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尚联

作品数:254 被引量:81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27篇机械工程
  • 27篇理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生物学
  • 5篇核科学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0篇成像
  • 57篇磁共振
  • 42篇磁共振成像
  • 30篇图像
  • 19篇医学影像
  • 16篇肿瘤
  • 15篇影像
  • 13篇放疗
  • 12篇核磁共振
  • 12篇MRI
  • 11篇射线
  • 11篇扩散
  • 10篇信号
  • 10篇医学物理
  • 9篇配准
  • 8篇英文
  • 8篇功能成像
  • 7篇CT
  • 6篇单光子
  • 6篇平板探测器

机构

  • 224篇北京大学
  • 42篇北京海思威科...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北京大学肿瘤...
  • 5篇北京医疗器械...
  • 4篇解放军信息工...
  • 4篇加利福尼亚大...
  • 4篇约翰霍普金斯...
  • 4篇万杰医院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计量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肿瘤医院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48篇包尚联
  • 29篇王卫东
  • 23篇俎栋林
  • 20篇黄斐增
  • 15篇高嵩
  • 12篇张宏杰
  • 12篇贾鹏翔
  • 11篇曹文田
  • 11篇周堃
  • 9篇尤江生
  • 8篇宋枭禹
  • 8篇肖桂平
  • 8篇蔡建新
  • 8篇谢耀钦
  • 7篇鲁劲松
  • 7篇张新
  • 7篇温琛林
  • 7篇李德军
  • 7篇全红
  • 7篇赵洪斌

传媒

  • 40篇中国医学物理...
  • 28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CT理论与应...
  • 9篇仪器仪表学报
  • 5篇物理学报
  • 5篇自然科学进展
  • 5篇核电子学与探...
  • 4篇中国医疗器械...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物理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软件学报
  • 3篇现代仪器
  • 3篇核物理动态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17篇2010
  • 19篇2009
  • 19篇2008
  • 20篇2007
  • 14篇2006
  • 18篇2005
  • 20篇2004
  • 16篇2003
  • 10篇2002
  • 9篇2001
  • 16篇2000
2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业X-CT散射校正技术综述被引量:7
2009年
在工业X-CT成像系统中,散射现象对重建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一直是CT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工业X-CT系统的最新发展,锥束CT也逐渐被广泛应用,由于成像质量要求高,散射成二维分布,及新型平板探测器的应用,对散射校正带来更大的挑战。在传统的散射校正方法基础上,近几年出现了众多新的校正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散射干扰的形成原理,介绍了散射评估方法,同时又对目前主要的几种校正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散射校正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峰闫镔李建新李磊包尚联
关键词:X射线工业CT蒙特卡罗模拟
^(248)Cm和^(252)Cf自发裂变瞬发中子谱测量被引量:3
2001年
在飞行时间方法测量 2 0 0keV— 1 2MeV能区内2 48Cm和2 5 2 Cf自发裂变瞬发中子谱 ,以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2 5 2 Cf自发裂变瞬发中子谱为标准 ,可以免去探测器效率刻度的问题并消除系统误差 ,提高测量精度 .实验用一个微型电离室作为裂变碎片探测器 ,两个芪晶体中子探测器测量中子及一套基于微机的距离分别为 3 2 ,50和 1 0 0cm ,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给出了 2 0 0keV— 1 2MeV的中子能区内的实验数据 .用Maxwell分布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到的核温度为 (1 4 0 1± 0 0 0 6)MeV .
包尚联刘文龙温琛林樊铁栓巴登柯夫马尧罗夫
关键词:自发裂变锎252核废料处理飞行时间
硬X射线相衬成像及其生物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X射线相衬技术大大拓宽X射线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X射线相衬成像的物理学原理、X射线相衬成像装置的一般结构和应用方法,并对各种不同相衬成像的方法、成像算法和生物应用逐一阐述。
李军张希牧包尚联
关键词:X射线相衬成像衍射X射线探测器
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探测和处理对诊疗设备的要求被引量:4
2002年
报道了对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探测和治疗设备的需求。提出肿瘤亚临床病灶的早期发现和病灶边界的显示方法提出,增强医院中的医生和医学物理工作者的结合迫在眉睫。
包尚联周云赖松
关键词:诊疗设备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γ光子延时加权定位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单光子延时加权定位方法及其实现方案.现有的核医学影象设备的成像原理都是先对单光子进行定位,再经过长时间的曝光来实现.因此,单光子定位方法的性能直接影响成像的质量.本文推导了延时加权定位方法的空间编码和空间解码原理,为延时加权定位方法的数字化、集成化、小型化和模块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新型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最终实现提供了方案.
王卫东包尚联蔡建新
关键词:核医学影像医学影像
原子核裂变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96年
简要介绍了关于核裂变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和进一步的设想
胡济民包尚联樊铁栓钟云霄刘金泉
基于Hartley变换的磁共振成象(英文)
1997年
许多磁共振成象的应用场合需要利用正交双通道来采集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分辨力的图象序列.传统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成象方法,一方面,图象序列的重建时各帧图象是独立地进行重建的,因而图象序列的时间分辨力受到空间编码的限制;另一方面,来自两个通道之间的Fourier空间数据分别备采集和重建,然后求模取和得到磁共振图象,因而影响了磁共振成象的效率和简单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Hartley变换的磁共振成象技术.这一技术是利用了两个重要的事实,即磁共振图象是实函数和大多数磁共振图象的空域范围是不变的.这两个事实有利于通过减少稳定信息的重复编码来改善磁共振成象的分辨力和效率,以及减少数据采集系统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可以被证明能够应用于动态脑功能成象.
王卫东包尚联俎栋林
关键词:傅氏变换HARTLEY变换磁共振成象
医学物理学科及北京大学的实践
医学物理学科是医疗器械(包括医疗仪器和医疗装备)原始创新研发的源头学科。世界上50多年来已经形成并快速发展的医学物理学科已经定义了自己的学科的主流领域:医学影像物理和放疗物理,医学物理的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关于这方面的认识...
包尚联
关键词:医学物理学医学影像肿瘤治疗学科教学
文献传递
射频线圈的调谐和匹配(英文)被引量:5
2002年
射频线圈的调谐和匹配在射频线圈的设计过程中极为重要。快速稳定的调谐匹配对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性能以及最后的图像质量都有重要影响。由于调谐和匹配相互影响使,使得这个过程不仅决定于线圈本身的结构和元器件,还受到调谐过程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方面的问题是在理论确定大体方向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不断的经验积累在实践中解决,目前很少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电路设计,使得调谐过程中减少调谐和匹配的相互影响,使得线圈在调谐过程中,而且连接到系统时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宋枭禹俎栋林王卫东包尚联
关键词:射频线圈调谐核磁共振成像
核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被引量:14
2003年
从应用的角度讲 ,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 ;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技术的物理基础 ,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是核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上述各技术领域的发展 ,并介绍北京大学的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
郭之虞王宇钢包尚联
关键词:核技术粒子加速器核探测技术射线粒子束放射性核素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