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霞辉

作品数:107 被引量:2,59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9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32篇经济增长
  • 20篇中国经济
  • 14篇资本
  • 12篇宏观经济
  • 9篇中国经济增长
  • 9篇人力资本
  • 9篇经济转型
  • 7篇地产
  • 7篇房地
  • 7篇房地产
  • 6篇金融
  • 6篇城市
  • 5篇货币
  • 5篇财政
  • 4篇中等收入陷阱
  • 4篇中国经济转型
  • 4篇融资
  • 4篇经济体
  • 4篇经济学
  • 4篇城市化

机构

  • 99篇中国社会科学...
  • 1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安徽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经济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103篇刘霞辉
  • 18篇张平
  • 10篇袁富华
  • 6篇张晓晶
  • 5篇黄志钢
  • 5篇楠玉
  • 4篇高培勇
  • 3篇林跃勤
  • 3篇胡怀国
  • 3篇刘迎秋
  • 2篇张自然
  • 2篇钟阳
  • 2篇王宏淼
  • 2篇张磊
  • 2篇郭路
  • 2篇李静
  • 1篇孙瑾
  • 1篇潘晨光
  • 1篇杜敏杰
  • 1篇王诚

传媒

  • 22篇经济研究
  • 9篇经济学动态
  • 7篇现代商业银行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3篇学术动态(北...
  • 2篇世界经济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经济学家
  • 2篇山东财政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求知
  • 2篇紫光阁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科学决策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老金人市辩证论
2012年
中国养老金入市其实已有成功的先行者。社保基金理事会在十年前就将所管理的资金投入股市,取得了9%的平均收益率,收益率远高于2%的社保基金平均收益率。可见,养老金入市或将带来另一种收益。
刘霞辉
关键词:辩证论平均收益率社保基金先行者入市
中国货币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研究——区分经济结构的均衡分析被引量:33
2015年
本文弓入区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行为,构建出一个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以及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并模拟了利率市场化前后的政策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的货币流向和利率体制对私人企业的工资和市场利率的影响远远大干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明显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若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会造成名义经济变量的波动加大,但是真实经济变量的波动将会明显减小。
郭路刘霞辉孙瑾
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被引量:18
2020年
一、引言根据比较政治经济学和福利国家理论,高质量发展是一类与报酬递增相联系的总括性制度与机制,并随着特定历史条件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二战后发达国家强力推动的福利体制实践,从经济、社会和治理等三个层面型构高质量路径,并在制度互补性合力牵引下有序演化与升级——以福特主义劳资关系和国家社会保护为纽带,生产组织中注重效率改进与收入提升协同。
高培勇袁富华胡怀国刘霞辉
关键词:报酬递增福特主义劳资关系福利体制
社会分层结构与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被引量:26
2018年
从经济学与社会学跨学科的视角思考我国时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关注社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均证明了包括创业在内的创新在其中的核心作用。而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创新群体形成的职业阶层与其他职业阶层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阶层差异将对创新进而对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创新的增长模型基础上,导入职业阶层因素,利用理论模型解析其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当创新阶层的阶层地位低于与其存在人力资源竞争关系的其他职业阶层时,阶层差异将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且这种负面效应将随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加剧。而影响职业分层的人才选考制度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正反两面的不同效应。本文还尝试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邵宜航张朝阳张朝阳刘霞辉
关键词:经济增长
对当前国内几个宏观经济问题的思考
介绍了通胀还是通缩是矛盾的判断,警惕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以及为什么反复出现农产品价格引发的通胀几个问题以图理解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选择,避免出台过激的宏观调控政策。要密切关注国民经济对房地产业的过度...
刘霞辉
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市场房地产业农产品价格
中国区域增长动力差异与持续稳定增长被引量:14
2017年
本文通过对各省增长状况的对比分析,认清区域增长特征和增长动力源泉,寻找通过及时有效转换增长动力机制,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挖掘新的增长动力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增长阶段,已经成功跨过中等偏高收入门槛,成为中等偏高收入国家。中国过半数省份集中在第四增长阶段,有近20%的省份已跨过第五增长阶段收入门槛,人均收入高于11000美元。其次,中国当前面临连续增长减缓的可能较大,处于高增长阶段的省份因外向型程度较高在2007年左右发生连续增长减缓,而多数省份增长减缓迹象集中表现在2010年之后。最后,对区域代表性省份增长动力分析发现,东部区域增长表现较好的省份产业转型较为成功,依靠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较为稳定;中西部地区增长分化较为严重,东北三省及山西、河北因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旧有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改革瓶颈,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对中西部增长较落后的省份而言,应多注重投资和产业转移对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增长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再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服务业,转换增长动力机制,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本文对中国连续增长减缓不同时期以及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省份增长动力之源进行了实证分析。
楠玉刘霞辉
关键词:增长动力
中等收入阶段跨越之途:国际经验被引量:4
2018年
在总结若干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几条经验。基本结论是,要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人力资本提升、保持汇率稳定。按此要求,如果中国能在未来若干年内,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加快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刘霞辉
关键词:人力资本提升
中国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三十年:成就、经验与展望被引量:10
2008年
所谓非国有经济,特指由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以及海外在华独资企业组成的国民经济活动的总和。在简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非国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突出特点、主要成就及其改革与发展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和阐明了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如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是中国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健康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健康有序运行的市场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载体、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非国有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等,然后指出非国有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城镇集体经济可望在转型转制基础上迎来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外资企业将沿着进一步增加经济技术投入、提高产出技术含量的方向继续平稳快速发展等趋势性展望。
刘迎秋刘霞辉
关键词:非国有经济
不同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演进研究——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供给侧应该如何变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以劳动价值论和古典—马克思增长分配曲线为理论基础,以古典—马克思工业时代、新古典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通过资源配置的框架从单一变量到双元变量,同质性劳动拓展为异质性劳动,交换价值的形成从外生到内生的三层递进分析发现,时代的演进是供给侧根据不同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来破除需求侧制约的过程。主要结论有三个。第一,市场条件是引发供给侧变化的主导变量。从古典—马克思工业时代到新古典工业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市场条件正从超额需求转向饱和需求,这种结构变化决定了交换价值将取代使用价值成为资源配置的关键方式。第二,在新古典交换价值偏向型逻辑下,供给侧主要依靠价格这一量的外在形式指导生产,然而随着饱和需求的出现,价格越来越难以解决外生于生产环节的事后资源配置风险。第三,互联网是偏向事前交换价值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有效将供给侧的认知性劳动内生化于价值决定过程,提前解决供给对象、供给内容和供给数量的精准认知,破除供给侧价格对需求侧快速变化响应滞后的制约。当前互联网对传统业态的颠覆式冲击已经彰显互联网认知性劳动超越工业时代的价格进行资源配置的趋势,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深刻理解这一时代变迁,摆脱单纯以价格等技术参数为先导的传统西方工业经济资源配置束缚;回归劳动价值论,加快释放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认知性劳动活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道路。
周密刘霞辉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机制的转变被引量:2
2002年
经济增长机制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增长机制,造成经济效率低下和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经济增长机制呈现了一系列过渡性的特征.须采取有效对策,转变经济增长机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刘霞辉
关键词:经济增长机制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劳动力环境保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