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少平

作品数:129 被引量:725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天文地球
  • 12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污染
  • 12篇油泥
  • 11篇重金
  • 11篇重金属
  • 11篇废水
  • 9篇油田
  • 8篇油田油泥
  • 8篇资源化
  • 8篇橡胶
  • 7篇修饰
  • 7篇造山带
  • 7篇水处理
  • 7篇铬渣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乙烯
  • 6篇综合利用
  • 6篇污泥
  • 5篇填充剂
  • 5篇周边土壤

机构

  • 110篇青岛科技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青岛化工学院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东营金岛环境...
  • 3篇青岛三聚猫环...
  • 2篇滨州学院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出入境检...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泰安出入境检...
  • 1篇潍坊市市政公...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常州千帆环保...

作者

  • 127篇匡少平
  • 15篇吴占超
  • 10篇梁爱琴
  • 9篇张本仁
  • 7篇张书圣
  • 7篇耿延玲
  • 7篇刘杰
  • 6篇陈燕芹
  • 5篇李广栋
  • 4篇焦传梅
  • 4篇李少香
  • 4篇王亨君
  • 4篇陈希磊
  • 4篇孙东亚
  • 4篇徐倩
  • 4篇陈红
  • 4篇白卯娟
  • 3篇韩吟文
  • 3篇周贵忠
  • 3篇凌文黎

传媒

  • 10篇青岛科技大学...
  • 8篇山东化工
  • 5篇中国资源综合...
  • 5篇世界科技研究...
  • 4篇编辑学报
  • 3篇环境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粉煤灰综合利...
  • 2篇青岛化工学院...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粉煤灰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9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中、新生代环境气候演替——兼论四川盆地侏罗纪气候变化被引量:13
2002年
陆相盆地中沉积岩类、动植物化石的化学成分受沉积时的古环境气候控制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和化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明显区别 ,因此运用地球化学指标来反演古环境气候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反映中、新生代全球气候演化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包括稀土元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并以四川盆地为研究对象 ,根据中、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化学成分特点指出 ,该盆地侏罗纪时总体属温湿气候环境 ,但晚侏罗世恐龙骨骼化石中反映高温环境的稀土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喜温湿气候型元素 (如 Ba,Cs,Rb,Sc,Hf,Zr Co,Cr)亏损、暗示陆地植被吸附量和粘土矿物吸附作用的 K+含量变低、以及反映干旱气候的 Ca含量明显增加 ,这些特征揭示 :自晚侏罗世开始 ,盆地环境气候具有从潮湿向偏干旱转变的趋势。
匡少平徐仲张书圣马振东
关键词:地球化学方法新生代四川盆地侏罗纪地球化学示踪
一种用于制备改性沥青的活性胶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改性沥青的活性胶料,原料配方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油田油泥50‑60%、废胶粉6‑10%、陶土30‑43%、松焦油0.01‑0.03%、烷基苯酚一硫化物0.01‑0.03%,将原料各组分按比例进...
匡少平朱卫国王小龙张金玲贺馨悦梁玉海张俊峰于国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固废实验教学系统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固废实验教学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半实物实验装置操作的好氧堆肥与垃圾焚烧教学系统、用于进行虚拟仿真实验的虚拟仿真客户端;好氧堆肥与垃圾焚烧教学系统包括:半实物好氧堆肥和垃圾焚烧装置、用于控制半实物好氧堆肥和...
王晓红蓝慧霞宫磊周贵忠匡少平
文献传递
一种阻燃剂及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阻燃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含有碳微球及其改性体的阻燃剂在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应用。碳微球及其改性体作为与聚磷酸铵一起添加剂添加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时,能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阻燃性能,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生烟速率,总生烟量、一氧化...
焦传梅来永兴陈希磊李少香匡少平
文献传递
一种油田油泥资源化处理方法
发明了一种油田油泥资源化处理方法,其方法是:利用含油污泥制备再生胶的具体加工步骤为:含油污泥的初步预处理,将污泥中的砂砾杂质去除→反应釜提前预热升温→按照一定比例将废胶粉(10%-40%)、含油污泥(60%-90%)、松...
匡少平杨振轩
文献传递
水稻对土壤中环境重金属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污染防治被引量:65
2002年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铅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环境激素物质 ,能导致动物和人体各种生殖、生理异常。水稻盆栽试验表明 ,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铅时 (0~ 40 0 0mg/kg) ,基本没有观察到铅对水稻的毒害病症 ,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宏观影响。但微区调查揭示 ,水稻对土壤中的铅具有强烈的吸收性 ,并可残留在水稻的各个部位 ,且吸收量随土壤中铅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 ,是秸杆、籽实的几十至几千倍 ,表明水稻根系为秸杆、籽实对铅的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屏障。运用根系对土壤中铅的特殊吸收性 ,可以在铅污染的土壤区通过自然作物栽培 ,并将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清除的方法 。
匡少平徐仲张书圣
关键词:土壤植物效应环境修复
编排手段现代化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8
1998年
匡少平骆满生王亨君
关键词: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三乙烯四胺修饰磁性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本文成功制备了三乙烯四胺修饰磁性壳聚糖,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固体C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别对其各元素含量、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在pH=6、T=25℃、t=1.5h、C=200mg/L和吸附剂用...
王召占吴占超匡少平
关键词:三乙烯四胺含重金属离子废水铅离子
文献传递
乙二胺四乙酸(EDTA)改性磁性壳聚糖对Cd^(2+)的吸附性能被引量:4
2021年
成功制备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改性的磁性壳聚糖,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在pH=5,T=298 K,ρ0=200 mg·L^(-1),t=30 min的吸附条件下,吸附剂对Cd^(2+)的饱和吸附量为176.32 mg·g^(-1)。吸附剂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剂再生5次仍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于硕吴占超匡少平
环境浓度下的混合抗生素对普通小球藻的联合毒性被引量:8
2019年
近年来,抗生素已成为一类备受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为了探究这类化合物对各类生物的毒性效应,本实验以红霉素(ERY)、恩诺沙星(ENR)、磺胺甲恶唑(SMX)这3种常见的抗生素作为代表,研究其单独作用和两两联合作用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蛋白合成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RY、ENR和SMX对小球藻的96h-EC50分别为85.7、124.5和1672.7μg·L^-1,且3种抗生素两两联合时对小球藻的毒性作用类型均为协同作用。此外,当暴露于环境浓度的抗生素时,无论是单独加药还是联合加药,除ERY处理组的小球藻的蛋白合成被轻微抑制外,其他各处理组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展现出低剂量刺激效应。对于MDA产量,ENR处理组的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他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故环境浓度下的ENR并没有对小球藻造成明显的氧化损伤,而其他2种抗生素则对小球藻造成了氧化损伤。该研究为低浓度混合抗生素在淡水环境中联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桂祥张琼匡少平李甲亮
关键词:红霉素恩诺沙星磺胺甲恶唑普通小球藻联合毒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