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召来

作品数:30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上消化道
  • 9篇消化道
  • 9篇化道
  • 7篇上消化道癌
  • 7篇肿瘤
  • 7篇胃癌
  • 7篇消化道癌
  • 5篇食管
  • 5篇癌前
  • 5篇病理
  • 4篇高危
  • 4篇高危人群
  • 4篇病变
  • 3篇幽门螺
  • 3篇食管癌
  • 3篇胃癌高发区
  • 3篇螺杆菌
  • 3篇发病
  • 3篇发病率
  • 3篇癌前病变

机构

  • 28篇扬中市人民医...
  • 1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0篇江苏省疾病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林州市肿瘤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盐亭县肿瘤医...

作者

  • 30篇华召来
  • 10篇周金意
  • 10篇周琴
  • 9篇施爱武
  • 6篇夏林
  • 5篇崔桂平
  • 5篇朱进华
  • 4篇朱阳春
  • 4篇印红军
  • 4篇姚圣华
  • 3篇郭丽梅
  • 3篇施斌
  • 3篇李茂生
  • 3篇王理伟
  • 3篇郭国平
  • 2篇郝长青
  • 2篇施秋萍
  • 2篇姚伟
  • 2篇张军峰
  • 2篇王锦芳

传媒

  • 8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肿瘤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级医院为依托的癌症早诊早治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扬中市是国家首批8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示范点之一,自2006年正式开展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工程。该文探讨扬中市以二级医院扬中市人民医院为依托,开展早诊早治项目,探索防治一体化模式及其对二级医院自身的影响。认为二级医院实施早诊早治项目,防治有机结合,促进了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该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华召来朱进华戴春周琴施爱武冯祥宋统球周金意魏文强
关键词:癌症
2020-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和门诊及人群筛查结果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癌普通门诊、人群筛查与机会性筛查模式下筛查结果的差异,明确机会性筛查在上消化道疾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01-01-2021-12-31在扬中市人民医院行普通门诊、机会性和人群筛查的30701人的上消化道筛查资料,其中男14727人,女15974人。分析不同模式下的人群特征、筛查技术和结果,采用检出率差异(PPD)和检出率比(PPR)探讨疾病检出率的组间差异,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纳入者中,普通门诊、机会性筛查和人群筛查分别为13089(42.63%)、13544(44.12%)和4068(13.25%)人,平均年龄分别为(52.95±14.29)、(55.49±10.71)和(56.47±7.12)岁。与人群筛查相比,机会性筛查检出轻-中度萎缩性胃炎/肠化(PPD为-16.73%,95%CI:-18.31%~-15.15%;PPR为0.497,95%CI:0.470~0.527)、重度萎缩性胃炎/肠化(PPD为-1.59%,95%CI:-2.12%~-1.07%;PPR为0.395,95%CI:0.308~0.507)、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PD为-1.01%,95%CI:-1.72%~-0.29%;PPR为0.734,95%CI:0.621~0.867)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PPD为-0.19%,95%CI:-0.47%~0.08%;PPR为0.555,95%CI:0.347~0.888)的比例较低,但检出阳性病例(PPD为1.52%,95%CI:1.10%~1.93%;PPR为1.701,95%CI:1.238~2.337)的比例较高且以中晚期癌症(PPD为1.62%,95CI:1.35%~1.89%;PPR为5.647,95%CI:2.891~11.028)为主。与普通门诊相比,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外,机会性筛查相应疾病PPD和PPR分布特征均与上述相反,均P<0.05。此外,机会性筛查(29.26%)和普通门诊(34.53%)的早诊率均低于人群筛查(79.55%)。分层分析显示,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中发现了与全人群类似的检出率差异。结论与人群筛查相比,机会性筛查具有阳性病例检出率高、癌前疾病/病变检出率低、早诊率低的特点,但癌前疾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中晚期癌检出率要优于普通门诊。机会性筛查可以作为重要补充,覆盖未参与人群筛查的高危人群。基层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机会性筛查在癌症防治中的�
冯祥印红军华召来施秋平夏林周金意朱进华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人群筛查检出率
扬中市人民医院住院肿瘤患者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
2008年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和构成情况,为医院管理及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2002年至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病案资料,分析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前12位肿瘤为子宫肌瘤、门癌、食管癌、胃癌、肺癌、甲状腺良性肿瘤、结直肠癌、白血病、卵巢良性肿瘤、乳腺癌、肝癌、宫颈癌。子宫肌瘤是我院住院患者最主要的肿瘤,占全部肿瘤患者19.17%,食管癌、门癌、胃癌作为我市主要的恶性肿瘤,占我院住院肿瘤患者41.30%。结论我院肿瘤患者构成与我市恶性肿瘤发病谱基本一致,我院应进一步加强肿瘤重点专科建设,发展重点、特色专科,开创先进的治疗手段,提升我院核心竞争力,为肿瘤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促进本地区肿瘤防治事业高水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召来郭国平姚伟冷荣柏周琴
关键词:肿瘤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2009-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上消化道癌症筛查成本效果及效益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 评价2009-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上消化道癌症筛查效果、效益.方法 于2009-2015年,以扬中市八桥镇、油坊镇及兴隆街道地区的31个上消化道癌高发村为研究地区,招募13 776名40~6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窥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筛查上消化道癌症患病情况,通过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评价方法对现有筛查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为(53.60±8.14)岁,男性占43.64%(6 012名).共筛查出上消化道各级病变502例,其中癌症100例(食管、胃/贲门早期癌62例,中晚期癌38例)、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为38例,胃、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例,检出率分别为0.73%、0.28%和0.11%;早诊率为75.16%(115/153).筛查发现1例癌前病变、早诊病例和阳性病例的成本分别为10 037.17、30 460.64、22 895.25元;2009-2015年的早期发现成本系数分别为0.52、0.56、0.48、0.48、0.21、0.30、0.26,效益成本比分别为3.41、2.77、2.66、2.58、4.99、3.12、3.48.结论2009-2015年扬中市上消化道癌筛查的效果和效益较好.
