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组织学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筛选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穿刺病理检查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行肝穿刺,用HAI系统对肝脏组织学进行评分,HAI评分为4分≤得分≤16分者纳入观查组,而得分<4或>16分者被剔除观察组。观察组94例及未肝穿对照组83例采用α1b干扰素500万单位肌肉注射,1次/日×1月,1次/隔日×5月,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经过筛选的观察组94例患者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44.7%)明显高于对照组(24.1%,P<0.01);HAI评分在4分~8分的患者对于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30.0%)与对照组(24.1%)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而HAI评分在8分~12分者及12分~16分者对于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67.7%、65.2%,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差异显著。结论经过肝穿刺病理选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未经肝穿选择的患者,且肝脏组织学评分越高的患者对干扰素的疗效越好。
- 安萍吕丹卞丽王静波曹艳雪张殊娜戴文颖许春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肝组织学肝脏组织学停药后
- 甘乐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戴文颖李悦张姝娜卞丽吕丹
- 关键词:脂肪性肝炎肝功能血脂血糖药理作用影像学表现
- 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镜表现
-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与十二指肠的胃镜下表现。方法: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2005年2月- 2005年10月我院住院者。其中男62例,女27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6岁。在人院后1周内由同一医师进行...
- 张丽瑶安平卞丽曹艳雪吕丹尹波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被引量:4
- 2006年
- 安萍曹艳雪尹波吕丹王月丽卞丽吴冰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T淋巴细胞CD28肝组织宿主免疫应答免疫耐受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肝病中毒性肠麻痹40例被引量:2
- 2003年
- 李佰君王凯卞丽
-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慢性肝病中毒性肠麻痹
- 110例乙肝病毒携带肝穿病理报告分析
- 目的通过对110例乙肝病毒携带(AsC)的肝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分析,探讨肝穿刺活检在As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行HE染色及Mallory特殊染色,病理切片由我院病理医师进行病理分期分级,...
- 尹波曹艳雪安萍卞丽吕丹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T淋巴细胞CD28与免疫耐受的关系
-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CD28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ASC)患者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ASC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CD28水平的变化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肝组织CD28的表达。结果:(1) ASC患者肝组...
- 安萍曹艳雪尹波卞丽王月丽吕丹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T细胞CD28表达与免疫耐受
- 2005年
- 本文目的为探讨肝组织细胞的表达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临床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7~59岁,HBsAg阳性持续超过半年以上,HBV DNA均为阳性.排除合并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对照组5例,为外科非肝病患者.标本全部来自肝穿刺取出的肝组织,对照组肝组织来源于开腹手术.肝组织病理按肝脏炎症分级G0-4,纤维化分期S0-4.……
- 安萍尹波曹艳雪吕丹王月丽卞丽吴星
- 关键词:肝组织肝脏病理乙肝携带者CD28免疫耐受
- 慢性乙肝的病理诊断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初探
- 目的讨论慢性乙肝的病理诊断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在住院期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酸定量阳性)39例,于入院后第一周内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组织行HE,Ma...
- 曹艳雪吕丹卞丽尹波安萍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诊断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初探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诊断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g、抗-HBc、HBV DNA均阳性39例,其中轻度慢性肝炎13例,中度慢性肝炎20例,重度慢性肝炎6例,于入院后第一周内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三组病例均采用α-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分别检测血清ALT和HBV DNA定量水平。结果轻度慢性肝炎干扰素治疗后1月、3月6、月与治疗前相比,ALT下降平均值分别为90.69±53.25、138.27±73.25、151.32±78.49;中度慢性肝炎治疗后1月、3月、6月ALT下降平均值分别为304.70±140.65,371.76±164.50,390.60±164.68;重度慢性肝炎治疗后1月、3月、6月ALT下降的平均值分别为550.50±173.98,708.20±234.29,716.90±249.01,经统计学处理,干扰素治疗1月、3月、6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肝脏病理诊断越重,ALT下降的水平越明显(P<0.01);轻度慢性肝炎干扰素治疗1月HBV DNAQ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平均值1.86±0.15,治疗3月HBV DNAQ下降的平均值1.86±0.15,治疗6月HBV DNAQ下降2.73±0.53;中度慢性肝炎治疗1月HBVDNAQ下降1.96±0.28、治疗3月HBV DNAQ下降2.33±0.21,治疗6月HBV DNAQ下降2.80±0.67;重度慢性肝炎治疗1月HBV DNAQ下降1.62±0.54,治疗3月HBV DNAQ下降2.75±0.25,治疗6月HBV DNAQ下降3.26±0.48。结果表明中、重度慢性肝炎组的HBV DNAQ水平在治疗1月,3月时较轻度慢性肝炎组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6月较轻度组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39例疗程结束时仅9例达到完全应答,且9例病理诊断均为中、重度慢性肝炎(23%)。结论肝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炎症及纤维化越重者,随着干扰素疗程的延长ALT下降的水平越明显,HBV DNA定量在短期内(3个月)下降明显,且病理损害越重者,完全应答率较高。因此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对于选择恰当病例指导抗病毒治疗非常有意义。
- 曹艳雪安平吕丹卞丽尹波吴星吴兵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干扰素抗病毒疗效HBVDNA定量血清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