  • 1篇李岗山
  • 1篇傅毓玲
  • 1篇罗凌涛
  • 1篇许俊能
  • 1篇黄正接
  • 1篇卢毅卓
  • 1篇刘国彦
  • 1篇尹震宇
  • 1篇陈晓滨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均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后续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同时统计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后续并发症发生率等诸多手术指标上均有明显进步,同时能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卢明珠
关键词:腹股沟疝小儿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腹腔镜下保肛根治术20例体会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十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的优点、适应症、手术方法等。方法:2015-2021年我科住院的低位结肠癌20例,经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结果:20例低位直肠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缩小降期,再行保肛根治性手术,术后恢复好,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低位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明显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使原先无法保肛的直肠癌患者获得了在确保根治基础上保肛的机会。
许俊能卢明珠刘国彦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低位直肠癌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观察
2015年
目的探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及比例略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较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卢明珠刘晓东罗琪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疾病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骨髓细胞移植联合环磷酰胺诱导胰腺移植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骨髓细胞(BMC)移植联合短期使用环磷酰胺(CTX)对诱导糖尿病大鼠胰腺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霉素(STZ)45mg/kg腹腔一次性注射法诱导建立BN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以SD大鼠为供体,糖尿病BN大鼠为受体,制作异基因大鼠胰腺移植动物模型。20只BN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Ⅰ组:单纯行胰腺移植;Ⅱ组:胰腺移植术后第1d按150mg/kg腹腔注射CTX;Ⅲ组:胰腺移植时经门静脉注射供体BMC2.0×108个;Ⅳ组:胰腺移植时经门静脉注射供体BMC2.0×108个,移植术后第1d按150mg/kg腹腔注射CTX。术后监测血糖,记录大鼠功能性存活期。术后2周取外周血,制备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β11+T细胞的水平和嵌合体形成率。结果Ⅰ组大鼠功能性存活期为(7.8±1.2)d,Ⅱ组功能性存活期为(8.2±1.6)d,Ⅲ组功能性存活期为(8.8±1.4)d,而Ⅳ组功能性存活期为(18±2.2)d,与其它各组比较,存活时间延长(P<0.05)。Ⅳ组Vβ11+T细胞的水平(2.5±0.3)%,低于其它各组(P<0.05),Ⅳ组糖尿病大鼠外周血液中可以检测到供体骨髓源性细胞,嵌合率为(10.0±2.3)%,其它3组均未检测到供体骨髓源性细胞。结论 BMC移植联合短期使用CTX可促进嵌合体形成,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大鼠胰腺移植术后功能性存活期。
罗琪卢明珠罗凌涛傅毓玲傅锦波黄正接
关键词:骨髓细胞胰腺移植嵌合体免疫耐受
输入供体骨髓细胞对延长大鼠胰腺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索供体骨髓细胞输入对诱导大鼠胰腺移植耐受的作用。 方法:用雄性SD大鼠及雌性BN大鼠分别作为实验的供受体,受体BN大鼠以链尿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1组:移植后和移植时不作特...
卢明珠
关键词:骨髓细胞胰腺移植SRY基因
文献传递
41例伴肝功能受损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及术式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手术方法对肝功能改善的作用及其长期疗效的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5~14岁。所有病例均经影像学确诊后行囊肿及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前、术后1周分别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TBil、直接胆红素(DBil)、ALT、AST]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术前检测TBil和DBil,其中27例术前高于正常值,其术后TBil和DBil值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14例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其术后TBil和DBil值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1);两者术前ALT和AST指标均高于正常值,且术后均明显下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期随访37例预后良好。2例患者术后肝胆管结石伴胆管炎,两次手术经原吻合口处切开取石后缓解。其中1例伴有左肝外叶纤维化,予切除部分左肝。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了并发症,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现肠黏连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均缓解。结论囊肿及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最佳手术方法。
卢明珠陈晓滨
关键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方式
43例嗜铬细胞瘤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43例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手术资料、病理资料、术后随访等内容,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
卢明珠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64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对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64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进行10年的随访,8例出现复发,1例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50例生存10年以上,5例带瘤生存2年以上。对64例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吞咽困难、切口感染、呼吸困难、切口渗血发生率分别为3.13%、1.56%、1.56%、1.56%。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0.58±0.14)分,低于术前的(6.07±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45.26±10.25)ml,引流量为(27.52±7.65)ml,住院时间为(4.15±0.75)d。结论在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临床治疗中应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法,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疾病复发率低,不影响存活,可对肿瘤复发及转移造成抑制,疾病预后治疗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卢明珠卢毅卓张长茂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存活率并发症
同种异体大鼠骨髓移植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
2009年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及肝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探讨骨髓移植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Wistar大鼠(♀)分成三组:Ⅰ、Ⅱ组和Ⅲ组,Ⅱ组Wistar大鼠(♀)TBI(11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Ⅲ组Wistar大鼠(♀)TBI(7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2d后CTX(50mg/kg)腹腔注射,三组均于28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分别于BMT后10、20d通过PCR方法检测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体内的SD大鼠源性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并比较三组大鼠肝移植术后1wk生存率、生存状况、生存时间,以及移植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Ⅱ组和Ⅲ组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出SD大鼠源性嵌合体.DTH检查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大鼠对SD大鼠产生免疫耐受,Ⅱ组和Ⅲ组DTH足掌厚度差值较Ⅰ组小(0.22±0.028mm,0.23±0.032mmvs0.71±0.026mm,均P<0.01).肝移植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对SD大鼠肝移植的存活时间较Ⅰ组大鼠肝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8.14±2.53d,8.33±2.11dvs3.79±0.83d,均P<0.01).依据Banff方案病理评分,Ⅱ组和Ⅲ组为轻度(Ⅰ级),Ⅰ组为重度(Ⅲ级).结论:应用7GyTBI+CTX+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可提高肝移植术后大鼠的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
傅锦波王效民黄小进罗琪尹震宇卢明珠余德
关键词:骨髓移植肝移植免疫耐受动物模型
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及肝联合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2008年
目的通过建立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及肝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探讨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存活率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Wistar大鼠(♀)分成三组:Ⅰ组大鼠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Ⅱ组Wistar大鼠(♀)TBI(11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28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Ⅲ组Wistar大鼠(早)TBI(7Gy),4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2d后CTX(50mg/kg体重)腹腔注射,28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分别于BMT后10、20d通过PCR方法检测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体内的SD大鼠源性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并比较3组大鼠肝移植术后1周生存率、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结果Ⅱ组和Ⅲ组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出SD大鼠源性嵌合体。DTH检查显示对SD大鼠产生免疫耐受。肝移植结果显示,Ⅰ组大鼠均在4~5d死亡,而Ⅱ组和Ⅲ组大鼠1周存活率为80.0%和84、2%,但Ⅱ组的生存状况不如Ⅲ组。结论应用7GyTBI+CTX+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大大提高肝移植术后大鼠的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
王效民傅锦波黄小进罗琪李岗山卢明珠余德
关键词:骨髓移植肝移植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