冯祥华召来钱东福周琴施爱武魏文强周金意
关键词:食管成本及成本分析费用效益分析
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流行、聚集现状并探讨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及食管癌专病队列项目为依托,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扬中市2591名40~69岁高危人群进行一对一式面访调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危险因素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吸烟、饮酒、烫热饮食摄入、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和危险因素聚集的流行率分别为22.27%、17.79%、16.79%、26.94%、18.45%、32.15%和40.22%。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聚集模式为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吸烟+饮酒和进食过快+牙齿缺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在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和农村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聚集性较高(均有P<0.05)。结论扬中市食管癌高危人群中部分危险因素暴露还处于较高水平且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聚集,男性、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和农村地区居民是食管癌防控的重点人群。
冯祥宋统球钱东福周琴施爱武魏文强周金意华召来
关键词:食管癌高危人群流行率
贲门黏膜癌前病变与胃不同位点Hp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胃不同位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贲门黏膜癌前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以我国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上消化道内镜普查中2531例Hp阳性的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在胃的不同位点(幽门前区0、6、9、3点方向各一块分别命名为Hp1、Hp2、Hp3、Hp4,胃角、胃小弯、胃底大弯、贲门嵴根各一块分别命名为Hp5、Hp6、Hp7、Hp8)取活检,活检组织经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Giemsa染色找Hp。结果 Hp7阳性人群贲门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为8.35%,显著高于Hp7阴性人群的发生率(x2=5.31,P<0.05);单一Hp7阳性人群贲门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为56.25%,显著高于非单一Hp7阳性人群的发生率(x2=52.37,P<0.05);其他位点Hp阳性人群贲门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阴性人群(P<0.05)。结论贲门嵴根部位黏膜癌前期病变与胃底大弯Hp感染呈正相关,与其他部位的Hp感染呈负相关,根除Hp感染治疗有助于降低贲门癌发生的风险。
印红军朱阳春华召来崔桂平姚圣华施斌郭丽梅夏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位点癌前病变
基于大规模筛查队列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真实世界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筛查现状,为食管癌筛查方案优化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依托河北省磁县、河南省林州市、山东省肥城市、四川省盐亭县和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筛查人群构建多中心队列,选取2005-2012年所有受邀参与内镜筛查的40~69岁、无肿瘤史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筛查依从性、基线检出率、危险因素、进展风险等多个指标探讨食管癌筛查的起始年龄、筛查间隔等问题。结果2005-2012年共有284476人受邀参加筛查,其中100880人参与了内镜检查,筛查依从性为35.46%。女性依从性(38.95%)高于男性(31.95%);50~59岁人群依从性最高(39.26%),40~49岁依从性最低(31.61%);肥城市依从性最高(55.63%),扬中市依从性最低(27.74%),性别、年龄和地区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基线筛查人群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食管癌分别检出8011例、960例和369例,检出率分别为7.94%、0.95%和0.37%。男性、高龄、吸烟等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共同的危险因素,均P<0.001。中位随访12.15年后,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进展为食管癌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5.00倍(HR=5.00,95%CI:4.37~5.72)和26.41倍(HR=26.41,95%CI:22.54~30.94),发生食管癌死亡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3.37倍(HR=3.37,95%CI:2.77~4.10)和17.85倍(HR=17.85,95%CI:14.32~22.2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食管癌发病率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死亡率在随访3年后缓慢上升,随访5年后加速上升。结论提高食管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可以降低筛查负担并提高筛查的依从性和检出率。筛查方案的优化应结合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筛查方案,并根据病理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陈茹李琰琰郝长青宋国慧华召来李军魏文强
关键词:食管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吸烟
江苏省扬中市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筛查满意度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以扬中市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为例,从患者感知视角分析筛查人群对上消化道癌筛查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扬中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农村)项目点2020-08-19-2021-01-22参与上消化道癌筛查的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改编的患者满意度问卷简易版(PSQ-18)量表对筛查满意度进行评估.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筛查总体满意度的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443份,有效问卷443份,有效率为100%.筛查总体满意率为93.68%,满意度得分为(4.40±0.30)分.一般满意度、技术服务质量、医生人际交流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服务经济性、服务时效性和服务可及性与便利性维度的满意率分别为99.55%、90.07%、96.16%、99.10%、98.65%、95.94%和69.07%,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44±0.47)、(4.36±0.47)、(4.44±0.61)、(4.68±0.42)、(4.92±0.44)、(4.35±0.68)和(4.03±0.57)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筛查对象的年龄为50~<60岁(β=-0.196,P=0.001)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肥胖(β=0.127,P=0.009)是筛查总体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他社会人口学和健康相关特征对总体满意度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尽管筛查对象对筛查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个别维度存在不足.应针对不足采取恰当措施,补齐筛查服务质量短板.与此同时,应重视筛查总体满意度的预测因素,以提升干预成效.
冯祥朱进华宋统球华召来华召来施秋萍姚圣华周金意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满意度
2003-2017年扬中市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中国食管癌和胃癌发病与死亡位居较高水平,本研究分析扬中市2003-2017年上消化道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为扬中市上消化道肿瘤的防治和早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扬中市2003-2017年肿瘤登记资料,计算上消化道肿瘤的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及相应的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中标率)等指标。应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AAPC)。构建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上消化道肿瘤发病及死亡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 2003-2017年扬中市上消化道肿瘤新发病例数为9 680例,粗发病率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232.51/10万和143.73/10万;死亡病例5 483例,粗死亡率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131.71/10万和76.64/10万,0~74岁的累积发病率和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51%和3.13%。2003-2017年来扬中市上消化道肿瘤发病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AAPC男性粗发病率为-0.71%,女性为-2.62%,男性的粗发病率下降幅度低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标发病率和男性中标发病率分别以平均每年5.29%和4.54%的幅度下降,P<0.05;粗死亡率以平均每年0.71%的幅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标死亡率2003-2011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提示,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均P<0.05),时期效应对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一定作用(均P<0.05),而队列效应对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有明显影响(P<0.05),对死亡率无影响,P>0.05。结论 2003-2017年扬中市上消化道肿瘤粗发病率和中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率2003-2011年呈下降趋势,2011年后保持稳定;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提示中
宋统球华召来冯祥周琴施爱武魏文强周金意
关键词:发病率死亡率
螺杆菌属细菌致病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2024年
背景螺杆菌属(Helicobacter)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相关,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外,多种非H.pylori螺杆菌属细菌(non-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s,NHPH)也从多种动物宿主的肝脏、肠道和胆囊中分离出来,作为潜在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其感染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基于H.pylori致病基因探讨螺杆菌属细菌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调取12株H.pylori和38株NHPH的基因组,基于16S rRNA、鞭毛、尿素酶以及毒力因子基因,利用MAGA 1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胃内螺杆菌(Gastric Helicobacter,GH)和肝肠螺杆菌(Enterohepatic Helicobacter Species,EHS)聚集为2个大支,GH宿主均为哺乳动物,而EHS宿主多为禽类和哺乳动物.基于细菌鞭毛动力相关基因(flaA、flaB、fliP、fliQ、fliR、fliG、fliM、fliN)的系统进化分析支持基于16S rRNA基因所得到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合成相关基因(lptA,waaC和waaF)的系统进化关系也具有类似的规律.尿素酶基因存在于12株H.pylori和13株胃内NHPH中,仅在4株EHS(H.hepaticus、H.muridarum、H.bilis、H.anseris)中存在,但7个尿素酶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未见明显一致性规律.结论螺杆菌属细菌的系统进化受到胃和肝肠定植部位的显著影响.
徐乐刘兴吴琦华召来杨菲张军峰
关键词:螺杆菌属致病基因进化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